APP下载

北宋与明清大名府古城营建演变与成因初探

2021-07-21杜献宁向思蓉郭严泽

城市学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营城礼制思想

杜献宁,向思蓉,郭严泽

(河北工程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河北 邯郸 056038)

吴良镛先生[1]说过:对于城市设计的遗产和理论原则,我们固然要从西方的城市遗产中搜索、发掘,但与此同时,还应该从东方的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美学上采风,总结规律,并发扬光大﹒中国古代城市营建研究,主要包括对营城指导思想,如管子营国与营城的思想[2],传统礼乐思想[3]等在古代城市营建与发展中的影响及表现形式的探讨;文献[4-5]对中国古代城市营建技法与经验的探索总结;文献[6-7]对古代典型城邑实例的研究﹒现阶段对中国古代营城实例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古代都城及南方地区城邑,对于北方地域性城市营建的发展与演变及影响因素探索相对缺失﹒本文选取大名府古城为研究对象,其城市历经了北宋繁华期与明清时期的重建,这2个时期的城市营建与变迁蕴含了丰厚的思想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域因素,极具代表性和研究价值﹒从营城思想与技法入手,通过对比分析,探索其城市营建特征,分析其兴衰变化的推动力﹒既以宏观视角梳理中国历代城市营建脉络,也从微观上分析地域城市不同时期营建特征及发展变化影响因素﹒以便从历史中汲取精华,为现代古城保护和新城规划建设提供行之有效的思路和历史文化支撑﹒

1 中国城市营建基本发展脉络

中国与西方的城市发展完全不同﹒西方主要因工商业兴起,带动了以满足市民阶层需求而发生的自下而上的城市自由生长;中国城市发展的主导力为自上而下的集权政治力量,融合多重思想形成的独特城邑营建思想理念体系,随着封建社会发展,其营建技术也不断变化成熟﹒因此,城邑的形态和空间格局是在不同时期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变化发展的﹒

1.1 中国古代城市营建思想理念

影响中国城市营建的思想理念主要有3大体系:以《周礼·考工记》[8]为代表的封建礼乐秩序思想;以管子为代表的“因地制宜”和“趋利避害”实用主义思想;以《易经》[9]以及道家思想为代表的“象天法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1.2 中国古代城市营建发展的阶段特征

延续不断的历史文化传承,使中国古代城市营建一脉相承;同时,不同朝代更迭又使城市营建呈现出独有的阶段特性﹒

第1阶段发生在原始社会晚期和封建社会早期﹒氏族斗争催生以防御为目的的筑城活动兴起﹒此时主要运用原始的夯土技术筑城,城址内大面积夯土台为统治者场所,周边无序分布居住区与手工业区﹒该时期城市营建依旧带有奴隶社会的氏族聚落色彩,城市建设相对无序[10]﹒

第2阶段表现为闾里制兴起﹒春秋至汉代,社会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建设的繁荣﹒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增加,手工业、商业发展,使其结构渐趋复杂﹒虽城市宏观布局依然相对自由,但催生出了规范的城市空间布局新模式(闾里制)﹒此时早期营城思想已逐渐成型,如战国时成书的《周礼·考工记》为代表的礼制思想,以及春秋时期管子为代表的非礼制实用主义营城思想等﹒

第3阶段是里坊制时期﹒三国至唐代,封建统治高度集权化发展,人们以闾里制布局为基础进行规范优化,形成了一种具有明晰的空间布局划分、形态方正的城市格局——里坊制,以三国曹魏邺城的营建为起始,唐长安城为典范﹒

第4阶段是自宋代开始的开放街市时期﹒盛唐后,工商贸易大发展,直至宋代,经济发展到巅峰,市井文化兴盛,传统封闭的里坊制度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被打破,形成了商业沿街分布的自由街巷,城市内部空间由封闭走向自由开放﹒

第5阶段为明清时期对各朝代营城思想的沿袭发展,形成了以礼制思想为主导,非礼制思想渗透其中的成熟的营城思想技术体系﹒

2 大名府城市发展历史沿革

大名历史悠久,春秋时期便有记载﹒发展至西汉前燕建熙元年(公元 360年)立贵乡县,此为大名府城伊始;曹魏时元城划属平阳郡;北周大象二年设立魏州;隋大业三年改魏州为武阳郡;唐武德四年又改武阳郡为魏州,并升为都督府;咸亨三年罢都督府复为魏州,安史之乱后为藩镇割据的首府和中心[11];五代时,其为后唐国都,亦多次为陪都;北宋时期为东京开封的陪都,即北京大名府;北宋沦陷后,大名府先后为伪齐国都和陪都;元朝设大名路总府于此;至明朝建文三年,因水患废城,都指挥吴成于艾家口镇北重建大名府城﹒

