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臭甲虫奇案
2021-07-20袁春晓
袁春晓
“不幸的小家伙!”昆虫专家艾斯纳吃惊地看着沙地上的黑色残骸。好半天之后,他才小心翼翼地将地上的昆虫鞘翅、腹部末端和几只步足收集起来。
“谁有这么大的本事,竟然能吃臭甲虫?”艾斯纳决定找出凶手,一解心中谜团。
臭甲虫
艾斯纳之所以如此惊奇,是因为被害的臭甲虫身份十分不一般。这种通体黑色的甲虫属于伪金针虫属的昆虫。遇到危险的时候,它们会立即摆出一副奇怪的姿势:脑袋着地,身体倾斜,屁股朝天。
一般懂行的觅食者见到它们摆出这个姿势,就会立即撤退。如果有不识时务的家伙继续招惹臭甲虫,那它就要倒大霉了——臭甲虫的腹部末端长有两个很大的腺体。遇到危险时,腺体会分泌出一种含有醌的有毒黄色液体。毒液一般是从臭甲虫的腹部末端慢慢渗出来的,有时臭甲虫也会像发射炮弹那样将毒液发射出去,射程可达50厘米。
无论是节肢动物还是哺乳动物,一旦被毒液“射中”,轻则一身臭味,重则灼烧刺痛。如果不幸被射到眼睛里,还会导致短暂的失明。
杀伤力这么强的昆虫,竟然被其他动物杀害?艾斯纳对真相极其期待。
臭甲虫的黑色外壳和白色沙子色彩对比强烈,所以它的黑色体色也算是一种警戒色。在美洲的沙漠地带,一些不能喷射毒液的甲虫还会模仿臭甲虫的黑色外衣和倒立姿势,恐吓捕食者。
吉拉毒蜥
艾斯纳第一个怀疑的对象便是吉拉毒蜥。
吉拉毒蜥是当地一霸,它们要是吃一只昆虫肯定不足为奇。
可是,对于吉拉毒蜥来说,臭甲虫的个头太小了,塞牙缝儿都不够。再说了,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多是直接吞咽,没听说哪只吉拉毒蜥还会精细地吐昆虫外壳啊!所以,这种动物的嫌疑很快被艾斯纳排除了。
沙漠蜘蛛
艾斯纳在研究臭甲虫外壳的时候,又想到了在沙漠里生活的蜘蛛。
蜘蛛进食的时候会将毒液注入猎物体内,等猎物的血肉化为液体后,蜘蛛再将它们“喝”掉。眼前的臭甲虫外骨骼尚在,缺的只是血肉部分,这样说起来,蜘蛛的嫌疑很大。
不过,生活在当地的大多是个头较大的蜘蛛,如墨西哥金背蛛。这家伙能长到7~10厘米,猎物大多是鸟类、鼠类和蜥蜴等“大块头”。臭甲虫既难缠肉又少,说实话,沙漠蜘蛛就算见到它们,也懒得去捕猎。
所以,蜘蛛的嫌疑也能排除。
仙人掌鹪鹩
听见窗外的鸟叫声,艾斯纳突然有了新思路:臭甲虫的残骸是在美国的亚利桑那州发现的,而亚利桑那州的州鸟——仙人掌鹪鹩恰好爱吃各种小昆虫。
艾斯纳几乎要将仙人掌鹪鹩确定为凶手时,他在臭甲虫的残骸上发现了几道极其细小的、鼠牙啃过的痕迹。
在当地,刚好生活着一种战斗力极其强悍的鼠类——食蝗鼠。
食蝗鼠
食蝗鼠是一种生活在美洲沙漠的啮齿类动物,长得像小仓鼠,但性情十分凶猛,在当地是令许多动物闻风丧胆的杀手级动物。
食蝗鼠的日常食物中不但有比它个头小不了多少的蝗虫,还有毒性极强的蝎子。不过,食蝗鼠对蝎毒有免疫能力,它们对臭甲虫的毒液也能免疫吗?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艾斯纳在案发现场设下了捕鼠笼。很快,一只食蝗鼠被捉住了。
艾斯纳将一只肥美健壮的臭甲虫放进鼠笼,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
被关进鼠笼的臭甲虫发现食蝗鼠后,反应十分迅捷——只见它迅速低头撅屁股,试图摆出防御姿势。
可是,它动作快,食蝗鼠的动作更快!
还没等臭甲虫摆完姿势,食蝗鼠便伸出前爪,一把将其捏住,再迅速将臭甲虫屁股朝下,竖直戳入沙地中。
臭甲虫的毒液攻击在对方冲过来时就已经启动,但终究慢了一步,它只能不甘地将毒液喷到沙地里,一滴也没打中食蝗鼠。
食蝗鼠在臭甲虫喷完第一次毒液,还没发动第二次攻击时,快速将它从沙地里拔出来,一口咬掉臭甲虫的头。嚼了几口之后,它才慢慢地从前往后,一点点将对方吃掉,最后只剩下坚硬的鞘翅、不好吃的腿,以及腹部末端的毒腺。
等到一切结束,艾斯纳小心翼翼地捡起臭甲虫的毒腺,他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句“中国名言”:“天下武學,唯快不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