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水的处理及污染防治
2021-07-20王晓晶张谦栋
李 艳 王晓晶 张谦栋 张 聪
山东省烟台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山东 烟台 264000
一、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水处理方法分析
(1)企业有机废水及实验室废水处理及方法。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水对周围生态环境以及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威胁,氯仿、四氯化碳等废水废液可以应用蒸馏或者干燥等处理方式对其进行回收利用[1]。对于回收成本较高或者回收利用价值不大的有机废水,需要综合处理,使有机废水对周围生态环境的污染程度得到有效控制。我国处理实验室有机废水时,主要是以物化法、萃取法、氧化-吸附法、浓缩法、超声波降解法,以Fenton试剂催化为主,工作原理是Fenton试剂利用自身的催化氧化和酸性凝聚,再用煤粉混凝、吸附,经此法处理的废水,色度和COD可分别去除100%、90%,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吸附后的煤粉用于燃烧,无二次污染,比使用活性炭做吸附剂更经济,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此外,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更多有机废水处理方法被研发,逐渐投入到实践中,这些化学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环境监测实验室有机废水、废液的有效处理,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废水、废液处理效率,其技术开发空间以及应用空间较为广阔[2]。
(2)剧毒废水处理方法。实验室废水中往往有氰、砷类的剧毒废水,进行处理时要妥善选择处理方法,最常见处理方法是絮凝共沉法,主要在适当的实验条件下,将Fe3+、Al3以及Mg2+等融入到废水之中,在废水中生成有效吸附砷元素的胶体,即氢氧化物胶体。与此同时,所生成的氢氧化物胶体能够与砷发生化学反应,可以有效将废水废液中的砷类物质隔离去除。此外,氰类废水也是实验室废水中常见的剧毒废液,对周围生态环境以及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对氰类废水进行处理时,主要应用碱性氯化法,在碱性或者偏碱性的实验环境下,在废液中融入一定量的强氧化剂,例如高锰酸钾,有效促使氰化物转变成为氮气以及二氧化碳等无毒无害的物质,此种方法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在我国正处在进一步推广的过程中。
(3)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了我国现阶段生态环境污染的重要种类之一,重金属离子对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并且危害性大,毒性强,重金属很难被代谢,在对重金属废水废液进行处理时,要具有针对性,只有经过科学处理之后的重金属废水才能够排放到自然生态环境中。现阶段,对重金属废水处理会选择应用电解法,通过直流电的方式来实现氧化还原,废水废液中所含有的重金属离子成分可以在阴极上被直接还原,使重金属离子转化为普通的金属离子被剔除。除此之外,还会应用化学沉淀法,将化学沉淀法与电解法进行比较发现,沉淀法有明显的优势,操作环节简单,整体处理效率高。但也存在劣势,主要体现在化学沉淀法只对重金属离子含量较低的废水进行处理,而电解法可以对重金属离子含量较高的废水进行处理,这也就使得电解法应用空间要大于化学沉淀法。
二、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水污染防治对策
(1)严格把控实验室废水排放污染。想要实现对实验室废水污染的有效防治以及治理,对实验室废水排放进行严格把控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减少废水排放量的方式可以使实验室废水对周围生态环境的污染程度得到有效控制。在进行实验室实验操作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尽量选择一些对生态环境污染较小的实验方法以及操作工艺,在对相关实验仪器以及设备进行清洗的时候,应该注意尽量选择应用无磷洗涤剂,主要是由于无磷洗涤剂可以被有效降解,不会出现化学物质残留的情况。此外,在进行实验室实验操作的时候,对剧毒、有毒试剂的购买及使用,做到严格把控、跟踪服务,专人负责,分级管理。对废水、废液进行分类收集、按量收集、相似归类收集和单独收集,做好登记,定期处理,不致造成实验室污染及对周围环境的二次污染。
(2)开展实验室废水污染源头控制。实验室在展开日常工作时,要重视自身建设以及质量管理,还要完善实验室环境管理体系,以此作为基础来实现对实验室废水、废液污染的有效治理,可以有效起到防止水污染进一步扩散的作用,从而减低了实验室废水、废液污染程度。绿色化学实验的理念已经在我国逐渐落实,成为了我国降低实验室废水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并且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发挥出了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实验室在保证最终实验效果的前提之下,尽量选择无毒无害的实验试剂,尤其要注意不能应用过期或者失效的化学试剂,这不仅会影响到最终实验效果,同时还容易产生成分复杂的有害废水废液,从而进一步加重了实验室废水污染。区域内部的中心实验室还应该注意积极发挥出带头作用,对现有的实验资源进行有效共享,使得实验资源的管理更加集约化、系统化,这样也更加有利于对实验室废水污染程度进行控制,从而降低了实验室废水对周围生态环境的污染程度。
(3)强化实验室废水处置。在展开日常实验工作时,根据实验性质的不同,其所产生的废水性质往往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污染物的组成也不尽相同,在进行实验室废液分类的时候,应该注意设定分类收集点,根据废液自身的化学特性来对其存放点进行选择,同时还要注意对密闭容器进行合理选择,一定要注意不能混用容器,容器标签必须详细标明并介绍废液种类,并且要注意对其进行定期处理,可以尝试应用酸碱中和的方式来对其进行处理,保证其符合现有国家排放标准规定之后再对其进行排放处理[8]。而对于有机溶剂废液来说,应该注意对器进行集中处理,根据溶液自身特性来进行统一回收,将其一同运送到特殊品处理厂,保证其达标之后才能进行排放,经过处理之后会得到一定量的残渣,应该注意选择远离城市的固废处理中心进行统一焚烧处理,从而避免焚烧过程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