3 北宋北京大名府与明清大名府城市形制及营建特色

3.1 北宋北京大名府城市营建

北宋北京大名府,也称大名府故城,遗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东北1~8 km处,东门口、南门口、铁窗口和北门口这4个村庄为其主要城门,大街、鱼营(原御营)和双台 3个村为故城核心区(见图1)﹒

图1 大名府故城城市形态及内部空间结构

据历史记载,北宋北京大名府的城市形态呈东西相对方整,南北外突的自由形制;自内而外由宫城、子城和外城(也称罗城)3重城组成;外城周长48里206步,共9门和2水关﹒北面2门:正北北河门、靠西为北砖门;南面3门:正南南河门、东边南砖门、西边鼓角门;西面2门:正西魏县门、西南观音门;东面2门:正东冠氏门、东南朝城门;2水关:上“善利”、下“永济”分别位于外城西与东2侧﹒据考古实测,现存城墙遗址约25 km,南北6.8 km,东西5.7 km,与文献记载的外城周长基本一致﹒宫城外为子城,设东“泰通“、西“宣泽”2座城门﹒宫城位于城市轴线上偏北位置,周长3里198步,共6门,布局仿东京汴梁﹒据考古勘探,宫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510~576 m,东西长约400 m,周长约1 800 m,与文献记载的“宫城周三里一百九十八步”基本吻合[12]﹒宫城区东部呈南北纵向排列的双台宫殿遗址为宫殿建筑区﹒城垣南部有3门,墙外依次环绕宽约10 m的城壕与13~26 m的环城大道;子城和外城间分布居住区23坊;同时,外城内有大量公共建筑,如南门内东侧有孔庙和大名府署,沙堤村东长乐坊和压沙寺,红寺村南有大安寺和普照寺,宫城西北设百花坞和府文庙,南城墙上建魁星楼等[13]﹒宋代北京大名府规模宏伟壮观,如《宋史·地理志》[14]所载:“出内库钱十万,大修行宫,三省六部一应俱全,略如东京开封”﹒

3.2 明清大名府城市营建

明代重建大名府城选址于大运河永济渠畔﹒城外修9丈宽护城河与运河、支漳河相接,便于防洪泄洪;河上设4座吊桥,联通城内外;城市形态呈周长9里13步的正方形,最初为“积壤为垣”的夯土构筑﹒成化八年(1472年),于4城门上加建城楼;弘治年间(1488―1505年)加高增厚城墙,加建女墙、警铺和角楼;嘉靖四十四年,城墙周围5尺都换为长条青石基,再在基石上包砌青砖﹒大名府城墙体系自此兼具了防水和御敌双重职能﹒城墙作为城市防御体系,主要体现城市军事实力;城门则不仅承担军事职能,更体现礼乐制度等级﹒大名府 4座城门的命名遵从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思想:东门体“仁”,西门乐“义”,南门崇“礼,北门端“智”﹒其城市轴线清晰,十字大街为最主要道路骨架,中心与4城门等距;城内道路有4大街8小街72条透气胡同,呈典型的明清棋盘格式布局(见图1)﹒

3.3 北宋北京大名府与明清大名府城市营建的特征及异同

3.3.1 营邑选址

大名之域,连太行临齐鲁,抵幽燕控中原,襟山带海,自古为要塞之地﹒军事与交通汇集,农业与经济发达,人口密集,自然形成营城条件,建城历史悠久﹒隋唐前期城池规模都较小,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春,“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15],即形成了大运河北段——永济渠﹒自此,永济渠畔的大名府城因依傍运河而快速发展,历经唐、五代时期,迅速崛起﹒北宋大名府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因此故城位于京杭大运河的西岸,据水陆交通要冲﹒

明建文三年,大名府故城被洪水冲毁﹒受《管子·乘马》[16]中营城选址思想:“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的影响﹒都指挥吴成审度地势,为避免漳河与卫河水患侵袭而易址建城,新址选于故城西南八里艾家口北侧﹒

