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樱桃书记”奏响乡村振兴进行曲
——记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省林草局下派干部罗凌

2021-07-21文图伍排勇高德蒙

绿色天府 2021年6期
关键词:草局汶川县汶川

○文图/ 伍排勇 高德蒙

两年多的扶贫工作已接近尾声,眼看回城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可以与分别已久的家人团聚了,可在汶川下派挂职扶贫县委副书记的罗凌总觉得还有几件事放心不下。5月31日,在结束了一上午的工作会议后,他按捺不住,叫上汶川扶贫工作组队员、驻村第一书记来到海拔2000多米定点帮扶的克枯村,对村里正在全力推进的乡村生态旅游再次开展现场办公,并就游客接待中心改造项目提出优化完善建议。随后,他又马不停蹄地带着村干部去检查今年村集体经济扩大规模种植的羊肚菌生产情况。其间,他还特地看望了村里的因残致贫户,叮嘱驻村第一书记无论如何要帮助贫困户把今春首次养殖的黑鹜鸭卖出去……

奔波了一天,回到县城的办公室已是华灯初上。看着这万家灯火,回想到扶贫工作的点点滴滴,罗凌不禁感慨万千。

克枯冰瀑入口改造效果图

初到汶川 “李子滞销”引发的产业思考

从2012年开始,汶川县就成为了省林草局的定点扶贫帮扶县,2015年精准扶贫开始后,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省林草局开始向汶川县派出扶贫专职副书记,并向定点帮扶村派驻干部担任第一书记。

查看林下放养黑鹜鸭生长情况

到克枯村游客服务中心改造项目现场办公

2019年6月,时任省林草局产业处副处长的罗凌,下派至汶川县挂职,担任专职扶贫副书记,兼省林草局驻汶川县扶贫工作组组长。为了凝聚力量,形成帮扶合力,有效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一到汶川,罗凌就把大家组织起来,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并担任支部书记。这一批,省林草局向汶川县共派出18位扶贫干部,分布在全县8个乡镇10个贫困村,干部群众称之为“十八林草好汉下汶川”。

按照精准扶贫要求,每位县级干部都要联系一个乡镇对口帮扶,罗凌挂联的是离县城最远的三江镇。就在他刚到汶川两个多月后便遇上了“8.20”汶川强降雨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三江镇受灾最重,当天深夜2点钟罗凌便驱车赶往三江镇指挥抢险救灾,途中遭遇泥石流冲击,车子被洪水裹挟的石块和木桩严重打坏,顺泥石流冲走100多米后才停下,所幸未发生人员伤亡。

脱险后惊魂未定的罗凌第一时间向17名队员发出亮明党员身份投身抢险救灾的号召,并逐一询问各自所在村的受灾情况。他了解到省林草局定点帮扶的克枯村(原大寺村)和新桥村(原茅岭村)95%以上经济来源为青红脆李,而8月中下旬正值该村青脆李大量成熟上市的季节,往年这个时候大批李子经销商进村收购,如今却因泥石流灾害道路中断,经销商无法到村收购,造成青脆李严重滞销,超过1/3的青脆李烂在了地里,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造成了很大影响。罗凌第一时间向省林草局主要领导汇报定点帮扶村受灾情况,并通过县委向省、州协调争取开辟分时段、有组织的绿色通道。省林草局发动全局力量,对定点帮扶村青脆李滞销严重的贫困户进行兜底销售,仅半天时间就下单2.6万余斤,同时发动林草行业协会对非贫困户滞销的青脆李进行采购,力保贫困户李子销售收入能够达到稳定脱贫。定点帮扶村当年共销售青红脆李400万斤、收入820万元,有效防止了贫困户因灾返贫,最大程度保护了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8·20”李子滞销发生后,罗凌和扶贫工作组发现定点帮扶村乃至汶川县都存在农产品结构单一、同质化竞争严重、抗风险能力低下等问题。经过充分研判,扶贫工作组决定将“调整和完善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立体种养、打造全产业链”确定为定点帮扶工作新的重点。

