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及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2021-07-20李成勇
李成勇
青海省海西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青海 西宁 810000
1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问题分析
1.1 压实度技术问题 在进行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过程中,尽管各路面层的压实度是符合规范要求的,但是依然会有一些测力点的压实度无法达到要求,比如说在中央分隔带以及靠近路肩等位置,如果不细心进行施工,可能会导致该区域的压实度无法达到设计要求。
1.2 摊铺施工技术问题 如果摊铺施工不合理,首先会出现裂缝问题,这个问题不单单会造成出行者出现不适的感觉,也会影响公路的路面美观度,还会造成公路工程的安全性受到影响,导致后期高速公路投入使用时受力不均匀而产生裂缝,其次沥青路面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会产生车辙,如果在南方地区进行高速公路摊铺施工。由于温度相对比较高,而在摊铺操作时,混合料的配比如果不加调整,依然使用在北方地区的配比,可能会导致沥青混合料无法抵抗高温,最终导致使用过程中产生严重损坏,出现车辙,另外还有水损害等问题也需要受到重视。
1.3 接缝施工技术问题 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接缝不当是最常见的技术问题,接缝施工过程中,需要重视加强细节的管控。填缝料施工是非常重要的,主要目的在于避免水和杂质落入接缝当中,然而实际操作时,防水作用无法体现,只能阻挡一些杂物的落入,很难对接缝的渗水问题进行控制和处理。
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控制要点
2.1 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 为了强化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须不断提高沥青混合料制作水平、质量,主要包括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原材料质量控制、沥青混合料拌合控制,应特别注意混合料原料的质量控制,严禁不合格的矿料运进拌和场。检验细集料时应重点控制粒径,确保此种集料的粒径符合相关规格要求;粗集料的质量主要从黏附性、形状、松软质等方面加以控制。此外,与供货商签订合同时,应将粗集料的变异性编入合约条目,以确保供货原料的稳定性。
2.2 沥青混凝土的拌和 在进行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时,需要在拌和厂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在拌和之前需要注意进行试拌,以保证加热的温度、拌和的时间和沥青的用量符合要求,让沥青混凝土的质量提升。在进行沥青混凝土拌和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防止粗细料出现结团或者分离等情况,需要保证混合料的均匀性,委派专门人员试验沥青的用量和矿物的组成。如果无法达到要求,需要及时进行调整,以便保证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效果。
2.3 混合料的运输 沥青混合料的运输作业同样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在具体作业前,需对所有运输驾驶员进行培训,强化运输车的保养,尽可能避免运料过程中发生故障而导致混合料质量受到影响。从拌和机向运料车上送料时,应每卸一斗混合料运输车就要移动一下位置,这样可以有效减少集料发生离析。混合料卸料前,需对现场温度进行检测,如外界气温低于15℃时,需启用摊铺机内的加热保温装置,以确保摊铺温度。运送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车在装车完成后需覆盖篷布,并保证篷布缚牢,以确保在运输途中不会被吹落。沥青混合料运至现场后,还需对拌和质量进行检查,以确保所有混合料均符合施工要求。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混合料应当禁止铺筑和使用。运输车辆在进入施工现场前,需确保轮胎干净无污染。此外,运料车每次卸料时,必须倾倒干净,以防发生硬结。
2.4 强化摊铺施工的控制力度 除了原材料质量的控制以外,还要时刻关注摊铺施工的质量把控工作,按照指定的要求提升整体的效果。首先,关注摊铺机的基准线位置,合理控制各项参数,合理控制整体的误差。特别是在摊铺的环节中,一定要保证混合料供应充足,严禁因缺料导致摊铺机中途刹车,还要防止料车往摊铺机上倒料时磕碰到摊铺机,确保最终的质量效果;其次,强化摊铺机的运行管理,按照要求控制运行速度,使其能够在匀速的状态下实现有效的铺设。同时,为了提升摊铺操作的持续性效果,应当强化各项作业流程,保证路面的平整性。同时在进行摊铺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路面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做好摊铺路线的规划,并且按照施工规范要求,对摊铺材料的厚度进行控制。
2.5 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沥青混合料碾压的过程分成三个部分,首先是初压,其次是复压,最后是终压。每个工序都要委派专门人员进行处理。
