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乡村:深化乡村振兴战略 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

2021-07-21赵京鹤吴传强徐可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 2021年3期
关键词:数字化数字体系

赵京鹤 吴传强 徐可/文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空前活跃,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推动全球经济格局和产业形态深度变革。其中,数字乡村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发展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

数字乡村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方面,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从而整体带动和提升农村现代化进程。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数字化生产力,注重构建以知识更新、技术创新、数据驱动为一体的乡村经济发展政策体系,注重建立层级更高、结构更优、可持续性更好的乡村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开启城乡融合新局面的必经之路。

数字乡村现状

回顾2020年,乡村振兴战略开局良好,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释放其发展效应,农业农村发展转型升级动能更加强劲,“三农”工作呈现出新的特征,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向新的阶段。

政策上,2020年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发布《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2020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浙江、河北、江苏、山东、湖南、广东等22个省份相继出台数字乡村发展政策文件,政策体系更加完善,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数字乡村体现在以下六方面:

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不断完善电信基础设施全面升级,全国行政村通光纤率和4G覆盖率均超过98%,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创新应用,乡村广播电视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乡村智慧物流设施更加完善,对农村电商服务支撑能力显著加强;乡村电网、水利、公路等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改造不断加快。

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初见成效数据资源采集体系逐步完善,数据资源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数据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和数据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数据资源应用范围广阔,形成以数据采集、分析、发布、服务为主线的重点农产品单品种全链条数据应用体系,应用领域不断增加。

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信息化技术赋能农业细分行业,种植业信息化建设成效明显,数据开放共享服务更加完善;养殖场直连直报系统实现横向互联、省部互动,养殖技术线上指导服务广泛开展;渔业信息系统建设不断加快,产销对接平台逐渐普及;数字化育种平台得以应用,种业大数据管理基础进一步夯实;农机装备数字化步伐加快,农机作业数字化服务深入推进;农垦基础数据资源建设加强,农业经营数字化转型积极推进。

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蓬勃发展农业农村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在110个县(市)开展试点,建立完善适应农产品网络销售的供应链体系、运营服务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电商进村综合示范项目取得显著进展,邮政在农特产品进城中的渠道作用不断增强;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队伍不断壮大,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返乡入乡创业产业园、示范区(县)。

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大幅提升“互联网+政务”向农村延伸,农业“放管服”电子审批初见成效,借助数字化平台理顺三资管理机制;“互联网+基层党建”建设全面展开,以智慧党建引领强村善治;平安乡村数字化平台初步建成,基本建成涵盖中央、省、市、县、乡镇、村6级联网应用体系。

乡村信息服务更加完善基层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取得显著成效,供销合作系统的惠农服务网点密集;数字化对农业生产经营的支撑有力,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初现成效,农产品线上产销对接服务持续发力;乡村公共服务的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民政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全面推进,乡村网络文化管理与创作加速优化,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档升级;面向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信息化培训扎实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和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取得良好成效,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应用广泛。

乡村振兴

2021年1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乡村现代化转型的方向和路径。

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深入开展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支持高校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服务。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打造国家农业科学中心。提高农机装备自主研制能力,支持高端智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研发制造,加大购置补贴力度,开展农机作业补贴。强化动物防疫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提升防控能力。

未来,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数字化手段帮助农业生产设备和技术升级,农业生产进入数字化阶段,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依托乡村特色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立足县域布局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推进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和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建设。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完善配套设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把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围绕提高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现代化水平,建立指标体系,加强资源整合、政策集成,以县(市、区)为单位开展创建,到2025年创建500个左右示范区,形成梯次推进农业现代化格局。

数字乡村与乡村振兴

数字乡村的核心在通过数字化手段为乡村振兴赋能,帮助乡村走向振兴之路。《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对于乡村振兴提出了产业振兴、生态环保、乡村治理、扶贫保障和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战略方向,而这些方向也是未来数字乡村对于乡村振兴赋能方面的主要方向。

产业振兴

产业振兴方面,产业兴旺是重点。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构建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相结合的数字化产业平台。并以此为基础,实现智慧农业和农村物流产业的落地,从而推动农副加工业的数字化管理和农副产品的数字化转型,构建乡村产业经济。

生态环保

生态环保方面,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构建以物联网、5G通讯网、云计算、大数据、知识图谱等相结合的生态环境监测与管理平台,实现以广大农村地区为数据采集源头,县城为监测、预警和管理中枢的县域环境网络平台。一方面实现对于全域生态环境的日常监测;一方面对于突发环境污染、地质灾害等事件的应急处置。

乡村治理

乡村治理方面,治理有效是基础。战略要求中明确提出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构建县一级的乡村数据治理体系,在政府治理、政务服务、公共安全、应急保障、政府监管等不同维度实现数字化管理和辅助决策,从而打造更加科学的乡村治理体系。

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方面,破解人才瓶颈制约是前提。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模式,开展包括空中课堂、空中图书馆等各类与农业、农村、农民有关的智力类在线服务。基于在线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相关职业技能与管理培训。培养乡村人才,从而实现乡村振兴各类人才本地化服务。

猜你喜欢

数字化数字体系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答数字
数字化制胜
数字看G20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成双成对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