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圳市老年人跌倒及跌倒后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1-07-21刘威王鲜杨亚谦聂露琳黄新凤刘建军

老年医学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慢性病发生率因素

刘威,王鲜,杨亚谦,聂露琳,黄新凤,刘建军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市现代毒理学重点实验室,广东深圳 518055

2015年,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跌倒已成为全球老年人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是老年人意外伤害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中国跌倒后伤害的疾病负担在世界范围内居于首位[1]。据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的死因监测结果显示,2013、2015年我国≥65岁老年人跌倒死亡率分别为44.30/10万、58.03/10万,已成为我国≥65岁老年人因伤害导致死亡的首位原因[2-3]。老年人跌倒发生率相对较高,且跌倒所致身体伤害发生率极高。跌倒后,除了造成身体伤害和残疾外,还会引起严重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和跌倒恐惧等,对家庭及社会造成极大负担,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研究表明,导致老年人跌倒的因素众多,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因素、疾病及服药史等均可能导致跌倒及跌倒后伤害的发生[4]。因此,有效干预、积极防控导致老年人跌倒的高危因素,对于降低老年人跌倒和跌倒后伤害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调查深圳市罗湖区≥60岁老年人的跌倒和跌倒后伤害发生情况,分析引起跌倒和跌倒后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制定老年人跌倒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7年7月—2018年10月,利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深圳市罗湖区所有51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60岁深圳户籍常住居民(居住时间≥1年)为调查对象,排除有严重精神疾患、躯体疾患及依从性差而未完整接受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者(包括婚姻状况、家庭年收入及身高、体质量等基本信息缺失者)。最终纳入8 070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获得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批准号:R2017001),所有研究对象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调查方法及质量控制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以面对面询问的方式收集研究对象的资料。调查者均经过统一培训,明确调查目的、时间、受检者信息保密等要求。针对文化程度较低的老年人群,由调查者逐项念给研究对象听。调查过程中,避免使用诱导性语言,根据研究对象的回答如实填写问卷。问卷填写结束后,由调查者当场检查问卷是否存在错填、漏填情况,核实后加以补充纠正。

1.3 资料收集及分析方法

1.3.1 一般人口学特征 包括年龄、性别、BMI、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家庭年收入。

1.3.2 生活行为习惯 吸烟史(吸烟≥1支/天,且持续≥半年)、被动吸烟史(>15分钟/天,且>1天/周)、饮酒史(≥1次/周,且持续≥半年)、近半年内有无规律锻炼身体(>20分钟/次)、近一个月睡眠质量(自评睡眠质量等级包括很好、较好、较差、很差)、同住情况(和家人同住、独居)[5]。

1.3.3 慢性病患病 包括骨质疏松症、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哮喘、肺结核、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慢性肝炎、肾炎、偏头痛、癫痫、中风、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抑郁症、肿瘤。每种慢性病调查时均以调查对象自报“是”或“否”为依据收集信息。因慢性病在个体具有共存现象,将以上疾病患病个数相加得到慢性病患病情况,分为未患病、患1种、患2种及患≥3种,共4种情况。

1.3.4 近一年内跌倒发生情况 包括是否发生过跌倒、跌倒次数、地点及发生跌倒后伤害的程度。本研究对跌倒后伤害定义如下:跌伤、坠落伤、摔伤,指在同一平面内及不同平面之间所发生的绊倒、滑倒、摔倒及跌落伤[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排除混杂因素干扰后,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指标引入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人口学特征、生活行为习惯和慢性病患病情况分析 本研究共纳入深圳市≥60岁老年人8 070例,男3 447例(42.7%)、女4 623例(57.3%);60~64岁、65~69岁、70~92岁分别有2 726例(33.8%)、2 776例(34.4%)、2 568例(31.8%);BMI正常者3 515例(43.6%),超重者3 328例(41.2%);受教育程度以高中/中专者为最多,共2 758例(34.2%);婚姻状况中以已婚者为最多,共7 046例(87.3%);家庭年收入以≥16万元者为最多,共3 853例(47.7%);不吸烟者6 434例(79.7%),无被动吸烟史者7 186例(89.0%);不饮酒者6 928例(85.8%);近半年规律锻炼者6 551例(81.2%);和家人同住者7 752例(96.1%)。慢性病≥3种者2 817例(34.9%)。见表1。