在初压的时候,通常混合料的温度相对较高,主要使用振动压路机或者双光轮压路机来进行2~3遍碾压,通常初压过程中,压路机不能使用普通的轮胎,压路机初压温度通常在125~145℃之间,在低温施工条件下,需要注意适当调高温度。
在复压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混合料的密实度和成型度。在初压结束之后需要马上进行复压施工。通常而言,负压施工时温度需要控制在120~130℃之间,通过轮胎压路机和双轮振动压路机共同工作重复碾压,需要碾压6次以上,具体的碾压遍数需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通过试验之后进行确认。
终压施工的主要目的在于处理轮机不平整的问题,确保平整度。复压过程中,由于施工因素的影响,会导致一些不平整的问题出现,通常在完成复压工作之后需要使用静力双轮压路机进行终压,碾压遍数在两遍到三遍即可,这时需要保证温度超过90℃。
2.6 沥青路面接缝、修边和清场 沥青路面接缝、修边和清场应注意以下事项:
1)纵向接缝。上面层摊铺为双机整幅联铺,没有纵向接缝。
2)横向接缝。(1)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错位需保持在1m以上。在对接缝进行铺筑时,需在已压实层面上铺设热混合料使之预热软化,从而促进新旧混合料的有效黏结。但在具体碾压前,事先将预热用的混合料做铲除处理。(2)平接缝做到紧密黏结,充分压实,连接平顺。在施工结束时,摊铺机在接近端部前约1m处时,需将烫平板稍稍抬起并驶离现场,人工将端部混合料铲齐后再进行碾压。然后用3m直尺沿线路纵向,将直尺一端压紧,用量尺检查其间隙,沿路线垂直的断面趁尚未冷透时垂直刨除端部层厚不足的部分,使下次施工时成直角连接。(3)从接缝处开始继续对混合料进行摊铺时,需检查端部平整度,摊铺时调整好预留高度,接缝处摊铺层施工结束后同样需要检查平整度,如未达到要求需在混合料尚未冷却时立即做处理。
3)修边。把已经完成摊铺层的外边缘准确切到要求的线位。修边切下的材料及其他废弃沥青混合料等,需运送回拌和站做统一处理。
4)清场。当混合料完全冷却且表面温度不高于50℃以后才可以通行。当沥青路面铺筑好以后,需由交通维护督导组严格控制交通,做好防护,保持整洁,以免路面污染。在沥青路面上不得堆放土和其他杂物,不得在铺筑好的沥青路面上进行拌制、存放砂浆、混凝土等。
3 工程施工及质量控制优化措施
3.1 提升施工队伍专业水平 高速公路施工单位应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强化对施工人员专业培训,不断学习与沥青路面施工有关的理论知识,以提升施工人员的理论水平及专业素质水平。此外,通过收集并学习施工案例,加强施工人员知识及经验的储备。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提高资金的投入率,培养更多的优秀员工外出参加行业内的交流讨论会议,开阔思维,学习先进的施工技术。应重视人才引进工作,在关键性岗位配置具有精湛施工技术的专业人才,并定期邀请行业领域内专家或精英人才进行业务宣讲,不断充实队伍,强化对施工管理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注重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
3.2 做好施工原材料及设备设施的管理工作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原材料、设备设施是重要的基础保障,是施工及质量控制的要点。施工单位应严格控制原材的采购、检测、储存及领取等环节,通过深入、全面的市场调查,把握原材料供需情况,选择具有国家标识的正规厂家进行合作,按照原材料的特征、性能及其他要求进行分装。此外,应做好原材料进场前的质量检验,禁止劣质材料运至施工现场。严格控制原材料的发放、领取程序,施工人员领取时应认真检验实物是否与设计规范要求一致,确保原材料的质量。除此之外,设备设施是确保沥青路面施工的重要前提,是确保施工能够正常开展的基础,因此,施工单位应科学配备施工设备、机械,预先做好设备检测工作,确保设备设施配件齐全,正常运转,避免因设备导致的人员伤害。
3.3 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有效控制 对于任何一项工程都需要重视加强质量控制,因此需要注意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时,加强监控,形成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初期需要注意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相应的施工设计方案,综合化地对地质条件以及周边的环境因素进行考虑,保证施工设计方案的稳定性。
4 结论
总体来讲,沥青路面具有平整度高、噪声小和综合效益高等优点,且在施工过程中较为简便,造价也比较适中,因此,沥青路面被广泛应用在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中。所以,相关施工单位应当积极组织相关作业人员不断强化学习和培训,严格遵循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及规程,掌握相关施工要点,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全面提升高速公路整体建设质量和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