3.3.2 城市形态

北宋大名府城市形态不是我国古代传统城市的方形形制,呈不规则状,空中俯瞰,形似一头卧在地上的牛﹒牛南北而卧,牛头为北河门;牛颈为北砖门西;魏县门、观音门、鼓角门之间为牛脊;东边朝城门为牛腹;南河门、南砖门为牛臀;范庄村处为牛膝;前后足在冠氏门与范庄村处,民间称之为“卧牛城”﹒

明清大名府城完全符合古代礼制思想影响下的城市形制:正方形,四面开门﹒其吻合《周礼·考工记》[8]“匠人营国,方九里”的营城思路﹒

3.3.3 城市规模

北宋大名府由3重城组成,外城周长 48里206步﹒《水浒传》中“时迁火烧翠云楼”一节,描绘了正月十五上元节夜大名府城市流光溢彩,街上人声鼎沸的繁华热闹景象,反映出当时大名府城市规模庞大,建设完备,一派繁华﹒

明代重建初期的大名府城规模仅仅相当于北宋大名府故城的1/9,周长9里13步,但其作为府城,与其同时期其他府城规模相当﹒

3.3.4 城市内部结构

北宋大名府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复杂,布局自由,外城、子城、宫城,城城镶套﹒宫殿群所在的宫城为整个城市的中心,子城缘起于唐,其时为驻军主将居所的卫城﹒宋代保留子城,其间设衙署、军营及仓库等﹒商业区与居住区分布于子城和外城之间,沿道路两侧布置﹒同时,城中除城门外,仿东京开封布局,设上下2水关:“善利”和“永济”﹒

明清大名府城空间结构相对简单但其制式更规整﹒城内地势中高周低,呈龟背状;轴线清晰,以规则棋盘状街道划分出若干小街区;居住区分布其中,符合我国传统里坊制城市结构;商业区呈沿街、靠河分布的自由形式﹒

3.4 小结

虽依据封建礼制思想和统治阶层意志营城,但非礼制思想与市民阶层需求对城市营建的影响也很大﹒总体来看,宋代营城相对自由﹒北宋大名府城市功能体系更完备,结构更复杂﹒明代重建的大名府城市营建更成熟,也更加遵循封建礼制营城思想,故其城市形态结构制式也更规整﹒

4 大名府城市营建形制及空间演变影响因素

4.1 城市营建发展的历史趋势

中原大地长期处于中央集权统治下,皇权的至高无上使封建礼制思想成为城市营建的主导思想﹒同时,我国农耕文明发达,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依附思想理念也是城市营建的重要依托﹒随着社会历史发展,北宋时期文化繁荣,思想开放,经济发展到巅峰,产生了成分复杂的市民阶层,催生了当时的城市革命:市井文化的高度发展使得封建礼制思想在城市中的存在相对减弱,城市不再只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开始逐渐适应市民阶层的需求﹒因此,城市形制和布局出现突破,城市营建呈现出一定“自下而上”的自由氛围﹒此时期如开封、苏州等城市空间结构都是开放的,大名府的营建自然也与时代特征相吻合﹒

到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经济重心向南方及沿海地区转移,中原及北方地区发展相对滞后﹒此时,封建社会已发展到末期,中央集权统治达到顶峰,城市营建由礼制思想主导,技术体系趋于规范、成熟,因此,整体城市营建也更加规整﹒

4.2 礼乐秩序的影响

中国古代营城制邑,实质也是协调天道人伦、建立尊卑秩序和巩固封建集权的一种手段﹒城池、建筑等级分明﹒儒学礼制有严格的等级观念,城邑分为 3级:王所居住的王城;诸侯的国都——诸候城;宗室和卿大夫的采邑——都城﹒此城邑体制吻合国家政治体制,决定了所有城邑的规模和形制,是匠人营国的根本制度﹒秦朝实行郡县制后,历代仍对城邑形制布局有严格的等级划分,形成了严密规整的国都、州、府、县治城市营建体系[17]﹒北宋大名府为北宋陪都,等级高于明清大名府,城邑营建规格的高低决定了这2个时期大名府城市形制、空间布局等必然不同﹒

4.3 城市与水生态关系

城邑与水生态关系包含城市居民与水环境之间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多重生态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都城的空间形式与功能内涵[18]﹒与大名府关系最为密切的水系即大运河,这条大运河,承载了半部大名兴衰史﹒

