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小学班主任如何抓好学生的思想道德
2021-07-20吕振存
吕振存
摘要: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关乎着以后的成长,小学班主任应该着重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同时教师应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学生在学习思想道德同时也能够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具备勤奋的学习精神,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学生;思想道德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21)02-0070-01
引言:教师在教育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要关注在思想道德上的教育,而其中班主任的任务是艰巨的,在整个的学习期间,学生的整体思想,班主任应该积极引导,在健康乐观的道路上前进,将学生的思想在长期的教育中磨炼好,具备良好的道德意识,班主任应避免学生养成不良的思想道德,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改正不良的方面有助于学生的成长。
1.教师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
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学习知识的方面上,是经过教师的传授,同时学生也在学习教师的思想行为,在日常的教学中,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学生都会在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班主任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个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应该做好学生的表率,让学生以自己的做法为榜样,带领学生积极地面对良好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在社会的学习中学习的更加轻松,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让学生认清什么是良好的品德,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素质,在要求学生做到某一件事情的同时,班主任应该率先做好,带动学生积极的完成。例如,“在去学校的道路中,班主任在路边捡到了一个钱包,再打开观察时,并没有发现失主是谁,在等待一段时间时,失主并没有回来寻找钱包,班主任将钱包交由警察同志,经过警察同志的工作,失主很快就找回了自己的钱包。 ”通过班主任实际遇到的事情,将拾金不昧的良好道德品质展现给学生,在自己为榜样的同时,告诉学生要做好事,成为一名好学生,在学习和思想品德上共同成长。
2.班主任教导学生的着重点
首先,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是在不断的成长中进行的,通过长时间的积累,让学生真正的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正确的认识良好的品德素养,班主任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向正确方向的引路人,班主任应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态了解全面,通过掌握学生的全部,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接着要关爱学生,保护学生,在班主任的关爱下,学生可以更加亲近班主任,在交流互动中建立良好的信任感,同时可以在关爱的状态下,让学生感受真切美好的感情,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其中对于学生的行为要进行相对应的批评与表扬,增强学生对于正确和错误的观念意识,进行适合学生的指导方式,在有效的交流中,提高学生对思想道德正确的认识,同时学生也能体会到班主任的用心良苦,加深学生和班主任的师生情。学生的行为会更加的规范,会产生严谨的心态,对于怎样做好事情有属于自己想法。
3.完善思想道德课堂的教学
课堂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系统的认知思想道德教学的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是不断地积累过程,不能太过于要求学生立刻就体现自己的行为方式,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理解教学的重要内容,将课堂上的观念转换为自己的主要观念就是有效果的,通过对学生的思想建设,积极地带动学生的积极性。
首先是让学生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基于国家的法律法规,让学生明确认知道法律对国家的安稳,社会的和谐发展的作用。引导学生在实际的生活学习中了解法律知识,对于不好的事情,破坏法律规定的行为的认识,在法律的层面,认知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可以根据法律意识的积累,保护好自己,养成遵纪守法的意识。其次是教导学生学习社会中的先进人物,在良好的实际事迹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例如,大家比较深知的雷锋精神,经过长时间的磨砺中,雷锋的精神让人们延续到当今,对于雷鋒精神传承可以引导学生的爱国主义,增强学生乐于奉献的精神,通过对雷峰同志的无私奉献精神,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4.全员引导教学
在学校里,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在上学时间之外,家长是主要的群体。通过在学校里的学习,放学后班主任应该加强与家长的交流,根据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与家长交换建议,进行更加深刻的思想品德教育,可以让家长适当地监督学生的学习习惯,将更加深刻的知识内容向家长表述,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自我生活的能力。在当今的大部分家庭中,家长都在重视孩子知识教育,忽视了在生活中,孩子的日常表现,就比如在打扫卫生的方面来讲,学生在家的时间里,基本上不会打扫房间,造成了家长的打扫习惯,这种的现象严重地破坏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生活的观念发生了严重的依赖性,同时也体会不到家长的辛苦,难以感受父母的感受,在教导学生的尊老爱幼的美德时,可以将这种现象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之后,认清自己的做法,在今后的生活中,要主动的分担父母的辛苦。家长不能怕孩子受累,拒绝孩子的行为,长期的拒绝下,孩子的潜意识变成了不分担是正确的观念。为了学生的成长,班主任与家长的交流是十分的重要的,交换各自的内心想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思想道德教育中,表现的会更加的向上。通过互换指导的意见,可以监督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形成自己的良好品质。
5.结语
总之,学生的思想道德是在不断地认知中形成的,教师和家长可以进行对应的监督,帮助学生改变不好的行为,通过交流的方式,让学生的认知更加的深刻,树立正确的观念。班主任的以身作则,就是学生学习思想道德的先提标准,通过教师的行为,引导学生的正确心态,创造良好的生活情境学习,掌握自己需要的道德品质,发挥延续正确的思想道德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丽娟,王克福 . 小学班主任如何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J]. 小作家选刊, 2015, 000(031):227-228.
[2] 汪慧琴 .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与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J]. 新校园 :中旬刊, 2018(8):7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