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某大学城医疗服务现状对建立高校医疗服务协同机制的思考

2021-07-21郭政严运楼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大学城医疗机构供给

郭政 严运楼

高校内的医疗服务是基层医疗服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内部的医疗供给与医疗需求失衡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关于高校医疗研究开始较早,王传京[1]在1999年就提出在高校发展社区医疗。李英奇等[2]对高校卫生服务体制提出4种管理模式:独立法人的模式、托管模式、后勤服务公司模式、原有模式下减缩编制。隋萍等[3]指出了师生医疗需求不断提高与高校校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提升艰难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高校内的医疗服务供给方是校医疗机构,需求方是校园师生,大部分学者只站在高校医疗机构角度进行单向研究,双向看待问题的研究较少,对高校医疗服务问题的研究不能将供需双方割裂开来。大学城是高校师生长期集中生活的地方,相比非大学城学校,其医疗服务问题更加突出。因此,本研究运用协同理论,通过对上海市S大学城医疗服务供需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建立高校医疗服务协同机制的理论依据和措施,为解决高校医疗服务供需失衡问题与促进高校医疗服务协同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考。

1 协同理论的渊源与发展

协同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70年代,经过多学科的应用与演变,协同理论已成为分析系统与系统之间、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关系的重要方法。物理学家哈肯对“协同”的定义做出概括,主要指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合作或同步的联合作用及集体行为[4]。协同主体在协同过程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和共享,提升各方的信任度,进而提升系统管理效率、运转效率以发挥协同效用。经过多年的研究,协同理论被应用到了多个领域,肖花[5]在协同理论视角下研究应急处置信息资源共享。张丹[6]根据协同理论,研究高校图书馆联盟协同发展策略。张捷等[7]基于协同治理理论中SFIC模型构建了社会养老服务治理模式。林镇国等[4]将协同理论与高校医疗卫生进行结合发挥协同创新作用。

总而言之,协同理论是适用性和应用性较广的指导方法,高校医疗服务拥有学校、校医院、学生、教师、社区医疗机构等多个协同主体参与,新形势下将协同理论引入到高校医疗服务中,是促进高校医疗服务供需平衡和协同发展的应有之义。

2 高校医疗服务供需关系现状分析

高校医疗服务供给是指围绕医疗服务对象——校园师生的医疗需求,由学校牵头成立的医疗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向服务对象提供预防、检查、诊治、咨询和保健等服务。医疗服务供给主体是被称为“校医院”或“门诊部”或“卫生科”等的医疗机构;供给内容包括门诊、住院、检查、健康教育等;供给方式包括主动供给和被动供给,以被动供给为主,被动供给指服务对象主动就诊,医疗机构被动提供医疗服务,主动供给指医疗机构在法律规定或学校组织倡导下对服务对象实施健康教育、免费体检、运动会现场急救等行为。高校医疗服务需求是指医疗服务对象依据自身健康状况要求医疗供给主体提供的服务。目前,高校医疗服务主要存在医疗服务供给主体系统薄弱、医疗服务对象对医疗服务期望值高、医疗服务系统管理欠缺等问题。

2.1 案例分析

选取上海市S大学城为例,分析其医疗服务供需关系现状。上海市S大学城是全国最大的大学城之一,占地约8 000亩,包含D大学、G大学、W大学、Z大学、M大学、J学院、S学院6所公立高校及1所私立高校,其建立的初衷是希望7所高校整体运作、集中管理、资源共享,发挥规模效益。然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其部分成果并不令人满意,作为整体的大学园区没有在医疗服务上发挥规模效益,反而进入医疗服务供需失衡的窘境。

2.1.1 上海市S大学城医疗服务需求

上海市S大学城规模大且周边社区密集,其中D大学3万人、G大学2.4万人、W大学1.3万人、Z大学1.8万人、M大学1.3万人、J学院2万人、S学院0.4万人,直接服务对象12.2万人,间接服务对象难以统计。通过对S大学城实地调研发现,高校学生群体知识水平较高,卫生保健意识较强,注重营养与饮食健康,期望定期检查身体;大学生群体普遍生活不规律,易引发生理和心理疾病;大学城是人群密度较大的区域,容易诱发传染病,同时学校运动会、交通出行也可能造成意外伤害。因此,上海市S大学城的医疗需求对象主要对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健康生活方式、健康体检、传染病预防、意外伤害预防等方面需求较高。高密度的人口聚集和丰富的社交活动会进一步产生大量且高期望的医疗服务需求。

2.1.2 上海市S大学城医疗服务供给

抽取上海市S大学城6所公立高校的医疗机构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实地采访和学校官网得到表1、表2数据,包括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以下简称卫技人员)数、护士数、全科医生数、科室种类数、副主任医师数、主治医师数等。经过计算得出相应的卫技人员配备比即卫技人员数/床位数,护士配备比即护士数/床位数,全科医生占有率即全科医生数/卫技人员数×100%。将以上结果与《医院分级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行对比,分析S大学城医疗服务供给水平。