2.2 跌倒发生情况分析

2.2.1 跌倒发生率 本研究8 070例老年人近一年内发生跌倒936例,跌倒发生率为11.6%(936/8 070)。跌倒人群中男278例(8.1%)、女658例(14.2%),女性跌倒发生率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0~64岁跌倒257例(9.4%),65~69岁295例(10.6%),70~92岁384例(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2 跌倒地点 跌倒发生于公路/街道287例(32.6%)、家中256例(29.0%)、学校与公共场所184例(20.9%)、公共居住场所85例(9.6%)、体育/运动场所70例(7.9%)。女性在上述地点的跌倒发生例数依次为205、194、131、50、37例,男性依次为82、62、53、35、33例。经描述性统计,男性、女性在家中跌倒的发生率分别为23.6%(62/265)、31.3%(194/617),女性在家中跌倒的发生率高于男性;男性、女性在体育/运动场所跌倒的发生率分别为12.5%(33/265)、6.0%(37/617),男性在体育/运动场所跌倒的发生率高于女性。

2.2.3 跌倒次数 8 070例老年人,近一年内跌倒发生1次者726例(9.0%),2次者116例(1.4%),3~5次者75例(0.9%),>5次者12例(0.1%)。

2.2.4 跌倒后伤害发生情况 发生跌倒后伤害者667例,占跌倒人数的71.3%(667/936)。其中以擦划伤/疼痛<3 d居多,发生人数284例(30.4%),共发生343次;其次为肌肉损伤/关节扭伤238例(25.4%),共发生295次;骨折/脑震荡最少,145例(15.5%),共发生190次。女性发生跌倒后伤害的比例(72.6%)高于男性(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64岁跌倒后身体受伤比例最高(73.9%),其次为70~92岁(70.8%),65~69岁最低(6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3 跌倒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2.3.1 不同人口学特征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比较 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家庭年收入、吸烟史、被动吸烟情况、饮酒史、锻炼情况、睡眠质量、慢性病患病老年人的跌倒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2.3.2 老年人跌倒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是否发生跌倒作为因变量(无=0,有=1),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排除混杂因素干扰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892,95%CI为1.632~2.193)、70~92岁(OR=1.360,95%CI为1.248~1.483)、慢性病≥3种者(OR=1.287,95%CI为 1.053~1.574)是跌倒发生的危险因 素(P均 <0.05),已 婚(OR=0.778,95%CI为0.645~0.938)是跌倒发生的保护因素。见表2。

2.4 跌倒后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2.4.1 不同特征老年人跌倒后伤害的发生率比较 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家庭年收入、吸烟史、饮酒史、锻炼情况、睡眠质量、同住情况、慢性病患病老年人的跌倒后伤害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8 070例不同特征老年人跌倒及跌倒后伤害的发生率比较

续表

2.4.2 老年人跌倒后伤害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跌倒后是否发生伤害作为因变量(无=0,有=1),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排除混杂因素干扰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936,95%CI为1.617~2.319)、70~92岁(OR=1.291,95%CI为1.167~1.427)、睡眠质量很差者(OR=1.654,95%CI为1.105~2.474)是跌倒后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P均<0.05),已婚(OR=0.750,95%CI为 0.606~0.927)是该人群跌倒后伤害发生的保护因素。见表2。

表2 8 070例老年人跌倒及跌倒后伤害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深圳市罗湖区≥60岁老年人群中跌倒发生率为11.6%。在发生跌倒人群中,跌倒后伤害发生率为71.3%。研究表明[7],中国≥65岁老年人跌倒发生率为11%~34%,跌倒后伤害发生比例为60%~76%,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此外,本研究发现该人群跌倒发生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慢性病患病史;跌倒后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及睡眠质量。

