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铁凝乡村小说的“野性”魅力
2021-07-19朱曼宁
朱曼宁
“野性”是相对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被压抑的人性而言的,是人类的本能欲望和蓬勃生命力的综合。80年代中后期,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使文学乃至人类自身都处于无形的压抑氛围,也正因为此,这一时期兴起了对“文学的根”的底層挖掘,文学又一次开始了对人文精神的复兴。在这种潮流下,铁凝也在作品中挖掘人类被现代化社会所压抑的原始的“野性”。本文主要以铁凝的“三垛”—《麦秸垛》《棉花垛》《青草垛》为例分析其乡村小说蕴含的“野性”魅力。
一、带有原始力量的情欲
《孟子·告子上》告子云:“食、色,性也。”但由于现代都市对人性的压抑,使人们对于“性”的认识有了偏差,甚至在某些时期一度达到了“谈性色变”的程度,文学作品中更是很少有对于“性”的正面描写。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首先开启对“性”的大胆描写的是郁达夫的自叙传抒情小说,他通过描写主人公的性心理以及病态的性欲为中国文学人物形象画廊塑造出一批“零余者”的形象,并试图以此对传统道德以及国人的矫饰心理进行挑战。《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教材中为认郁达夫“注意人的情欲在表达人的内在世界的重要性,试图用一新的眼光,去剖析人的生命和性格中包孕的情欲问题”,这自然使郁达夫的小说蕴含了巨大的反抗力量。此后虽然也有作家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但均没有产生出如郁达夫小说一样的冲击力。到了八九十年代,小说中又才逐渐出现对“情欲”的表现。铁凝在“三垛”系列作品中,不仅大胆地加入“情欲”描写,还赋予了它生命原力。
在《麦秸垛》中,作者便将麦秸垛看成“欲望”与“生命力”的象征:在一个个麦秸垛下,端村的人们能够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天性。作者把麦秸垛的外形比喻成坚挺的“乳房”,它能够勾起人心底被压抑的野性。就连女知青杨青在面对着这赤裸裸的诱惑时,也被本能击溃了理性:她“身心内那从未苏醒过的部分醒了。胸中正膨胀着渴望,渴望着得到,又渴望着给予”。再类比同时期莫言《红高粱》里的经典情节,也是男主人公余占鳌在女主人公戴凤莲回门的时候扮成土匪将其劫进了高粱地里野合。铁凝和莫言都不约而同地将男女欢爱的地点安排在田间野地,并不是随意为之,而是有独特的寓意。田野自古以来都有着自由、广阔的象征义,并且田野里肥沃的土壤有着巨大的孕育生命的能力,它能够支撑各式作物的野蛮生长。因此,将人类最本质的情欲置放于田野便更加凸显出一种野性勃勃的生命激情,带有原始的野蛮的自由力。陈思和在《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中提到“民间是自由自在无法无天的所在,民间是生机盎然热情奔放的状态,民间是辉煌壮阔温柔淳厚的精神,这些都是人所憧憬的自由自在的魅力之源”。通过对充满野性力量的原始情欲的描写,铁凝抒发了对民间蓬勃生命力的赞扬,同时,也透露出对压抑人性的现代社会的忧思。
二、女性的反叛意识
铁凝在她乡村题材的作品中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其中不难发现反抗者的身影。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屋子》里写道,“对于女性,成为自己比什么都要紧”。铁凝笔下的这类乡村女性明显已经具有了想要“成为自己”的独立精神。具体以《麦秸垛》中的沈小凤和《青草垛》中的十三苓为例,分析她们身上的反叛意识。