直播带货 叫响“汶川三宝”品牌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汶川县从90年代开始引进甜樱桃种植,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享誉省内外的“汶川三宝”,当地三分之一的优质甜樱桃每年都是通过旅游采摘实现销售。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人员流动大幅减少,甜樱桃销售成为了摆在汶川县委县政府和分管农业的副书记罗凌面前的一道难题。

直播带货助农销售甜樱桃

“前面几任扶贫干部负责把樱桃种好,我就来负责把樱桃卖好!”谈及甜樱桃销售,罗凌这样打趣说道。于是,他有效整合抖音、快手、京东等平台资源,组织开展十余场次直播为汶川甜樱桃带货,被汶川当地的干部群众亲切地称为“樱桃书记”。仅去年5月30日的一次抖音直播,就吸引了187万人次播放,当天线上销售额达108.5万,登榜抖音热点第13位。今年,罗凌又牵头开展“汶川甜樱桃全产业链转型升级行动”,引入了甜樱桃预冷分拣流水生产线、建立了甜樱桃独一无二的溯源二维码、设计了统一的手绘图案包装,并同步着手建设100个标准化果园......

克枯游客服务中心外部改造效果图

不光是线上吆喝带货忙。在线下,罗凌也带领扶贫工作组的队员们,为全县老百姓脱贫奔康的另一支柱产业——汶川青红脆李的发展忙前忙后。聚焦品种、品质、品牌“三品”建设,从湖北、贵州、重庆、河南等省内外引进秭归空心李、巫山脆李等12个李子新品种,在定点帮扶的新桥村新建试验圃开展栽培试验,力争选育出适合汶川县高半山更替的优良品种。邀请四川农大、省林科院、省农科院专家教授进村指导和传授整形修枝、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其中新桥村的一名示范户,通过科学培育、精准施策,家中75棵果树,产量由2018年的1500斤增加到2019年3500斤,且果品质量、口感都有大幅提升,收入也较往年增加5000元。

同时,罗凌还指导定点帮扶的克枯村成立了由全体村民入股的“云上大寺”农林合作社,将农林产品的种植销售、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发经营纳入经营范围,目前,合作社的青红脆李已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和授权,今年村里的李子价格有望进一步提高。

2019年和2020年,汶川甜樱桃和脆李子相继获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樱桃园区建起来了,樱桃小镇建起来了,甜樱桃园区也被评为了“全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

目前,全县甜樱桃种植面积为2.7万亩,产量过900万斤。2020年疫情肆虐,甜樱桃产量和收入不降反升,分别达到918万公斤和4.8亿元,同比增长了2.3%和8.5%。

产业多元化发展 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发展产业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和长远之计,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点,产业振兴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2018年汶川县成功“摘帽”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成为汶川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重心。“形成彻底解决贫困的长效机制,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路径设计和转换,才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因此这几年我们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丰富新型业态,加大产业和科技的含量,着力推动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罗凌表示,改“输血”为“造血”,发展可持续增收的产业,才是确保老百姓有稳定和持续收入的有效途径。

克枯游客服务中心内部改造效果图

克枯冰瀑观景台改造效果图

为此,他带领驻村帮扶队走村串户、实地调研、咨询专家、反复论证,利用汶川高半山的生态优势,向省林草局争取项目和资金,选择了6户贫困户和1户党员示范户开展林下羊肚菌套种实验,并邀请省农科院和林科院的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形成了立体循环种植、拓宽增收渠道的示范效应。2020年试点地块采收羊肚菌1000余斤,农户亩均收入增加1万元。2021年在前一年试点成功的基础上,争取到县委组织部壮大集体经济资金支持,在定点帮扶的克枯村扩大规模进行种植并取得成功,采收羊肚菌近4000斤。

与此同时,在定点帮扶的新桥村积极探索开展辣椒、西兰花、莲白等蔬菜和羌活、白芨、党参等中药材立体套种的试点和试验,有效实现了错季种养、以短养长,提高了土地亩均综合产值。

