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肩星天牛几种药剂试验及成本分析

2021-07-20陈树萍刘英姿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虫口天牛树体

陈树萍,刘英姿

(河北省承德市园林管理中心,河北 承德 067000)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是原产于我国的一种常见害虫,是一种对园林危害程度较大、影响范围较广的害虫[1],除危害白榆外,还危害柳、杨、槐、山楂等树木[2]。近几年来,由于苗木的频繁调运、外来植物的不断引入,致使危害白榆、柳树等行道树木的光肩星天牛在公园绿地大量发生。加之城市热岛效应,白天道路下垫面吸收大气中的热量,使行道树长期处于高温烘烤之中,同时又受到干旱的胁迫,而树体本身得不到冷却,造成树木长势衰弱,树干中空,遇风折断,严重破坏城市公园绿地景观[3]。

防治光肩星天牛的措施很多,采用化学药品敌敌畏、磷胺、乐果、杀虫眯和杀螟松等广谱类虫剂是防治光肩星天牛的主要措施[4]。很多地方采用天敌肿腿蜂等生物防治措施防止光肩星天牛的危害[5];也可进行人工捕杀成虫、彻底砍除并销毁失去观赏价植的树木等物理机械防治手段来降低光肩星天牛的虫口密度[6];白僵菌、绿僵菌、拟青霉等多种病原菌对光肩星天牛也有很好的致病作用[7];生物源农药印楝的提取物印楝素会抑制光肩星天牛的产卵和卵的孵化,防治效果与提取物的浓度成正比[8];臭椿提取物对光肩星天牛成虫有很强的驱避作用,当天牛成虫对食料进行选择时,大都不在臭椿嫩叶进行活动[9];壬醛、香叶基本桐、水芹烯3种物质均对光肩天牛有引诱效果[10]。上述防治措施对光肩星天牛有很好的防控作用,但光肩星天牛大量发生时,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措施不能快速、高效地防治光肩星天牛。而且光肩星天牛主要以幼虫危害树体,隐避性较强,常规的化学防治方法对防控光肩星天牛效果不明显。目前利用成品防蛀液剂,采用树体微创药物植入技术,对防治光肩星天牛效果明显,但防治成本较高。本研究本着实用、安全、经济、有效的原则,进行常规药剂混配试验,以提高水、药利用率,节省防治成本,绿色环保,为维持绿地景观,巩固绿化成果做贡献。

2 研究方法

2.1 试验地点与药剂

试验地点选择在承德市南环路、东环路、滨河绿带。3种供试药剂分别设3个不同的处理浓度,分别为Syn1:6%吡虫啉乳油(A1、A2、A3);Syn2: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B1、B2、B3);Syn3:国光防注液剂(C1、C2、C3)+脂溶性渗透剂(20%脂肪酸聚氧乙烯醚)。 喷涂药剂为6%吡虫啉乳油0.125%+0.2%脂溶性渗透剂;空白对照为清水。

2.2 试验设计与方法

(1)

F为方差系数,MST为组间平方和,MSE为均方误差。

(2)

SST为组间平方和,p为总数,n为总数中的样本总数。

(3)

SSE为组内平方和,S为样品的标准差,N为观测总数。

3 结果与分析

3.1 Syn1药剂的防治效果分析

关于Syn1药剂的防治效果见表1-表4。

表1 2017年Syn1试验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Table 1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the Syn1 experiments from 2017

表2 2018年Syn1的试验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Table 2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the Syn1 experiments from 2018

表3 2019年Syn1的试验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Table 3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the Syn1 experiments from 2019

表4 Syn1方差分析表Table 4 Results from analysis of variance for the Syn1

用Syn1药剂的3个不同处理浓度防治光肩星天牛幼虫的调查结果见表1-表4,分别对注药前幼虫虫口密度和注药后幼虫虫口密度进行调查,注药后第1个月每周调查1次,自第2个月后,每半个月调查1次,对比注药前的虫口密度与注药后的虫口密度,分析死亡率。对同一药剂的3个浓度进行方差分析。分析药剂的3个浓度之间差异是否显著。由表可知,连续注药3 a后,不同浓度处理光肩星天牛幼虫死亡率间差异显著,对防治光肩星天牛有良好的效果,A1处理浓度的平均校正死亡率都在75%以上;A2处理浓度的平均校正死亡率都在93%以上;A3处理浓度的平均校正死亡率在95%以上,表明Syn1中A2、A3处理浓度在白榆上的防治效果显著。2种浓度的校正死亡率都在93%以上,在虫口密度相近的情况下,A2处理浓度要优越于A3处理浓度。

3.2 Syn2药剂的防治效果分析

Syn2药剂的防治效果见表5-表8。

表5 2017年Syn2的试验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Table 5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the Syn2 experiments from 2017

表5(续)

表6 2018年Syn2的试验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Table 6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the Syn2 experiments from 2018

表7 2019年Syn2的试验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Table 7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the Syn2 experiments from 2019

表7(续)

表8 Syn2方差分析表Table 8 Results from analysis of variance for the Syn2

用Syn2药剂的3个不同处理浓度防治光肩星天牛幼虫的调查结果见表5-表8,分别对注药前幼虫虫口密度和注药后幼虫虫口密度进行调查,注药后第1个月每周调查1次,自第2个月后,每半个月调查1次,对比注药前的虫口密度与注药后的虫口密度,分析死亡率。对同一药剂的3个浓度进行方差分析。分析药剂的3个浓度之间差异是否显著。由表可知,连续注药3 a后,浓度处理光肩星天牛幼虫死亡率间差异显著,药剂对防治光肩星天牛有良好的效果。B1处理浓度的平均校正死亡率都在75%以上;B2处理浓度的平均校正死亡率为85%以上;B3处理浓度的平均校正死亡率在90%以上,表明Syn2中的B3处理浓度在白榆上的防治效果显著,明显优越于B1和B2 2种处理浓度。