沈小凤是一个敢于大胆主动追求自己心上人的姑娘,她从来不掩饰对陆野明的喜欢,更是想方设法地引起陆野明的注意。“陆野明要挑水,沈小凤便来抢他的担杖。陆野明不让,骂她‘腻歪。陆野明洗衣服,沈小凤早已把自己的衣服排列了一铅丝。陆野明把沈小凤的衣服往旁边推推,沈小凤便尖叫着打陆野明的手。”在七八十年代的农村,女性这样明目张胆地表达对男性的爱慕无疑是不合规矩的,但沈小凤却敢于打破世俗的偏见去大胆追求爱情,又在另一个层面上说明了新一代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当他们在麦地里野合被发现后,沈小凤面对干部审问时的态度更加表现了她的反叛意识:沈小凤不仅承认了她和陆野明的恋爱关系,还坚定地认为自己并没有错。虽然这只是她的一厢情愿,但是敢于打破封建陈规,勇敢为自己争取感情,已经是那个意识相对落后的年代中的一抹反抗色彩。在沈小凤的故事里,铁凝还十分细致地发现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当陆野明和沈小凤被审问后归队时,“男生们没有计较陆野明的到来,但挨着沈小凤的女生却故意和她拉大了距离”,似乎中国社会在男女关系的问题上,对于女性的苛责度总是高于男性的,即使是现在的21世纪,这种现象也仍然存在。
十三苓则展现了更进一步的反叛意识—她渴望冲破封建束缚,掌握自己的命运走向。作为一个农村姑娘,十三苓从小就想走出村庄,在都市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在高中毕业后毅然决定只身去城市打拼。但即使她在城市的最底层艰难地生活,她还是在给一早的信中写道,她决心要混一混,她不信这天下竟没有她的位置。这是一个渴望走出农村的女孩,她不愿意在农村过完平淡的一生,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城市找到自己的心灵归属。在根深蒂固的封建观念下,女性被种种伦理纲常套上了沉重的枷锁,她们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失去了自己的独立人格,成为封建社会的牺牲品。因此,自古以来在文学作品中拥有反叛精神的女性人物总是充满独特的魅力,这种反叛精神代表着女性渴望冲破封建枷锁的自我意识觉醒和源源不断的野性生命力。
三、文明碰撞的火花
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经济与科技的急剧更新使乡村和都市的距离日益拉大。因此,传统乡村和现代都市之间的文明碰撞便成了当时作家们的关注重点,铁凝也在不同的作品中传达了自己对于这一社会问题的思考。
在《哦,香雪》中,铁凝肯定了现代都市文明给僻静山村带来的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山村姑娘们对现代文明的憧憬和希望。那缓缓驶进台儿沟的“绿皮火车”成为现代文明的象征,它的出现搅乱了台儿沟的平静,“从前,台儿沟人历来是吃过晚饭就钻被窝,他们仿佛是在同一时刻听到了大山无声的命令……如今,台儿沟的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她们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就朝村口,朝火车经过的地方跑去”。她们不仅好奇从未见过的长长的火车,更是好奇那车上从各处来,又到各处去的人们,好奇大山外的世界。台儿沟的少女总是用鸡蛋、核桃换一些台儿沟少有的东西,努力地把自己打扮成城里姑娘的样子,她们对大山外的世界是充满向往的。香雪心心念念的用40个鸡蛋换来的那个磁铁铅笔盒更是凸显了乡村和城市之间的文明差距。香雪是台儿沟唯一一个初中生,每天要走15公里的山路去公社上学,但就因为自己只用一个小木盒当铅笔盒,她受到了同学们的冷嘲热讽,也让她明白了“台儿沟是多么贫穷”。这虽是现代文明对乡村的冲击,但却在客观上促进了乡村孩子对现代化的向往。
但都市给乡村带来的冲击像一把双刃剑,它让像香雪一样的部分农村学子有了走出大山的憧憬,但也使一部分乡村青年被都市异化,变成了城市化进程中的牺牲品。在《青草垛》中,铁凝就透露出了自己对受现代文明影响的乡村儿女的担忧。男女主人公一早和十三苓由于受到都市文明的冲击,从而感受到了城乡文明的差距,出现了心理的异化,十三苓一心想要在大城市闯出个名堂,但却迷失在都市的灯红酒绿中。和在《哦,香雪》中所传达的观念不同,在这里,都市像一个巨大的迷宫,使一早和十三苓逐渐迷失,成为城乡文明碰撞期的牺牲品。铁凝在对待城乡文明碰撞时表现出的两种不同的态度也显示出她对特定时期社会发展的深层思考。
铁凝作品中的“野性”正是来源于其中所迸发出的蓬勃生命力,这种生命力不仅在于对情欲的大胆刻画和女性反叛精神的展现,更在于进一步描写了乡村社会在现代都市文明冲击下所显现出的既包容又抗拒的矛盾特性,使得她笔下的乡村世界更具有真实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