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探析

2021-07-20张忠良王新中李好慧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班级小学生

张忠良 王新中 李好慧

青州市邵庄镇邵庄小学 山东 青州 262506

引言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方向,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让学生正确的认识事物的对错,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使学生拥有积极乐观的心理,让学生能够正确的调整自己的心态,给学生营造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养成学生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

1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1 引导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小学生的心智还处于成长的阶段,外界的环境容易对小学生造成影响,干扰小学生的心理走向,所以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让小学生在面对外界干扰时坚定自己的心智,还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小学生克服心理问题,减少小学生不良心理的产生,使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康发展,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

1.2 预防学生做出过激行为 有些家长对小学生的成绩要求比较严格,导致小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滋生情绪,容易让学生产生不良的心理,使小学生的性格产生偏差,从而做出过激行为,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调控自己的情绪,帮助小学生缓和压力,解决心理问题,预防学生做出过激行为。

1.3 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教师在进行健康教育时,除了引导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之外,还要帮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使他们自己认识到哪些是不好的行为,能够自己约束自己,通过自我管理的方法改正不良行为,增强小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2 班级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在班级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管理中运用,能够方便教师采用多样的方法对学生的错误心理和行为做出纠正,引导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几个原则。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康成长所开设的课程,教师不能因为自己对学生个人的喜恶而决定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权利。心理健康教育有预防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在班级管理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减少学生不良心理问题的产生,让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成长。个别化对待原则,小学生都拥有各自的特点,有着属于自己的性格,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关注到小学生的不同特点,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个别化的对待学生,有效的培养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对于学生自己的想法,教师不能一味的否定,不能强迫学生接受教师的心理观点,要理解学生的想法,从小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为什么会产生这个心理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站在小学生的角度去对小他们进行引导,从根源解决问题,使小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3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策略

3.1 开设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部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来看,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但大部分只对小学生讲述概念性的知识,没有从小学生自身的情况出发,也没有对小学生的心理做出了解,缺少针对性,对小学生所起到的作用并不大,为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的有效,教师要多关注小学生,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比如有些家长对学生的期望较高、学生的个性比较好强,缺少对失败的正确认识等让学生在考试前产生焦虑症的问题,教师对学生产生焦虑症的原因进行了解,制定针对性的教育,如果是因为学生自身比较好强承受不了失败而产生的问题,那么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抗挫折能力,对学生的性格进行锻炼,让学生正确认识失败。这样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更能有效的矫正学生的心理问题,让学生学会调节自己。

3.2 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 对小学生的教育不仅只在学校当中,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对小学生来说也非常重要,教师要经常性的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家长是怎样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发现有教育方法不太妥当的家长,教师要帮助和引导家长改变教育方式,让家长能够正确合理的对小学生进行教育,让小学生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成长,形成正确健康的心理。小学是学生刚接触学校的阶段,小学的班级管理对小学生有很大影响,好的班级管理有助于小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反之不好的班级管理也能对小学生的性格态度等产生影响,使小学生的心理向不好的方面发生变化,班级管理的好坏决定了学生未来对于社会的态度,所以,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性格,形成正确的三观,这样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教育,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了保障。

3.3 在各科课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小学教师可以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都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每个学科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关注到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和空间,让小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心理素质,能够有效的改正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保障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比如在语文课程中,学习《为人民服务》这一课时,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说一说自己对于批评的感受,自己受到批评时会怎么样?你会批评别人吗?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师生交流,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引导学生,再通过学习课文中是如何面对批评的,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批评,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形成正确的观念,养成小学生健康的心理。

3.4 开设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班级活动 在班级管理中,想要使心理健康教育和班级管理有效的结合,教师可以策划班级课外活动,激起小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学生参与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使小学生能够形成开朗乐观的性格,和同学和谐相处。还可以开展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班会,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引导,减少小学生不良心理问题的发生。

3.5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结合 班级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是紧密相连的,两者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发挥效果,在养成学生健康心理的同时也能够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小学教师也可以在对小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时举一些英雄的事例,用英雄的事迹激励学生,让学生产生替代强化,形成正确的心理观念的同时也能形成正确的道德品质。

结束语

简而言之,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有着重要作用,能够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意识,有自我管理和自我调控的能力,预防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发生,使小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班级小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班级“四小怪”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不称心的新班级
我是小学生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