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育苗土对刨花润楠苗木换袋培育的影响
2021-07-19黎小谊韦大勇覃炫霖周小英陈卫国
黎小谊 韦大勇 覃炫霖 周小英 陈卫国
摘要: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进行刨花润楠苗木换袋培育试验的结果表明:除了CK成活率偏低外,各处理对刨花润楠苗木换袋培育的成活率影响不明显;各处理间最终苗高和最终苗木地上部分鲜重差异显著,其他各指标差异不显著;各处理质量指标的隶属函数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A1>A2>A3>A4>CK。
关键词: 刨花润楠; 育苗; 苗高; 地径; 苗木鲜重; 地上部分鲜重; 地下部分鲜重
中图分类号: S 792. 24; S 723. 1 + 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 - 9499(2021)03 - 0007 - 03
刨花润楠(Machilus pauhoi)是樟科润楠属的常绿乔木,树干通直圆满,高可达20 m,直径30 cm,出材量大[ 1 ],主要分布于中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省区[ 2 ]。作为广西珍贵乡土树种,近年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直属国有林场广泛种植,但在生产实践中大多采用传统的1年生泥杯小袋苗上山造林,由于幼苗较小,导致造林成活率低且苗木恢复生长慢。为此,开展不同育苗土对刨花润楠苗木换袋培育试验,筛选适合的育苗土,为提高苗木质量和上山造林的成活率提供参考依据。
1 育苗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广西北海市合浦县乌家镇(108°40′~ 109°30′E、22°13′~22°43′N)的广西国有钦廉林场林科所苗圃内。该地区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2.4 ℃,极端最高气温37.7 ℃,极端最低气温-0.8 ℃,年均降雨量 1 660 mm,4~9月份为雨季,全年无霜。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 1 试验材料
试验用苗为1年生实生苗,由广西国有钦廉林场林科所提供。選取生长良好、长势均匀的刨花润楠泥杯小袋苗(泥袋规格为5 cm×7 cm)为试验苗。
2. 2 试验方法
2. 2. 1 试验设计
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选择黄心土、泥炭土和椰糖按不同比例配制育苗土。共设4个处理和1个对照(CK),每个处理和CK各重复4次,共计20个小区,每小区试验苗木8株,共160株。
2. 2. 2 技术实施
2018年7月15日按试验设计将刨花润楠小苗移植换袋,移栽后每小区的苗木随机摆放成4个区组。全部完成移栽后及时淋透定根水,以后根据天气情况早晚淋水,保持每个区组内的育苗袋湿润。15天后待苗木恢复生长,淋复合水溶肥1次,以后每隔30天淋一次肥,此期间注意病虫害防治和除草。
2. 3 指标测定
2018年7月16日测移栽时的各生长指标,7月30日(移栽15天)和8月15日(移栽30天)分别观测苗木成活率。同年11月15日和2019年5月16日(移栽300天)分别进行第2次和第3次生长指标测定及生物量的测定。测定的生长指标有苗高、地径,测定的生物量指标有苗木鲜重、地上部分鲜重、地下部分鲜重。苗高使用钢卷尺从地径处向上测量至顶芽处,数值精确到0.1 cm[ 5 ];地径使用数显游标卡尺,测量苗木土痕处的粗度,数值精确到0.01 mm[ 5 ];生物量各指标使用电子天平秤直接称量,称量前需清理干净苗木根部泥土;苗木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测量是先用剪刀从地径处剪断后,分别称重取平均值即可,每个处理和CK各选5株。
2. 4 统计分析
使用Excel整理数据,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can多重比较。同时,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 7 ]对不同处理的苗木质量进行综合评价,U(Xi)值越大,抗性越强[ 8 ]。
Xi为某一指标测定值,Xmin、Xmax 为某一指标测定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3 结果与分析
3. 1 不同处理对苗木成活率影响
由不同育苗基质对苗木成活率影响(图1)可知:移栽15天后,CK、A1和A3各出现死株1株,苗木成活率均为96.7%;A2和A4未发现死株,苗木成活率为100%。移栽30天后,CK出现新的死株1株,苗木成活率为93.3%;A1和A3均未发现新的死株,A2和A4仍未发现死株,苗木成活率均未变。在后期测定苗木生长指标时,均未发现CK与各处理出现新的死株,说明在移栽30天后,CK与各处理的苗木长势已稳定,成活率分别保持为93.3%、96.7%、100%、96.7%、100%(图1)。
3. 2 不同处理对苗木生长量影响分析