大名地处黄河北岸,漳河、卫河流经境内,水运资源丰富﹒三国时期,曹操修筑白沟;隋朝在此基础上,修永济渠(中国大运河北段﹒大运河南抵苏杭,北上京冀,是贯通南北的黄金水道),漕运带动此地水运发达,商贾云集,大名府城市迅速发展;北宋时期,大名府一带舟楫竞航、商贸繁荣[19]﹒漕运文化的发展推动了以宫城衙署为中心的商业区向运河沿岸转移,在规整的原城市外形成新的商业区,商业区的变化突破了礼制城市规划制度的束缚,使得城市形状顺应“河门旧堤”而建,呈不规则状﹒

元代后,大运河改道,不再流经大名﹒自此大名失去了交通优势,其商业发展不足以突破封建礼制的营城思想﹒同时,其政治地位也逐渐降低,城市营建发展趋缓﹒明建文三年,漳、卫 2河水淹大名,此后重建的新城失去了运河带来的便利和优势,其规模和地位都无法媲美北宋大名府故城﹒

4.4 “形胜”思想的影响

“形胜”一词出自《荀子·强国》[20],指的是地势优越便利,既有因地制宜、风水堪舆方面的思索,也包含政治和军事战略考量﹒因此,“形胜”是古代城市营建的重要依据之一﹒

4.4.1 风水民俗影响

风水堪舆也是影响城市形态的重要因素之一﹒宋代堪舆思想认为,天上有主版筑的星宿﹒因此,筑城营邑极为重视祭天和占卜活动﹒北宋大名府城形似卧牛,不乏其思想的影响﹒

明清大名府城内部地势呈 “龟背状”,可从民俗、风水和实用角度解释:一是“仿生象物”营城思想的体现,以“象龟”寄托百姓抵御洪水侵袭的期盼;二是城邑中高周低,城墙四角有水池,风水解读为“三山不显,四海不干”,有祥瑞之意;三是城中高处在洪涝时可供百姓避灾,四周水池可蓄水、泄洪,缓解旱涝灾害﹒此地形也是长期运河文化的积累,具备独特的因地制宜的实用主义营城理念﹒

4.4.2 政治中心转移

城市的政治地位,影响着城市的规模和建设,尤其是都城的选址,带动了周边城邑的发展﹒当国家择中定鼎中原时,虽享受优越的自然条件,但对北方控辖能力不足﹒大名居南北要冲,地域优势突出,于此设陪都拱卫京师,是必然之举﹒宋代之后,国家政治中心开始转移,元、明、清定都北京,大名失去了控辖北方的区域优势,其地位就无足轻重了﹒

4.4.3 军事地位变化

北宋时期,大名与契丹毗邻,是扼控中原的北大门,也是大运河水陆运输的枢纽,军事战略地位极高﹒当时北境辽国对中原虎视眈眈,屯兵欲南下,宋仁宗采纳宰相吕夷简之谏,以大名为与辽对峙的边境重镇,庆历二年,改造整修大名府,建成三城环套封闭式防御格局﹒同时,城市的营建与政治、经济发展相互促进﹒自此,大名府城市发展进入巅峰时期﹒因此,军事战略的需要,可谓直接促进了大名府城市营建发展﹒

元代国家统一,大名府戍边御敌的军事战略地位渐失,因此,明代重建大名府城时,军事战略考量减弱,城市营建时对城墙防御系统的建设自然不如宋代,城市整体布局也相对简单﹒

5 结语

中国城邑诞生很早,营建思想理念和技术手段随着朝代更迭而不断演进、蝶变,城市建设随之变化发展,也出现兴衰更迭﹒本文梳理了中国古代城市营建发展的整体脉络,分析了北宋和明清2个时期大名府城市营建特征,并通过对比2个时期城市营建的异同,揭示出其兴衰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城市营建发展的历史趋势;礼乐秩序思想;城市与水生态的关系;“形胜”思想﹒总之,希望古人营邑建城的智慧能被运用于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之中,并由此改变我国城市“千城一面”的现状﹒

猜你喜欢

营城礼制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释放城市新机会 创造美好新生活
德惠断陷万金塔东部断阶带致密气成藏特征
从《太常因革礼·庙议》后妃袝庙问题看北宋的礼制运行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红楼梦》宴饮描写中礼制与人情的二元共生关系探析
回不去的城
“三月庙见”说平议——兼谈对古代礼制的理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