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线路视野下的老城复兴路径与策略探究
——以山西省陵川县为例
2021-07-20刘煜彤
刘煜彤
李方正*
李 雄
进入存量发展时代,老城复兴已成为城市化进程的新增长点。中国老城以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承载着时空的性格与连续的生命力。但现代经济、社会、生态多方面发展衰弱,以及人工环境压力对传统遗产、城市特色不断侵蚀,使老城更新改造成为学界的持续议题。文化作为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焕活的根本动力,老城复兴应以文化为核心要义。文化线路对于遗产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已成为共识,它不仅作为一类文化遗产本体,更发展成为一种规划视角,在环境治理、产业发展、居民休闲等多目标共建共赢上起到了积极作用。研究借鉴文化线路理念,将遗产资源整合作为老城公共空间体系提升的基本骨架,探讨区域综合复兴与文化线路框架耦合的系统性规划路径与营建策略。
1 文化线路概念及研究进展
文化线路是20世纪末国际遗产保护领域提出的重要概念,2008年ICOMOS颁布《文化线路宪章》(以下简称《宪章》)明确定义其为:“陆路、水路或其他形式拥有实体界限的交通线路,以自身具有的动态性和历史功能,服务于特定的目标。其形成源于人类迁徙互动,能反映贯穿重大历史时期民族、国家、地区或大陆间的物品、思想、知识和价值观的多维度且持续的交流;促进了时空上其所影响文化的交流融合,体现在有形和无形遗产中;并且将与线路相关的历史联系和文化遗产整合成一个动态系统。[1]”
国内文化线路研究稍晚,早期集中于概念辨析[2-4]、会议解读[5-6]及具体线路分析[7-9]。后期“丝绸之路”与“京杭大运河”申遗促使其概念被广泛应用,展开了大量案例研究[10-12]。规划多从保护角度出发,主要内容涵盖:保护对象认定、价值评估、保护区和缓冲区划定、管理制度等[13]。技术方法包括基于史学、美学等的定性分析[14-16]与景观格局演变等定量分析方法[17-19]。目前研究逐渐突破单纯的遗产保护范畴,视野向可持续人居环境拓展,衍生出基于文化线路理念的乡土景观营建、社区更新、工业遗产开发与区域振兴等类别[20-24]。
2 文化线路理念指引老城复兴的关联特征
文化线路开辟了理解文化遗产的新视野,其保护理念与规划方法不仅适用于可认定的线性遗产本体,对于其他共性区域型遗产的整合利用同样具有指导意义。进一步延伸文化线路思想与当代城市人居的耦合关系,将其活化引入那些有着丰富文化资源同时面临发展困境的老城,从整体价值、连接廊道、动态视角3个关联特征论述实现以文化统筹为核心的城市多目标复兴之可行性。
2.1 整体价值——促进遗产与城市文脉的系统性保护
文化线路强调整体价值大于各独立遗产的价值总和,注重周边环境与遗产本身的关联,在一个宏观线性空间尺度认知与提升这些分散遗产点的重要性[23],从而达到保护目的最大化。老城内历史遗产基本呈点状分布,且多采用“画地为牢”式的保护手段,整体视野有助于打破遗产资源与环境背景的割裂,也能进一步保障遗产免受建设用地扩张侵占,加强区域遗产集群的完整性、原真性与多样性,完善城市历史文脉梳理与系统延续。
2.2 连接廊道——促进节点与辐射区域的网络化振兴
一条明确的线性交通实体与文化线路周边物质及非物质衍生要素进行渗透链接,廊道结构在联系老城遗产节点的基础上,能辐射带动沿线衰落社区营建与基础设施更新,形成具有特色主题的公共空间基本骨架。同时文化线路可以促进城市绿地网络与景观格局优化。城市山水被有效组织纳入这一线性系统,以绿道、公园等形式开展生态环境治理,促进人文名胜古迹与山川河流等自然环境的衬托关联,强化城市核心景观的控制性,进而恢复老城传统地域风景特征。
2.3 动态视角——促进文化与当代生活的更新式融入
