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援彝三年 归来仍是『少年』
——长宁县公安局援彝民警绞天云帮扶心得

2021-07-21

绿色天府 2021年6期
关键词:千帆同胞彝族

2018年7月,满怀青春激情的我毅然告别新婚妻子,离开长宁县舒心的警察工作岗位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成为了援彝扶贫战线上的一名新兵。在凉山州喜德县尼波镇驻村帮扶的这三年来,“少年壮志不言愁,坚守初心担使命”,一直是支撑我坚守脱贫攻坚岗位的坚定信念!

援彝三年,我参与过抢险救火,担任过临时党支部组织委员,曾在冬夜雪地里步行十几里请来兽医医治村里生病的羊羔,曾积极联系原单位同事为困难儿童提供资助,曾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长期与贫困群众同吃同住、奋战脱贫攻坚,我有幸见证了彝族同胞生活告别贫困、奔向小康的巨变,亲历了尼觉村在脱贫奔小康路上愈加坚实的步伐。援彝三年,我与彝族同胞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收获了难得的党性锻炼和素质提升,这一切哪怕是千言万语也难以道尽!这里,我只想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初来乍到的“失落感”

刚到尼波镇,我和队友们便被告知进村的路因涨水被冲垮,汽车无法通过,只有乘坐三轮车才能勉强进山。破旧的三轮车在崎岖不平的路上走走停停,遇低洼路段,我们需下车推行一段,20多里的山路我们用了近4个小时。终于到达尼觉村,举目四望,目之所及的农户皆是年久的瓦板房、土房。通讯信号弱、难懂的彝语、临时搭建的木板床、饮食上“酸菜+荞麦馍馍+土豆”的模式,几天下来我便身心疲惫了。在了解该村143户农户其中贫困户就有140户之后,我更是如牛负重。眼前的现实远远超出我的想象,出发前做好吃苦的心理准备,已被消磨殆尽,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感。经过几番心理斗争,我说服自己:尼觉村便是我的脱贫攻坚战场,战士岂能临阵畏战,唯有迎难而上、勇往直前!作为一名青年党员,不正是需要这样的历练吗?这三年,也许需要的不仅仅是满腔的热情,更需要的是一路跋涉、一份执着、脚踏实地、攻坚克难,才能啃下脱贫攻坚的硬骨头!

突破自我的“幸福感”

慢慢地,我学会了与彝族同胞席地而坐,学会了用简单的彝语和群众沟通交流。在克服语言障碍、生活条件差、交通不便等一系列难题以后,我的帮扶工作渐入正轨。第一次全覆盖的走访,第一篇被采用公开的信息,第一笔通过自己努力募集的爱心捐款……我收获了突破自我后的“幸福感”。我慢慢沉静下来,积极加入“特色经济林栽培管理技术能手-志愿服务团”,学习栽培技术,利用周末开展送技术下乡活动,帮助洛哈、巴久、两河口等乡镇修剪花椒300余亩,并通过以剪代训方式培训了多名技术能手。同时,我克服自己的“薄脸皮”,积极协调解决安全饮用水水管一万余米并发放至农户手中,让全村老百姓喝上了“放心水”;在日常工作之余,我帮助村里留守老人砍柴、挑水、做饭,种土豆、修电视、大扫除,我已然成了村民们随叫随到的“小绞”。虽然这些都是一些小事,但我却收获了群众的口碑,他们给我的幸福感让我找到了帮扶工作的真正意义。

历尽千帆的“成就感”

三年援彝,我收获了很多,也错过了很多。我错过了父亲手术病床前的尽孝,错过了地震家中受灾第一时间对亲人的安抚,错过了作为丈夫对妻子整个孕期的陪伴,错过了女儿当面叫出的第一声“爸爸”……所有这些小小的遗憾,比起全村贫困群众告别贫困实现小康、比起自己的成长和收获,都微不足道!试想一下,假若没有这三年的磨练,又哪能修来而今我思想上的坚定、工作上的从容自若呢?

历尽千帆后,我更深深地爱上了彝区风景独美!在忙完脱贫资料归档回寝室路上,我看到过凌晨五点最美的彝区初阳;在下雪天和队员一户户走访算收入账的路上,我看到过大山深处小桥人家的沁人雪景;在资助学生吃顿饱餐后,我看到了他们因满足而感激的一张张笑脸;在鼓励贫困群众外出务工后,我听到了他们火把节满载而归后的欢声笑语;在我们驻村工作队共同努力下,我见证了村级公路建好后、饮水管道安装后、户户电视安通后,村民杀猪宰羊庆祝的那些“历史性”的时刻。也许在内地舒适的办公室里吹空调很安逸,但彝区的黄土地更深深地吸引着我。也许在长宁朝九晚五电脑前码字很香,但坚守援彝扶贫一线、带领彝族同胞鏖战穷魔、攻坚克难的人生仿佛更有意义。人生有无数种可能,援彝就像一种冥冥中的指引,让我的人生理想在这三年里历尽千帆后更加丰满!

这就是一名普通援彝干部的三年,这三年很长,长到女儿已经可以奔向我大声叫“爸爸”,长到有无数的脱贫攻坚故事和宝贵财富可以让我珍藏一生!这三年又很短,短到觉得报到那天的细雨刚从天空落下,短到我用一千余文字便可简单描述。感恩这三年,在党的领导下彝区越来越好;感恩这三年,让我这个异乡人在彝区的土地上感受到奋斗的幸福;感恩这三年,让我成长为一个不怕吃苦的“少年”。未来还有很多个三年,无论是在机关办公室还是在乡间田埂上、无论在哪个岗位、无论何时,我都将继续怀着这份赤诚、脚踏实地、不辱使命,继续用奋斗的汗水和为民的初心书写我的党员故事!

援彝三年,我无怨无悔!援彝三年,我归来仍是“少年”!

猜你喜欢

千帆同胞彝族
古渡熙攘千帆竞 滇池北岸谱华章 守正创新强承载 起航奋进新中心——这里是官渡,这就是官渡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荷国”走出的彝族列车长
彝族荞粑粑
云南彝族传统武术溯源
Turnin’:愿你历尽千帆,不染岁月风尘
两岸同胞福建漳浦欢度“三月三”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历尽千帆,归来仍少年——高考40年回顾
珠水江畔 千帆竞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