表1 上海市S大学城医疗机构资源配置情况

表2 上海市S大学城医疗机构名称、隶属关系及资源配置

根据《办法》,一级综合医院每张床位至少配备0.7名卫技人员,二级综合医院每张床位至少配备0.88名卫技人员。由表1可知,6所高校医疗机构的卫技人员配备比在1.875 : 1至2.200 : 1之间;配备比最高的是Z大学,为2.200 : 1;配备比最低的是M大学,为1.875 : 1。因此,6所高校医疗机构均符合二级综合医院卫技人员配备标准。《办法》规定,一级综合医院每张床位至少配备0.25名护士,二级综合医院每张床位至少配备0.4名护士。6所高校医疗机构的护士配备比在0.467 : 1至0.600 : 1之间;配备比最高的是W大学,为0.600 : 1;配备比最低的是Z大学,为0.467。因此,6所高校医疗机构均符合二级综合医院护士配备标准。6所高校医疗机构的全科医生占有率为13.33% ~ 18.03%;占比最高的是W大学,为18.03%;占比最低的是M大学,为13.33%。全科医生占有率较低,说明整体医疗供给能力较差。

由表2可知,从医疗机构名称来看,D大学和J学院是校医院,W大学是医疗保健中心,而G大学和M大学是门诊部,Z大学是卫生科。除J学院外,比较其他5所医疗机构,发现门诊部和卫生科的科室种类数量、医师数量、床位数量少于校医院和医疗保健中心;隶属关系方面,W大学的医疗机构隶属于学校,其余5所高校的医疗机构隶属于后勤,前者的科室种类数量、医师数量以及床位数量要多于后者。这说明高校医疗机构的名称和隶属关系与其医疗服务供给能力有一定的相关性。

综合表1和表2,从个体角度看,虽然6所高校医疗机构卫技人员配备比、护士配备比基本符合《办法》中的规定,然而这些数据并不能完全体现各高校医疗供给主体的供给能力。一方面,医疗供给主体地处校园内部,建筑面积有限,使得床位数较少;另一方面,卫技人员偏多拉高了比值,这才使得数据看似符合规定。从整体角度看,将6所高校医疗机构的各项数据进行汇总,最大科室种类数是20个,床位数是117张,卫技人数是242人,卫技人员配备比是2.068 : 1,护士数是64人,护士配备比是0.547 : 1,全科医生数是39人,全科医生占有率是16.12%,副主任医师数是24人,主治医师数是98人。尽管从数字上看符合二级综合医院标准,但各校医疗机构势单力薄,实际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与独立的二级综合医院相差甚远。

2.2 现阶段高校医疗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 医疗服务供给主体系统薄弱

高校医疗服务供给主体系统由人力、物力、财力等子系统构成,其强弱是医疗供给能力的根本支撑。当前高校医疗服务供给主体系统薄弱主要体现在供给人员、供给设施、供给动力3个方面。首先,供给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如案例中的医疗机构中卫技人员较多,专科医生和全科医生较少,使得医疗服务供给主体人才队伍庞大、臃肿,此为人力系统弱;其次,供给设施有限,大部分高校医疗供给主体的专业医疗设备不足且陈旧、落后,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无法与日益丰富的医疗服务需求相匹配,此为物力系统弱;再次,供给动力不足,部分高校医疗机构被纳入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其规模逐年萎缩,校医疗机构的财政资源主要依托学校,学校作为资源的分配责任主体又优先重视教育方面,使得医疗机构资金短缺,此为财力系统弱。以上3个弱子系统致使高校医疗供给主体系统薄弱,供给能力低下。

2.2.2 医疗服务对象对医疗服务期望值高

高校医疗服务对象对医疗服务期望值高表现在高校师生对医疗服务前、服务中、服务后全过程体现出更丰富的服务需求。一方面,在医疗供给内容上,医疗服务对象不再满足于简单的门诊和住院,而对医疗服务的体验感期待更高;另一方面,在医疗供给方式上,医疗服务对象对主动供给的需求在不断攀升。在实地调研中发现,众多大学生对校医院提供不定期优惠体检、健康教育热情度很高,而对感冒、腹泻等普通疾病就诊偏向于“既做病人、又做医生”。在医疗服务前、中、后过程中,高校医疗服务对象从供给内容和供给方式上均表现出对高质量医疗服务需求的期待。

2.2.3 医疗服务系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医疗服务系统是医疗服务供给主体和医疗服务对象之间保持平衡的重要机制。然而高校医疗服务系统管理中存在子系统利益冲突、发展模式错杂、供需双方地位失衡的问题。起因于:一是高校医疗服务系统与医疗机构、其他职能部门、社区医疗机构等多个系统之间有着复杂、密切的联系,在资源基础不变条件下的单个闭环系统内,为保证一个子系统的利益通常会损害另一个子系统的利益,比如校医疗机构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资源分配不均导致校医疗机构竞争力下降,社区医疗机构借机抢占医疗服务对象;二是目前高校医疗机构发展模式并不统一,在案例中发现不同隶属关系的医疗机构,在医院规模、人力资源、医疗设备上参差不齐,导致各高校医疗机构“自扫门前雪”,没有交流学习;三是在高校医疗服务供需循环过程中,高校医疗服务供给主体受到的重视程度往往超出医疗服务对象,医疗机构“有什么供给什么”,而不是师生“需要什么供给什么”,个别医疗机构出现接诊时间开始晚、结束早,周末或夜间不接诊等问题。