文化的动态性,一方面是历史上不同群体借助线路进行文化交流融合;另一方面是通过延展时空维度,实现过去与未来的对话,进行活态传承。因此,以文化线路思想指引老城复兴需顺应时代发展并延展新内涵,更加关注遗产对现代不同群体间的交流促进作用,结合空间营建手段满足人民服务需求,将文化线路有机融入城市更新进程,促进历史遗产与当代社会和谐共生。
3 文化线路视野下的老城复兴框架
老城文化资源丰富,遗产、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复杂,保护利用工作极为综合。在参考文化线路编制程序与战略框架的基础上,希望加强线路空间与周边环境的契合度,结合适宜性评价方法综合量化遗产资源与其他要素的协调关系,以提高线路服务功能的全面性,最终确立“要素识别调查-适宜评价分析-空间规划布局-分类营建策略”的基本思路(图1)。
图1 文化线路视野下的老城复兴框架
要素的识别与调查统计是规划的第一步,也是后期线路构建的依据。分类方法以《宪章》为基础,针对老城特色进行适应性调整,通过实地调查、文献研究等方法筛查厘清其组成要素(表1),分类后结合地理信息平台进行要素录入与描述。
表1 要素分类表
第二步是选线适宜性评价分析。为了选择线路的潜在空间载体与连接对象,对要素的遗产等级、游憩价值、生态状况及位置、面积等基础信息进行统计梳理;选取能被评估、易被获取且具代表性的指标衡量要素的达成程度,下附一个或多个因子将其量化,搭建评价体系;并进行评分与等级划定。
第三步是空间规划布局,以选线适宜性评价结果为依据,充分衔接上位规划及用地现状,通过类比分析、合理验证、公众参与等决策手段,不断修正调整空间布局,实现以遗产保护为基础、兼顾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总体结构。
最后以问题为导向或基于文化线路遗产价值整体性、廊道结构连接性、文化融入动态性这三大特征目标,对沿线不同层次的文化遗产、生态要素、居住区公共空间、违建区、废弃地与预留地分类提出可行的营建策略。
4 陵川老城复兴实践路径与策略
以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为例,范围涉及陵川县中心城区,总面积为1 884.5hm2。陵川老城地处晋豫之交、太行山与华北平原断裂带,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与几千年历史文化积淀的人文景观。但同时作为中国东西部不平衡的典型对象,陵川发展滞后,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笔者通过现场调研和走访,结合地理信息数据分析,梳理出陵川县内分布的文化遗产和一定数量的城市待复兴点,在文化价值、生态敏感性、游憩潜力、开发适宜性四方面评价后展开了空间规划布局及营建策略研究,希望为新时代中国老城发展建设提供一定科学指引和决策参考。
4.1 要素识别调查
根据表1,将要素归纳细分为2个大类4个中类:1)历史交通线路要素;2)现代城市线路要素;3)有形遗产衍生要素;4)无形遗产衍生要素。交通线路要素是线路空间载体的实体要素,包括历史上遗留下来具有特定用途的水路或陆路交通线路,如古驿道、古街道、古河道等。也包括老城中其他能作为线路空间载体的现代城市环境,如城市道路,湿地、湖泊等水域,综合公园、社区公园、游园等绿色空间,居民点及荒野地等。基本衍生要素分为有形遗产衍生要素与无形遗产衍生要素2类。有形遗产要素主要包括古建筑、古村落、历史遗址等人文历史资源,以及与城市山水格局相关的自然文化景观。无形要素主要包括体现老城文脉的民俗、宗教、礼仪、节日、艺术、科技、饮食及耕作方式等非物质文化要素。
研究调研确定了陵川县包括寺庙、祠堂、宝塔及联系着太行八陉的南部古驿道等30多处物质文化,以及十几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类与位置情况,梳理了卧龙岗、菊巘山、南岭山脊、羊河、红河等山水环境要素形成的外围生态组团与老城建成范围内居民区,以及城市破败点的现状和分布关系,为后续进行空间规划提供了翔实的基础资料。