本研究表明,该人群中女性跌倒及跌倒后伤害发生风险分别是男性的1.892倍、1.936倍。调查显示,老年女性跌倒及跌倒后伤害的发生率均高于男性,这可能与老年女性的生理变化特点具有一定相关性[8]。有研究认为,导致老年女性跌倒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神经或运动障碍[9]。老年女性随年龄增长,卵巢功能迅速衰退,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致使成骨细胞的骨形成低于破骨细胞的骨吸收,骨量吸收与丢失逐渐失衡。骨量的大量丢失使骨骼肌肉系统逐渐退化,表现为进行性骨密度降低及骨组织微结构改变,致使机体出现骨质疏松等,主要表现为行走缓慢、步态不稳等特征,极易导致跌倒。据报道,45岁前女性与男性前臂骨折发生率近似,60岁以后女性前臂骨折发生率约为男性的7~11倍[10]。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泌尿生殖道出现萎缩,易导致泌尿系统感染,使患者出现排尿困难、尿频、夜尿频繁时,跌倒的发生风险也会相应升高[11]。

本研究发现,已婚是跌倒及跌倒后伤害发生的保护因素。研究表明,老年人独居时,因其来自于家人的日常帮扶及照料较少,社会支持度相对较低,饮食营养状况相对较差,机体出现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呼吸系统或消化系统疾病、由神经或运动障碍导致的平衡能力衰退及抑郁症等慢性病无法及时被发现,其跌倒风险会加大[12]。

本研究显示,该人群中慢性病≥3种者跌倒发生风险是无慢性病者的1.287倍。研究表明,多种慢性病包括骨质疏松、关节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及抑郁等与跌倒发生风险增加有关[13]。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等可使膝关节变形,致使机体无法正常站立及行走,易发生跌倒[14]。研究发现,高血压与跌倒发生风险显著相关。因高血压对于大脑及小脑功能均有损害作用,导致机体平衡功能下降,严重时会使机体出现共济失调,增大跌倒发生风险[15]。当出现脑卒中时,患者发病后不同程度功能障碍的跌倒发生率高达60%~80%[16],且该类患者由于跌倒引发后遗症如骨折等概率远高于正常老年人,因而对于患有脑卒中的老年人应该给予关注[17]。糖尿病患者由于机体代谢失调,可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疾病,并可导致泌尿系统感染、肾脏疾患、视网膜病变等。该类患者因上述合并症易出现步态不稳,跌倒发生风险显著高于正常人。研究发现,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跌倒发生率可高达70.27%[18]。另有研究表明,呼吸系统疾患如哮喘也是跌倒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治疗哮喘所服用的类固醇药物和糖皮质类激素对性激素的生成有一定干扰作用,从而导致肌无力,跌倒发生风险会增大[15,19]。但是,本研究多因素分析结果中未显示慢性病是跌倒后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因而慢性病对跌倒后伤害发生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睡眠质量很差者跌倒后伤害发生风险是睡眠质量很好人群的1.654倍,而睡眠质量与跌倒发生未呈现相关性。但有研究表明,睡眠质量与高龄老年人的跌倒风险存在负相关关系[20]。考虑可能因发生睡眠障碍后,老年人极易出现注意力减退、不集中,反应能力下降、反应时间延长等。因夜间睡眠很差,老年人易出现乏力及身体疼痛等症状,活动能力及应急能力减退,从而增加跌倒后伤害发生风险[21-22]。

现阶段老年人群跌倒后伤害相关研究普遍存在一定局限性,主要是受制于研究目的与成本,样本量偏少、代表性较差或很少综合考虑到生理、心理、疾病及环境的共同影响。本研究样本量较大且代表性较强,纳入锻炼、睡眠质量、慢性病患病情况等相关因素,来探究老年人群跌倒及跌倒后伤害的潜在干预重点,以期为降低老年人跌倒及跌倒后伤害发生提供有效证据。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对于老年人跌倒相关的居住环境等没有进行详细调查,相关危险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高龄、女性、患有慢性病≥3种及睡眠质量很差是跌倒和跌倒后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建议重点关注老年女性群体,特别是更年期尤其伴有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患者,应重视跌倒相关因素的认知与评估。对于高龄者、独居老人、睡眠质量很差者尤其是合并慢性病患者,应积极给予均衡饮食、合理锻炼、调节情绪、保证高质量睡眠以及合理用药等生活行为方面的关注和指导。

猜你喜欢

慢性病发生率因素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四大因素致牛肉价小幅回落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