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不去的城

2018-07-06安若水

读者·原创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纱巾马车老家

文|安若水

每个人都有一段青春里的隐秘故事。我们在成长里获得的所有真知灼见,都是在各种貌似不可告人的禁忌和秘密里无师自通。

▌用画笔填色,和插画师刘擦擦一起完成插图,拍照发送到邮箱yczhengwen@qq.com,就有机会获赠读者文创团队设计的“小鲜肉”笔记本一册。

我出生在煤矿,那座煤矿全称“营城煤矿”。

营城煤矿位于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内,离九台城区7公里,东距吉林市68公里,西距长春市59公里,南距营城火车站2公里。

矿区四周有小火车道,呈环形,通向各个矿井口,用来往外运煤,那是煤矿特有的风景。

营城煤矿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马车,所以,营城有几处马车队。马车往各家送煤和板皮,供居民烧火用。秋天的时候,马车也运送蔬菜,先运到市场,再运到各家。

那时煤矿很兴旺,每月月初,政府就派马车把生活用煤送到各家,一排排马车把门口的路塞得满满的。“来煤了!”只要听到有人喊,我们就全体出动,像过年一样开心。这家的煤收拾完了,就去那家帮忙。

煤不好的时候,我们就把煤面子脱成煤坯,晚上用它压火,让炕的热度持久一点儿。

那时我们为煤矿自豪,每天都会看到神奇的大火车,慢慢开进一栋叫“选煤厂”的大楼下。车厢的上方总是有张大大的“铁嘴”,对准车厢一张口,乌黑发亮的大煤块一会儿就“吐”满了车厢。随后,那蒸汽机车一声骄傲的长鸣,吐着浓烟和白色的蒸汽,伴着逐渐加快的“突突”声,奔向远方……

煤矿兴旺之时,有文化的爷爷有一年成了矿里三个全国劳动模范之一,去北京见了毛主席,还和京剧名角合了影,那张照片爷爷生前一直保留着。

爸爸也因此从山东老家来到矿里,当了井下工人。

小时候,我觉得生活很幸福,爸爸工资高,妈妈会过日子,家里有吃有喝,从没为钱发过愁。

后来我长大了,知道井下工作并不那么值得自豪。那些工人多半是逃荒过来的,急于找工作,文化水平又不高。他们最后能娶的也多是农村姑娘。

妈妈就是农村来的。

只有农村的人才羡慕我们,羡慕我们每月都发工资,不用等到年底才见钱;羡慕我们每月发手套、毛巾等。

妈妈会把手套拆成线,再染上颜色,给我们织成毛衣毛裤。

邻居的亲属多数是农村的,有一小部分是从山东逃荒来的。我的同学英就是这样,她的亲戚都在山东。

有一天,英的姑姑从山东老家过来,带来了一条软软的、有网眼的红纱巾。

早上上学的时候,英戴上那条红纱巾,这在当年是不可多得的东西,好多同学根本没有见过—我们这个矿里的商店很小,只卖一些简单的日常用品。英的红纱巾在同学中引起了轰动,大家都抢着看。英挺得意的,下课借给大家摆弄来摆弄去。

中午放学的时候,英给我戴了一会儿,我高兴得忘乎所以。谁知快到家的时候,我发现红纱巾已经不在脖子上了。红纱巾让我给弄丢了。

回家后,英跟她妈妈说是自己弄丢的,她妈妈打了她一顿。后来我的同桌波告诉我妈妈,说是我弄丢的。我妈听说后,气得又打了我一顿。

波的妈妈知道波告状后,又把波打了一顿。

那天晚上,我们三个人坐在小河边,说起这条纱巾,都很难过。

我给英道歉,波给我道歉。英也道歉,虽然她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但她觉得害我挨了打,自己一定有错。

当时我很豪气地说:“英,将来我一定给你买条最漂亮的红纱巾。”

小学毕业后,英回山东老家了。

初中时,我遇上一位老师,她是从东北师大毕业的。她的脾气不太好,总是骂我们。她总教育我们说:“一定要好好学习,只有学习好才能考上大学,考上大学,你就有钱孝敬父母;如果考不上大学,就得在家里待着,只能嫁个井下工人,就像你们的妈妈一样,天天提心吊胆地等男人回家。”

我一听,真是这样。我妈妈天天提心吊胆地等我爸爸,只要我爸晚回来一会儿,她就让我们去别家问问。

那个老师的话改变了我们许多人的命运,我们班后来有许多人考上了大学。

20世纪80年代后期,营城的煤炭资源枯竭,煤矿不景气,有几个井口经营不善,黄了。再后来出现了一些私人开的井口,但安全措施不行。有一天,我妈妈没有等到爸爸回来。我们永远失去了爸爸。

由于过度开采,煤炭资源枯竭,2002年4月,营城煤矿依法宣布关闭。营城煤矿被划归吉林九台市地方管理,煤矿所在地营城镇也随之被撤销建制,成为营城街道办事处,被并入九台市。

2010年初春,我听说老家的房子要被扒了,全部改成工业区。

我忙约同学回去,眼前看到的是民宅、工厂 、商店等建筑逐渐被拆除,面对残垣断壁,再也找不到营城旧貌的时候,我的心里无比失落和酸楚。

4月的营城,积雪未消,一路泥泞。

我一直怀疑,我真的就是在这一排排狭小的房子里长大的吗?我每天行走的街道真是这样泥泞吗?可小时候,我是那样幸福呀。

营城老区是我的出生地,那里留有我童年的记忆。如今,营城煤矿有了新区,可我不想去看它。而营城煤矿老宅,它可能不会再被人提起,我也不会再提起,提起心会痛,但在我的记忆中,它不会消失。

故乡再也回不去了,那我们就把它留在心中吧。

分别40年后,我找出和英的合照,拜托英所在城市的一个老乡帮我找到了她。我俩在接通电话的一瞬间都哭了。我流着眼泪说:“你还记得我弄丢了你的红纱巾吗?”

我用最快的速度给她快递了两条纱巾。

她接到纱巾的时候,打电话说:“我很喜欢,谢谢你!”

我也在心里说,谢谢你,那条飘逝的红纱巾一直柔软地萦绕在我心头,它是我童年里最美丽的记忆之一。

2011年夏天,我带女儿去了我爸爸的出生地—山东莱州。当我知道那里被誉为“长寿之乡”时,眼泪止不住流下来。

秦时明月汉时关,故乡还在而人未能归来。

如果爸爸留在老家当农民,一定还活着。可有谁能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呢?他从山东来到矿山,从一个男孩成为一个男人,经历了生活的苦难和波折,在短暂的生命里,像他发掘的煤一样,燃烧了自己,葬在了异乡。

爸爸活着的时候一直没回老家,我相信他一定很想念自己的故乡。

爸爸去世26年后,我去了莱州,替他完成了一次还乡之旅。

猜你喜欢

纱巾马车老家
连一连
园长变马车
地铁
我的老家
闭门造车
黄纱巾
退路
在老家过年
妈妈的红纱巾
黄纱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