3.3 Syn3药剂的防治效果分析

关于Syn3药剂的防治效果见表9-表12。

表9 2017年Syn3的试验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Table 9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the Syn3 experiments from 2017

表10 2018年Syn3的试验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Table 10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the Syn3 experiments from 2018

表11 2019年Syn3的试验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Table 11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the Syn3 experiments from 2019

表12 Syn3方差分析表Table 12 Results from analysis of variance for Syn3

用Syn3药剂的3个不同处理浓度防治光肩星天牛幼虫的调查结果见表9~表12, 用同一药剂的不同处理浓度防治光肩星天牛幼虫,分别对注药前幼虫虫口密度和注药后幼虫虫口密度进行调查,调查方法同前,对同一药剂的3个浓度进行方差分析。分析药剂的3个浓度之间差异是否显著。由表可知,连续注药3年后,不同浓度处理光肩星天牛幼虫死亡率间差异显著,药剂对防治光肩星天牛幼虫有良好的效果。C1处理浓度的平均校正死亡率都在75%以上;C2处理浓度的平均校正死亡率为90%以上;C3处理浓度的平均校正死亡率在93%以上,表明Syn3中的C3处理浓度在白榆上的防治效果显著,防治效果明显优越于C1和C2处理浓度。

3.4 3种药剂的防治成本核算和经济效益

3种药剂的防治成本核算和经济效益见表13。

表13 不同药剂防治费用及人工费用Table 13 The control costs and labor costs of different chemicals

供试的3种药剂中最佳有效浓度注入白榆后防治效果显著。Syn1防治的最佳有效浓度为0.03%+0.17%,Syn2的最佳防治有效浓度为0.06%+0.25%,Syn3的防治的最佳有效浓度为0.3%+0.25%,以胸径10~12 cm的树体,虫口密度在15头左右,幼虫虫龄在2~3龄。表中对药剂用量、药剂的费用、人工费及总费用进行合算,可以看出使用国光防蛀液剂成本最高,吡虫啉防治费用最低,在人工费用相同的情况下,采用6%吡虫啉乳油0.03%+脂溶性渗透剂0.17%进行树体微创收药物植入技术和树干喷涂相结合的方式防治成本最低,相对于成品药剂国光防蛀液剂+脂溶性渗透剂,每棵树防治成本可节省18.3元。

4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在3个不同路段行道树白榆上利用混配药剂采用树体微创药物植入技术防治光肩星天牛幼虫,是在幼虫发生危害初期,虫龄较小阶段防治,旨在解决成品药剂防治成本高问题。经过连续3 a防治,光肩星天牛控制到有虫不成灾,防治效果明显。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3种药剂都可有效控制光肩星天牛的为害,Syn1和Syn3药剂的防治效果明显比Syn2药剂的防治效果好,实践中建议在树体胸径基本相同,虫口密度一致的情况下,使用Syn1和 Syn3药剂防治光肩星天牛。从防治成本上考虑,在药效基本相同的情况下,Syn1药剂A2配比浓度比Syn3药剂C3配比浓度防治成本低,实践用药建议使用Syn1药剂中的A2配比浓度。由于对照区药剂为水,所以在没有采取任何防治措施的情况下,树体虫害逐年加重,树干及枝干形成中空,造成树体衰弱或死亡。

本研究是在春季树液开始流动时进行,针对光肩星天牛幼虫1年防治1次,混配药剂也可防治光肩星天牛成虫,但需在光肩星天牛成虫羽化前再次注入药剂,成虫和幼虫同时防治,效果会明显,并有助于提高树势。试验供试树体树龄为10~20 a,胸径为10~12 cm的白榆,如果树体胸径增加,药剂用量及浓度也应随树体胸径的增加而加大。药剂对光肩星天牛的控制作用是通过杀死树干内的光肩星天牛的低龄幼虫,本试验幼虫虫龄为2~3龄,药剂浓度随光肩星天牛幼虫虫龄的增长而加大。根据河北省承德地区气候特征,药剂的注射时间选择在春季3月下旬或4月初,即春季树液开始流动后。此时幼虫虫龄较低,防治效果好。

研究中的Syn2和 Syn3药剂主要成分为氯菊酯,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天敌昆虫杀伤力较大,在天敌发生期最好不要使用[11]。由于对白榆连续3 a进行防治,到了第3年光肩星天牛虫口密度减少,3种药剂的最佳处理浓度防治效果相对减弱,说明光肩星天牛得到有效控制,建议防治光肩天牛最少要连续防治3 a。试验研究示范总数量8万株,相对于成品药剂节省防治费用146.4万元,该试验成果在大大节省防治经费的同时,增强了树势,提高了植物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虫口天牛树体
虫口夺粮早行动 科学防控保丰收
苹果秋覆膜 树体营养好
统防统治“虫口夺粮”保丰收 全省“虫口夺粮”保丰收暨重大病虫统防统治现场观摩会在洪洞召开
天牛到底有多牛
山西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
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天津植保在行动
黑黄花天牛
巨型昆虫——天牛
蓝莓栽培过程中的简易修剪方法
苹果发生冻害怎样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