由不同处理对苗木地径影响均值(图2)可知:移栽时各处理的苗木地径大小基本一致;移栽120天后,A1>A4>A2>CK>A3;移栽300天后,A1>A4>CK>
A3>A2。整体来看,A1表现最好,A2和A3表现相对较差,但各处理间地径大小的相差值不是很大。通过对各处理的地径进行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时段各处理差异均不显著(p值分别为0.927、0.082、0.054)。
由不同处理对苗木高度影响(图3)可知:苗木移栽时与移栽120天后,各处理间的苗木高度变化不明显,在移栽300天后,各处理间变化相对明显,A1表现最好,其次是CK和A2。对不同处理之间的苗木高度进行方差分析,苗木移栽时与移栽120天后各处理间的苗木高度差异不显著(p值分别为0.948、0.094),苗木移栽300天后各处理苗木高度差异显著(p值为0.021)。采用Duncan法对移栽300天后各处理苗木高度进行多重比较分析(表2)表明:A1与A2、A3、A4之间差异显著,其他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
由不同时段各处理苗木地径和高度的日生长量(图4~5)可知:苗木移栽120天前的日生长量明显低于移栽120天后的,说明苗木移栽后恢复期长,生长相对缓慢,恢复期后,苗木生长加快。
3. 3 不同处理对苗木高径比及生物量的影响分析
高径(苗高/地径)比反映苗木高度和粗度的平衡关系。由不同处理对苗木高径比及生物量影响(表2)可知:各处理从大到小依次为A2>A1>CK>A4
>A3,总平均值为8.52,说明A2抗性相对较弱,A3抗性相对较强。对各处理高径比进行方差分析表明:各处理间高径比差异不显著(p=0.457),说明各处理高径比虽有不同,但差异不明显。
苗木重量即苗木鲜重或干重,是反映苗木质量最重要的指标。各处理苗木总鲜重依次为A1>A4>
CK>A3>A2,总平均值为64.7;各处理苗木地上部分鲜重依次为A1>A4>CK>A3>A2,总平均值为34.1;各处理苗木地下部分鲜重依次为A4>CK>A1>A3> A2,总平均值为30.6。对各处理苗木鲜重、地上部分鲜重、地下部分鲜重进行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各处理间苗木鲜重和地下部分鲜重差异不显著(p=0.065、p=0.595),各处理间地上部分鲜重差异显著(p= 0.004)。采用Duncan法对各处理地上部分鲜重进行多重比较分析显示:A1与CK、A2、A3、A4之间差异显著,A2与A4之间差异显著,其他处理之间差异均不显著。
茎根比(地上部分鲜重/地下部分)反应苗木根茎两部分的平衡状况,根系发达,茎根比小。各处理茎根比大小排列顺序为A1>A3>A2>CK>A4,总平均值为1.17,说明A4根系最为发达,其次是CK、A2;A1根系最为弱,其次是A3和A2。对各处理茎根比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茎根比差异不显著(p=0.464)。
3. 4 不同处理苗木质量综合评价
由不同处理苗木质量指标函数值及综合评价排名(表3)可知:A1的5个指标函数值均为最高,均达到0.5以上,平均隶属函数值0.57;A2的最终苗高、最终苗木鲜重、最终地下部分鲜重的隶属函数值均达到0.5以上,平均隶属函数值0.50。综合指标平均值,各处理平均隶属函数值依次为:A1>A2>A3>A4>CK,说明在实际生产上,刨花润楠苗木换袋培育时,适当添加轻基质可增强苗木抗性。
4 小 结
4. 1 育苗基质对刨花润楠苗木换袋培育的成活率影响不明显,其中采用A2和A4成活率达到100%,A1和A3成活率达到96.7%。
4. 2 采用A1培育苗木的质量指标均表现最好,虽茎根比和高径比较高,但是经过方差分析,各处理差异不显著,影响不明显。因此,建议生产上刨花润楠苗木换袋培育时可适当添加轻基质提高苗木质量,推广A1(黄心土70%+泥炭土20%+椰糠10%)配比。以上数据主要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钦廉林场林科所配合测试收集,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 唐健民, 范进顺, 柴胜丰, 等. 刨花润楠扦插繁殖技术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 2018, 43(3): 158 - 162.
[2] 朱宏光, 杨柳, 温远光, 等. 广西大明山刨花润楠种群结构及其分布格局研究[J]. 广東农业科学, 2015, 12: 147 - 151.
[3] 张敏, 蓝芳菊, 谌礼兵. 桂北地区刨花润楠发展前景及栽培技术[J]. 南方农业, 2013, 7(12): 74 - 77.
[4] 刘艺玮. 刨花润楠育苗技术研究[D]. 长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5.
[5] 王冬梅. 不同施肥处理对红松苗期生长的影响[J]. 林业科技, 2020, 45(4): 13 - 15.
第1作者简介: 黎小谊(1975-), 男, 工程师, 研究方向: 速生丰产商品林的培育和森林可持续经营。
通讯作者: 陈卫国(1973-), 男, 高级工程师, 硕士,研究方向: 森林培育及可持续经营。
收稿日期: 2020 - 10 - 19
(责任编辑: 李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