4.2 适宜评价分析
指标与因子的选取需充分考虑老城现状问题与发展需求。目前陵川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物质文化遗产破坏严重,非物质文化技艺被遗忘;同时面临生态环境污染、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缺失、人民归属感低、人口流失等问题。因此,针对文化价值、生态敏感性、游憩潜力、开发适宜性4个目标建立指标体系(表2)。进行单因子评价后,由专家和市民依据指标重要程度打分,构建判断矩阵以确定权重值。再通过GIS平台对单个指标按照加权公式进行叠加分析,分别得到4个目标层的评价结果。之后,将各目标层评价结果按各自权重叠加,得到最终的综合选线适宜性评价。
表2 选线适宜性评价指标与因子
4.2.1 文化价值评价
以保护等级、建造年代和知名度3个指标进行文化价值分析,用于确定规划范围内需要重点保护和复兴的文化资源点。保护等级包括国家遗产分类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4个等级,建造年代一般与文化价值正相关,知名度根据遗产的影响范围进行评分。从结果来看(图2),陵川县的遗产集中于中心城区核心区范围,崇安寺、春秋阁、魁星楼等高价值古建筑分布密度大,此外依托南召文庙、西溪二仙庙、南神头二仙庙在城市边缘范围也形成较高的文化价值组团。
图2 文化价值评价图
4.2.2 生态敏感性评价
生态敏感性表示生态系统对于人类活动干扰和自然环境变化的敏感程度[25],可以反映进行生态保护的必要程度。选取地形(高程、坡度、坡向)、水文(地表水源保护、雨水流向、流量)、植被(植被覆盖度、乡土树种率)、生物多样性和城市建成区等因子进行加权叠加,划分出高、中、低与非生态敏感区4个等级(图3)。研究范围的外围生态组团及南部古驿道沿线呈现较高生态敏感性,应注重加强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
图3 生态敏感性评价图
4.2.3 游憩潜力评价
是否具有较高的游憩吸引力及能否被人们有效利用是线路游憩潜力的重要评价因素。游憩需求(居住区连接度、人口密度)主要围绕居住用地需求端、可达性评价游憩成本、视觉偏好(景观丰富度、绿视率)从景观层面体现游憩吸引力的差异。分析发现,建成区中部社区密度高,借由道路联系着较多公园及水系,整体呈现了较强的游憩潜力,可以引导高潜力区连线形成景观视廊与游憩通廊(图4)。
图4 游憩潜力评价图
4.2.4 开发适宜性评价
开发适宜性主要反映城市环境空间能够用于建设或改造的可行性,综合土地用地类型、基本农田保护和基础设施情况等因子确定适建范围,排除禁建区域(图5)。
图5 开发适宜性评价图
4.3 空间规划布局
空间规划以选线适宜性评价为依据,选择高适宜区、较适宜区和部分中适宜区作为基本范围;原则上线路应尽可能串联老城内的文化资源,并可依据遗产类型和历史相关性,划定主题分类或分段;并且应当向社区与城市绿地渗透,辅助优化城市绿地系统;此外,线路应当尽量避免高速公路、铁路等障碍对线路的阻断[26]。整体结构基本确定后,对于城市组团内部更小尺度的局部线路,可以融入公众参与,进行多方案比选,最终形成最优布局(图6)。
图6 文化线路视野下的陵川老城复兴规划总平面图(王瑞琦绘)
规划线路结合修复历史文化古驿道,串联了陵川县大部分文化遗产点,形成17.6km的文化遗产展示线路和11.2km的古道更新体验线路,标志着陵川县文化遗产从零散到系统性保护利用的转变。由北到南依次串联了包括南召文庙、崇安寺、春秋阁、魁星楼、南神头二仙庙、南庙宫、西溪二仙庙等在内的23处有形文化遗产,以及传统音乐、曲艺、剪纸工艺等8项非物质文化技艺;在生态层面上联系了北玄山、锦平郊野公园、卧龙岗、羊河、红河、菊巗山森林公园、南坪生态公园、城南农业体验园等自然景观,形成维护城市山水格局的绿色构架;线路主要利用纵贯北路、梅园东街、开云街、棋山路等城市道路连接了14个社区和大部分城市开放空间,利用拆违腾退新建了5个城市文化公园,总面积达74.8hm2,使线路成为具有良好交通可达性与高服务覆盖性的城市游憩廊道。
