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激情 真心帮扶
2021-07-20廖飞
廖飞
在4月30日的云南省脫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来自中信银行昆明分行的应德贵同志获得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表彰,这份荣耀无疑是对他扶贫工作的肯定,也激励着他更加坚定继续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的决心。
红河州屏边苗族自治县白河镇团结村地处大围山深处,平均海拔800米,主要居住有苗、彝、壮等3个民族,山地贫瘠,只产一些低产值作物,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2016年,应德贵接到扶贫任务的第二天就告别了妻儿和家中老人,离开熟悉的工作环境,奔赴屏边大围山,开始为期两年的扶贫攻坚工作。
为便于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尽快进入“角色”,应德贵利用周末、晚上等休息时间,不顾山里路况差、路面湿滑容易摔跤等困难,挨家挨户到农户家走访。他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帮扶群众对他的做法普遍不理解、配合度不高。壮寨汤东村组长李自林讲:“以往派那么多扶贫干部都没能脱贫治穷根,这次也是没有抱太大希望。”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军人出身的应德贵坚定又执着,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组织村党总支召开支部会,依靠农村组织力量,让党员干部参与配合走访调查工作,终于在短短1个星期时间完成近50户走访调查,掌握了第一手扶贫资料。之后,他反思到,村民的不理解、不配合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与村民间相互不了解而导致的,于是决心要真正“沉下去”,和村民打成一片。之后,一有时间他就到村民家里拉家常,在田间与村民同劳作,了解村民生产生活、家庭收入等情况,并向大家宣讲党的扶贫政策,介绍中信集团及银行的情况。渐渐地,乡亲们对他熟悉了,都亲切地叫他“应队长”。他平均一年驻村时间长达300天,两年后,当他进村时,村民家中看院的狗不叫了,老人、小孩都聚过来,“应队长,到我家坐”“应队长,到我家吃饭”“应队长,这次又有什么好的扶贫项目?”……村民的问候和招呼声不断,他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村里人。
在应德贵驻村扶贫的两年光阴里,为早日带领乡亲们脱贫,3次邀请省农业大学、高原特色农业研究所、畜牧所的专家们亲临团结村把脉施策,专家通过土壤水质检测、气候环境分析,综合研判提出产业发展意见:可开展荔枝、猕猴桃、香蕉、火龙果、柚子、核桃、砂仁、花椒等种植项目,林下放养高产值绿壳蛋鸡、红河旱鸭、生态土猪、稻田养鱼、鳝鱼养殖等养殖项目,酿酒、制茶、果蔬粗加工等农副业。
产业扶贫需要带头人,需要农业合作社,需要先行先试的样本。应德贵在村里选择了有威望、有经验、有责任心的壮族党员黄文华作为产业带头人,牵头建立养鸡和养猪合作社。在黄文华的带动下,村里80%的贫困户加入了养殖合作社。养殖基地里推行中信银行绿壳蛋鸡养殖模式:每份绿壳蛋鸡鸡苗成本11元,其中帮扶资金8元,农户自出资金3元,每个农户养殖200只鸡封顶。让农户自己承担一部分成本,既避免盲目扩张,又调动了饲养户的责任心和主动性。通过这种模式,每只鸡能带给农户净利45—50元,一年2轮下来每户增收近2万元,顺利达到脱贫底线(人均年收入3300元以上)。中信这种扶贫帮扶模式后续还成功推广运用于养猪、荔枝、猕猴桃等产业帮扶项目中,帮助贫困群众获得稳定收入,取得了脱贫良好成效。2017年底,在屏边县委、县政府规定的期限内全村49户173人顺利实现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