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社会建设零碳城市的探索

2021-07-19杨秀

紫光阁 2021年4期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设

杨秀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城市率先实现低碳转型和可持续的绿色发展逐渐成为国际共识。2019年,联合国发起名为“零碳竞赛”的气候行动,全球有454个城市参与。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102个城市承诺不晚于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这些先锋城市纷纷制定规划和方案,从城市形态、空间规划、产业体系、能源体系、技术体系和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推动整个城市经济、社会的低碳转型发展。我国已向国际社会承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借鉴国际社会建设零碳城市的理念、措施,有助于我国城市确定未来的碳中和路径,实现零碳转型发展。

零碳城市建设理念的发展趋势

从解决单一问题到实现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零碳城市建设理念吸纳了城市发展理念的精髓,不仅针对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等单一问题,而且内涵更丰富、更立体,融合了人、自然、经济、社会和谐的发展的理念,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气候变化、能源、环境、经济发展等相关挑战提出了一揽子解决方案,致力于实现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依赖技术手段到提出自然和谐的解决方案。几十年来,发达国家以技术手段为主推动生态环境保护、能源效率提升和应对气候变化,起到了明显的效果。然而,全球气候变暖趋势进一步加剧,生物多样性持续丧失,使得人们逐渐认识到,仅凭技术手段不足以支撑可持续发展,也无法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全部问题。人们逐渐将发展的目光投向自然,改变传统的单纯依赖技术手段推动发展的思路,提出了基于自然、通過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来实现减碳的发展思路。2015年,欧盟委员会提出基于自然的城镇化和城市改造,成为西方国家城市建设的新理念,也指导了城市建设的新实践。

从城市管理者独立推动到全社会参与。政府作为城市管理者,通过城市规划、实施政策和技术等措施来实现城市建设。此外,私营部门、非营利组织和公众参与在城市治理体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例如,东京政府在城市运行环境管理的各个领域和环节都十分重视各种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在垃圾管理中,政府制定颁布了“促进循环型社会建设基本条例”,从源头上强化市民和各类社会组织的责任;在城市绿地及公共园林的维护上,政府建立了针对个人和机构的绿地维护志愿者注册系统,并对城市绿地维护志愿者推行统一的培训计划。

零碳城市建设的主要措施

城市规划方面。绿色城市规划聚焦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能源资源高效利用、文化特色鲜明的可持续发展城市。例如,芬兰赫尔辛基于2014年底完成《赫尔辛基城市规划:展望2050》。根据新规划,赫尔辛基将建设为更紧凑的城市。城市中心将发展为承担住房、商业、公共服务以及办公、行政、休憩、娱乐、户外服务和城市文化等功能的混合区域。其特点是高密度的人口、便捷的服务、多样的功能。

建筑方面。发达国家普遍十分重视通过建筑部门节能规划和能源管理,来实现城市减少碳排放。主要措施包括建筑保暖、建筑翻新、减少能源消耗等。例如,柏林的建筑采取在外墙和楼顶使用隔温层、新的气密窗以及对建筑内供暖系统翻新和修整等举措,平均每年每套公寓碳排放可降低1吨以上。新加坡建设局针对不同场所提出减少空调的使用、利用自然风通风、使用低耗能的灯泡和垃圾回收等节能要求。美国能源部2010年资助西雅图2000万美元,主要用于建筑翻新,提升建筑能效。

能源方面。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应用是城市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不少城市已经舍弃化石燃料而使用热电、地热、废水和海水来实现供热和制冷。例如,瑞典韦克舍已建成不使用化石燃料的热力电力混合站,为居民提供暖气、冷气和电力;赫尔辛基通过热泵技术利用废水和海水的热能来为城市供暖和制冷;巴黎拥有的38个地热装置每年产能116亿千瓦时;大阪利用垃圾焚烧和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能源为附近的住宅供热供电;洛杉矶的可再生能源47%来自于风力、30%来自水力、22%来自地热、1%来自太阳能。

2020年8月7日,市民们在奥地利维也纳市内的自行车道上骑行。据维也纳市公布的数据,该市共有约1400公里长的自行车道。

产业方面。产业转型是城市面临的重大挑战。位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埃森市是德国的重要工业中心,过去煤炭、钢铁和重工业都占据重要地位。如今,转型后的埃森市作为2017年“欧洲绿色之都”,已经成为一座繁荣的、经济上可持续发展的大城市。

交通方面。为了减少交通拥挤、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节省建设维护费用,建设发展低污染、多元化城市交通运输系统是众多城市的主要选项。丹麦的哥本哈根随处都有可借可还的低成本自行车,55%的人骑自行车上下班。瑞典斯德哥尔摩每平方千米城区拥有超过4000米自行车道,68%的市民选择骑行或步行上班。美国丹佛在2001年至2006年对城市轻轨系统投入大量资金,建造了许多带有停车换乘设施的车站,与城市的自行车网络相连接,并致力于扩大公交服务。日本大阪拥有发达的公共交通网络,使用铁路、步行和骑行的出行者占比分别为32%、27%和23%,而使用私家车出行者仅占15%。

融资方面。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国际上出现了大量针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金融服务,目的是引导资金流向节约资源技术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引导企业生产注重绿色环保,引导消费者形成绿色消费理念。绿色债券计划是支持旧金山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核心。截至2017年,该市二氧化碳排放量已比1990年减少36%,超过了最初设定的减少25%的目标。低影响开发和绿色基础设施技术已被列为该市优先事项。伦敦金融城将可持续债券视为应对全球气候危机和实现其他环境目标的重要金融工具,通过它促进相关市场的快速增长。新加坡本地和外国公司截至2019年已经发行了超过29亿美元的绿色债券,支持新加坡的绿色建筑项目、印度的太阳能和风力发电场,以及印度尼西亚的地热项目,帮助亚洲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

当前,我国已有80多个低碳试点省市提出了碳排放达峰目标,一些城市和地区也在积极研究和考虑提出零碳排放目标。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下,鼓励和推动我国一批城市开展面向碳中和的城市建设,不仅能为我国的碳中和承诺提供经验和示范,而且将为全球城市未来发展提供范例。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猜你喜欢

绿色建筑建设
绿色低碳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建筑的“芯”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