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分析
2021-07-20赵琪
赵 琪
烟台广播电视台 山东 烟台 264000
前言
近些年来,新兴媒介资源成为了媒体传播的主方向,为推进我国传媒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全面促进作用。新媒体作为信息化社会与新闻媒体融合作用下衍生的媒介产物,若想有效地推广与发展,需要从事于新闻编辑行业的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予以实现。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下,不仅要求从事新闻编辑的工作人员具备敏锐的洞察能力与获取网络新闻的能力,还要求其与受众群体进行互动交流,转变自身在媒介中所扮演的角色。针对于此,为了更好地推进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进程,新闻编辑人员应该结合现阶段的媒介素养要求,提升自身的专业技巧,满足新媒体传播的相关要求。
1 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变化与体现
与传统媒介传播模式有所不同,新媒体时代主要以文字、图片或者视频等媒介方式为主进行传播,并广泛地作用于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设备中,利于广大受众群体体验更好的信息服务以及更好的感官体验。可以说,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无疑是为我国的电视新闻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会[1]。主要体现于以下两个方面:
1.1 转变传统工作模式与内容 传统的新闻传播主要是依靠电视、报纸以及广播等媒介资源进行传播,基本上与受众群体之间没有互动交流。基于新媒体视域的发展基础上,新闻编辑的工作模式与内容发生了极大改变,与受众群体之间的互动交流变得频繁,取得了较大突破。主要体现于:受众群体利用微博或者微信公众平台可以与主流媒体进行文字或者图片上的交流,传播的范围较广。另外,新闻编辑人员的工作平台由原本的纸质新闻平台过渡到了互联网平台体系当中。
1.2 构建与发展多元化新闻媒体 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编辑需要与时俱进。现阶段我国社会正在面向“以人为本”的体系中发展,可以说新闻编辑在为社会广大群体进行服务的时候,本着“以人为本”的服务思想,以个人对信息的渴求度作为出发点,积极地构建与发展多元化新闻媒体,注重舆论环境的和谐性和有序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构建与发展多元化新闻媒体可以侧面地融入人本主义的相关理念,利于新闻行业的可持续发展[2]。
2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分析
2.1 掌握新闻标语、导语与结构的编辑技巧 在新媒体时代融合发展的趋势下,以微博、微信等主流交流平台异军突起,成为了现阶段受众群体广泛使用的获取新闻资源的设备。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些新兴的媒体设备为人们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资源,使得人们从信息饥渴的阶段跨入到信息过盛的时代中。面对网络上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资源,新闻编辑人员应该具备敏锐的目光和洞察能力,判断新闻的真假性,避免引导受众群体走向错误的价值观念中。在新闻标语、导语与结构方面应该结合新闻事件本身进行确定,不得为博人眼球,而改变新闻本身的意义。
举个例子来说,新闻标语必须要醒目,字数方面要严加控制,不得过多。一般来说,新闻标语编辑最好控制在十五字之内。导语编辑最好利用一两句话说明新闻事件的原委,避免冗长叙述。另外,新闻结构必须简单明了,确保读者可以在短时间内阅读完。值得注意的是,另外,新闻编辑人员必须坚持自己的主张、站稳自身的立场,在纷杂的舆论声音中坚持自我,避免在新闻播报时出现舆论性的倾向错误。
2.2 掌握新闻编辑组织的相关指导技巧 新闻事件多具有实时性的特点,一旦在短时间内利用多种渠道进行新闻传播,势必会引起社会受众广泛关注与交流。新闻事件的核心本质在于将新闻事件的内在精神传播给社会受众群体,而并不是引起舆论爆炸。可以说,如何有效地权衡这点,是对新闻编辑人员职业素质的考验。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新闻编辑人员具备的新闻技巧是通过多年的实践获得的,需要结合具体的社会新闻场景,不断地进行实践与学习[3]。
新媒体时代要求新闻编辑人员必须提升自身对于新闻的敏感度,将报道的重点放在新闻价值方面,注重新闻本身的内涵,而不是为了博得受众眼球,忽略自身的媒介素养。另外,新闻编辑人员可以通过强化媒介互动性,即与受众群体针对具体的新闻事件进行交流互动,进而实现自我价值与新闻本质价值。
结论
总而言之,新媒体时代的来临给我国从事于新闻编辑的工作人员带来了重大的挑战与机遇。可以说,全面提升新闻编辑的工作技巧俨然成为了现阶段新闻行业的发展要求。为了有效地提升新闻编辑人员的工作技巧,广播媒体行业应该主张“知行合一”的工作理念,积极地提升新闻编辑人员的洞察能力,结合具体的新闻事件,潜入地发掘其中蕴含的新闻价值,并适当地提升媒介互动性,确保受众可以获得有价值性的新闻信息内容,进而达到完善自身职业素养与推进行业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