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理念与模式探讨
2021-07-20王晓杰
王晓杰
山西蓝德凯尔土地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山西 太原 030024
1 引言
如今,土地退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致使各个国家逐渐地重视起土地退化,并开始研究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及其防治对策。我国土地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但是由于当时的经济发展不足,缺少一定的技术性人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研究的进度。直到21世纪初,我国在土地退化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然而,目前我国土地退化问题仍然存在,尤其是东北地区。因此,探究我国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2 新时期国土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
2.1 国土综合整治中对材料和技术的应用不到位 当前,农村土地整治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为了尽可能地应用多目标综合技术,需要引进新型的材料和先进的技术。在传统的土地整治过程中,主要的工作就是增加农村耕地面积。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中,土地整治工作已经转化为周边地区土地耕地的恢复、发展与保护,因此,这就需要大量新型材料和先进的技术支撑,进而使土地整治工作变得更加顺利。但是,在实际的土地整治工作中,这些先进技术和新型材料仍然供不应求,致使我国部分地区因为购买不到这些材料和技术而使其依然沿用之前的材料与技术,造成国土综合整治效果不佳。
2.2 生态修复技术手段相对滞后 现有的生态修复科技在创新能力、政策立法措施、科研成果转化、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还不能满足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战略总体需要,这与国家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生态修复技术的水平有待加强,特别是工程技术水平与生态安全的战略需要不相适应,出现了水源污染、土壤退化,耕地地力下降、撂荒弃耕等生态环境的问题,各类建设用地空间布局不合理,土地综合开发能力不足,工程技术现代化程度不高。涉及生态修复领域的技术材料、先进检测监测装备等都亟待创新和研发,大量使用硬化材料,隔离了生物之间的联系,导致生态系统结构不合理,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能力降低。
3 国土综合整治的重点方向
3.1 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 首先,各省在进行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的过程之中,要尽可能打通每一项政策之间的连接渠道,并且还要制定一些指标奖励等制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调动政府和人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其次,为进一步实现土地综合治理和生态恢复工作资金和资源的平衡,必须将土地资源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作为获取资源的关键途径,推动其他资金的涌入;最后,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要将政府作为责任主体,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保障实际工程的实施。
3.2 调整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调整是基于国土综合整治治理过程中空间存在冲突产生的调节方法,主要是发挥结构的作用。优化国土空间分2部分进行:1)国土综合治理需要先解决国土空间的布局问题;2)根据国土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在整治过程中,需要针对国土空间做出明确规划,针对空间内的结构进行整治,调配好空间内要素之间的比重,并进行合理布局及优化调整。针对实际建设采取合理措施,通过退耕还林、用地开发等措施,实现对国土的优化治理,满足人们对环境的实际需求。
3.3 加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资本投入 一是不断健全PPP等经济发展模式,鼓励社会资本以特许经营、参股控股等多形式参与,通过释放政策红利、设立专项资金、股权出让、委托运营、重组改制、建立修复基金和绿色债券等多种方式,吸引企业、社会资本、个人等多个市场体参与进来,坚持在市场化的环境下运行。二是在社会资本在参与生态修复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生态补偿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适时灵活调整各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充分提高社会资本的使用效率,创新适用于生态补偿的投融资产品。三是不断完善生态系统产权交易市场,充分利用法律咨询、价值评估、金融保险等产权市场媒介的功能,将生态修复项目与市场经营、政府补贴等制度政策进行深度融合,打造生态修复系统的产业链。
3.4 重点区域的识别与划定 重点区域的识别与划定应充分了解各要素资源禀赋特征,认识自然系统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等,以资源的合理利用、永续发展及生态系统功能的保护修复为重点,构建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分区指标体系,依据评价结果,划定整治与修复区域、生态修复的重要节点、重要空间、敏感空间、受损空间的范围与分布,分层次、分区域、分阶段开展整治与修复工作。指标体系的建立应以“山、水、林、田、湖、草、湿”各要素正向指标与负向指标共同构建,以“田”为例,一方面考虑影响农田数量和质量的侵占、污染、灾毁等负向因素,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可作为开发、整理、复垦、垦造水田、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方式增加耕地数量、提升耕地质量的正向因素,两者综合方能更加全面确定农田需纳入整治工程的具体板块。
4 结束语
在区域、问题、技术、工程各个环节,把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连续性和可持续性考虑到位,科学制定生态系统的修复方案,不仅要实现结构的修复,还要突出功能的修复。要不断建立和优化国土空间系统修复的产业链,在研究生态系统原理、培训交流合作、修复技术方法创新、先进技术装备研发、资金投入与群众诉求等方面,扎实有效地把各项任务落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