4.4 分类营建策略
4.4.1 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策略——突出整体价值
针对线路串联的物质历史遗迹,采用就地保护修缮与规划文化缓冲区结合的营建方式,强化遗产与环境背景的互助联系,最大化发挥整体价值。结合陵川用地现状,以置换和腾退土地的方式,建设1hm2左右的公共绿地,形成“一公顷城市文化公园”体系(图7)。在历史建筑内定期开展文化课堂、节事庆典等社会活动,建立地域知识构架,增强家乡文化自信。结合植入运动康体、娱乐表演、购物休闲等其他活动类型,进一步完善城市服务功能。
图7 “一公顷城市文化公园”——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策略(陆叶绘)
4.4.2 沿线社区绿色微更新策略——优化连接廊道
廊道渗透进社区,将周边公园等开放空间引入居民日常生活,形成一个畅通、活力的公共游憩网络。针对陵川老旧小区开放空间不足、绿地率低的问题,在文化线路穿越的社区内部,重点实施“一棵树社区绿地计划”(图8),引导拆违建绿、见缝插绿、保护古树等绿色微更新的落实。利用现状大树绿荫空间,增设座椅、健身器材等服务设施;通过垂直绿化、微型花园,梳理穿堂小路两侧、街角等零散的社区街道空间;鼓励社区居民开展植树计划,建立社区农园体验园,促进社区营建,激发老城居民的情感共鸣以及乡愁回归。
图8 “一棵树社区绿地计划”——沿线社区绿色微更新策略(陆叶绘)
4.4.3 古驿道旅游与修复策略——融入动态视角
围绕文化线路串联的大型自然斑块,重点对陵川古驿道展开旅游产业开发与生态空间修复(图9)。为提高线路的主题性与可识别性,将整体28.8km范围划分为生态修复段、郊野徒步段、文化感知段三大段落,增加驿站、医疗站点、垃圾桶、座椅、标识体系等基础设施,恢复古道风貌与历史特征,融合现代游憩与文化需求,实现古道新生的动态传承。针对生态修复段内大面积区域山体裸露、水土流失、生态退化等问题,以低干预的生物修复手段介入,通过回填种植土,配置陵川乡土顶级异龄林群落,形成较稳定的乔、灌、草复合结构;郊野徒步段依托南部山地山脊线,加强打造城市彩叶天际线并植入郊野体验活动空间,形成可以俯瞰老城风貌的休闲游憩廊道;文化体验段通过整合高文化价值的古庙、石刻及古墙遗址,完善科普体系,形成人文历史感知的主线。
5 结语
在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道路上,文化之美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一个重要维度,其传承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核心要务。本文探索性地将世界遗产新类型“文化线路”理念活化引入城市领域,从整体价值、连接廊道、动态视角3个基本特征阐述文化线路与老城复兴的关联思想,并以期改善老城文化失落、发展缓慢的现实问题。区别于一般针对区域尺度文化线路本体的规划方法,在遗产保护的基础上,更加强调文化复兴与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相融合,较为全面地将生态要素、文化表征、游憩需求等因素纳入空间布局过程,用于指导当下正在开展的一系列老城改造实践,同时也希望为文化线路视角在城市层面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刘煜彤绘制。
致谢: 本文依托陵川绿地系统规划项目,感谢项目组成员:李雄、李方正、戈晓宇、王瑞琦、仇渊勋、商楠、刘煜彤、薛涵之、李溪、陆叶、宋云珊,感谢甲方陵川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提供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