3 对建立高校医疗服务协同机制的思考

我们引入协同理念,构建高校医疗服务协同机制,在解决高校医疗服务供需失衡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高校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该机制把高校医疗服务供需平衡协同系统看作整体,高校医疗机构、师生、学校、社区医疗机构、行政管理部门是5个协同主体,通过4个协同环节实现供需平衡,其中供需协同是基本目标,内外协同、上下协同是手段,制度协同是保障,共享协同是理想形态。见图1。

图1 高校医疗服务协同机制

3.1 供需协同

供需协同是指高校医疗服务供给主体与服务对象之间良性互动的配合关系。供需协同是高校医疗服务供需平衡的基本目标,也是高校医疗机构与校园师生之间保持良好信任关系的重要基础。传统的高校医疗服务供需系统以医疗服务供给主体为中心,医疗服务对象被放在次要地位,协同化的高校医疗服务供需系统是“供给适配需求,需求引导供给”,以医疗服务对象为中心,医疗服务供给主体主动适应其需求,反过来医疗服务对象进一步引导医疗服务供给主体不断优化。例如上海市S大学城的高校医疗机构要多关注师生的心理健康、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的需求,利用好互联网平台,让健康保健信息及时传达到每一位师生,感受到持续性益处的师生会向前者反馈需求信息,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循环。

3.2 内外协同

内外协同包括内部协同和外部协同,是指高校医疗机构与校内其他平级机构以及社区医疗机构之间良性互动的配合关系。内外协同是高校医疗服务供需平衡的手段,也是高校医疗机构能否稳定运转的重要因素。高校医疗机构与校内其他平级机构虽然没有业务联系,但同属于学校的子系统,只有各个子系统之间协同配合才能平衡各方利益,使学校大系统高效运转。高校医疗机构要主动加强与社区医疗机构的联系和交流,汲取社区医疗机构的经验,丰富供给内容,提高供给水平。

3.3 上下协同

上下协同是指学校与高校医疗机构之间良性互动的指导关系。上下协同是高校医疗服务供需平衡的手段,也是高校医疗机构能否稳定运转的关键因素。学校是高校医疗机构的主要财政来源,二者协同化运作是解决高校医疗服务供给主体系统薄弱问题的重要举措。一方面,学校要加大对医疗机构投资力度或补偿力度,精简其医护人员、改善其医疗设备,切实提升高校医疗服务供给主体的供给能力;另一方面,医疗服务供给主体要主动适应学校作息的特殊性,在非上课期间仍能保证供给,增强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

3.4 制度协同

制度协同是指高校医疗机构在政府政策指导下形成上下连贯、左右协调的有机体系。制度协同是高校医疗服务供需平衡的法制保障,也是高校医疗机构长久发展的保证。高校医疗机构作为以高校为单位的基层医疗机构,其运营状况影响的是国家未来建设者的健康,行政管理部门应制定细化政策推动高校医疗机构深化改革,一是指导高校医疗机构的发展方向,把以疾病为中心转化为以保障健康为中心;二是平衡高校医疗机构与社区医疗机构的制度、规模,减少资源浪费;三是推动有条件的高校医疗机构与校外医院合作,提升诊疗水平;四是推进高校医疗机构监督工作程序化,整治医疗供需环境,保障各协同主体的合法权益。

3.5 共享协同

共享协同是指高校医疗机构、师生、学校、社区医疗机构、行政管理部门5个协同主体通过供需协同、内外协同、上下协同、制度协同4个基本环节的合力形成的理想形态。共享协同是高校医疗服务供需系统的最优状态。2021年2月26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8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进入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阶段[8]。在此背景下,行政管理部门对高校医院改革要紧跟时代步伐;学校应权衡各部门利益,以师生健康为中心助力校医院发展;高校医疗机构应加快提升医疗卫生技术人员队伍素质,打破与师生群体间的距离感;社区医疗机构对学生的医疗服务应坚持以医治疾病和维护健康为主;师生应树立良好的就诊心态,并积极为校医院发展出谋划策。当5个协同主体共同着力时,方能促进4个基本环节形成整体合力,实现高校医疗服务供需平衡,从而推动高校医疗服务协同发展。

猜你喜欢

大学城医疗机构供给
湖南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评审与分析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小学影视教育的开展现状与实施路径——以济南大学城地区为例
在医改大背景下医疗机构财务管理人员如何适应发展需求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三字经
浙江1200多家医疗机构入驻省药品采购新平台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遵义大学城:“独木”变“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