去年以来,经过考察和调研,在定点帮扶的克枯村引入了集观赏和食用为一体的高附加值“黑鹜鸭”进行林下放养。采取与企业合作代养的模式,充分保障农户收益,2020年首批试养1000只,5个月的养殖周期,试点贫困户收入增加2万元。下一步,还将争取林草科技推广项目建立“黑鹜鸭”繁育基地,并在全县范围推广,扩大规模开展养殖,力争形成“汶川黑鹜鸭”的新品牌。

农旅融合是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的一条有效路径,是农产业延伸和互补的有机结合。定点帮扶的克枯村除了花果以外,当地冬天的冰瀑景观,景色怡人,还有云上大寺省级森林公园、万亩高山杜鹃、万亩云杉林等特色生态优势资源,每年都会吸引很多驴友前来游玩。但是由于较为原始,未经开发,加上管理粗放,这四大生态旅游资源一直未发挥出应有的经济效益。去年以来,在罗凌和驻村帮扶队的带领下,在省林草局和州、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克枯村已经着手进行乡村生态旅游的全面规划和开发,与邻村正在建设的高山滑雪场遥相呼应,力争成为“北部冰雪胜地”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去年,争取到省林草局100万元的帮扶资金,在定点帮扶的克枯村修建了一条直通万亩高山杜鹃的通道,既作为防火道路也作为生态旅游道路。同时,罗凌带领驻村帮扶队协调省林草局、阿坝师范学院、紫坪铺公司三家省级帮扶单位共同出资54万元,初步建成了一条由珍贵树种和彩叶树种混交的7公里景观道,为生态优势资源变为可通达的特色旅游资源奠定了基础。村级建制调整后,合并后的原大寺村村委会闲置了下来。为有效盘活村集体资产,解决村上一直以来游客餐饮接待难的问题,罗凌和驻村帮扶队立即研究形成方案,第一时间向省林草局汇报争取到了120万元的资金支持,拟将村委会改造成为集特色餐饮、休闲观光、农产品销售为一体的游客服务中心,并已通过招商引资,从成都引进了一家中高端餐饮企业进行运营。目前,项目正在加紧施工,预计今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

如今,在省林草局的支持下,《克枯村乡村生态旅游规划及景观策划》已完成编制并通过评审,规划总投入3000—5000万元,项目完成后力争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年收入6000万元。项目一期投资近1300万元,现已争取省州县各级帮扶资金1200万元,力争2021年内完成建设并在冬季向游客全面开放。罗凌和扶贫工作组的队员们相信,未来可期,生态旅游产业必将成为引领汶川县乡村振兴发展的又一活力引擎!

记者手记:

作为省林草局定点帮扶汶川县扶贫工作组的领头雁,两年多来,罗凌带领17名帮扶队员,扎根基层,奋力苦干,不断变“输血扶贫”为“造血扶贫”,通过多措并举产业帮扶,有效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实现了贫困户的稳定增收和脱贫奔康,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打下了坚实基础。截止2020年底,汶川县实现林草产业产值3.8亿元,生态产业对全县农业产值贡献率超过80%。农民人均林草收入4600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群众认可度达99.8%。工作组先后有3人被省委省政府表彰表扬为优秀第一书记和优秀驻村工作队员,有9人被省林草局表扬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一年一度的汶川甜樱桃采摘节刚刚落下帷幕,“樱桃书记”的甜蜜事业也即将告一段落。尽管今后的樱桃节再也看不到他直播的笑容,但特色农牧业的转型发展、林草“三业”工程的加快推进、乡村生态旅游业的蓬勃兴起都会永远留下他的身影,汶川县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也将留下他深深的足迹。

猜你喜欢

草局汶川县汶川
省林草局助力乡村振兴 产业帮扶+以购代捐齐发力
全省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及自然保护地管理工作视频会召开
云上远眺新汶川
省林草局赴生态环境厅沟通协调中央环保督察迎检工作
省林草局蹲点督导攀枝花市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情况反馈会召开
“5·12”汶川大地震10年记(上篇)
원촨(汶川)대지진 10주년 기념일
汶川县2013年慢病普查情况分析报告
汶川樱桃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