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们的王国:儿童赋予园所生命力

2021-07-19钟敏李艳红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球体图案幼儿园

钟敏 李艳红

苏州高新区成大实验幼儿园位于横山脚下、运河之滨,现在的园区其实是2017年异地重建的。秉持着“幼儿园就是孩子的童话世界,他们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小王国”的新园建设追求,早在接手之初,幼儿园就在空间规划和环境打造上充分考虑“儿童王国”特有的空间结构属性。因为多方面原因,幼儿园的户外场地与共享空间面积两层共达6345平方米,而每个班的室内活动空间即便加上盥洗室也只有90平方米左右。其“内小外大”的结构特点,让成大实验幼儿园的孩子们仿佛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要和“外边的世界”多打交道,很多室内外均可开展的活动都搬到了户外。

事实证明,在大量的户外活动中,孩子们拥有了更多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感觉器官得到了充分运用,学习能力和创造力也获得了良好发展。正如蕾切尔·卡逊所说:“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直至一生。”孩子们用自己的经验与认知想象着、定义着、表达着幼儿园里的自然万物,为园所赋予了更多的张力和活力。这种对生命力的向往和追求,也是成大实验幼儿园“成长,从心开始”办园理念的集中彰显,对这里的孩子们来说,“心”,一直在户外。

户外世界:联结儿童和世界的“窗口”

·从“改变”开始结识

一开始,幼儿园的户外环境和幼儿的关系并没有那么“亲密”,大片的灌木、真石漆在幼儿园里形成了一层层的“围栏”,既不能近距离接触,也没有那么多的空间支持幼儿自由活动,这也导致了幼儿在户外游戏中常常不知所措,处于毫无目的的游离状态,被“铜墙铁壁”们远远地隔在一边。

幼儿需要什么?他们想接触、了解什么样的世界?我们又该如何去做他们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面对如此现状,大班的全体师生率先承担起了“改造”重任,通过他们之间多次的对话、交流、思考和实践,户外世界与幼儿慢慢变得亲近起来。

最初的改造是从令人无法靠近的灌木丛开始的——幼儿园二楼平台南侧500平方米的一块封闭区域。“你们希望有些什么?”面对这样一大片空间的改造与利用任务,行政管理者和教师决定先把这个问题抛给幼儿,希望能听一听他们的意愿,聊一聊他们所设想的幼儿园户外世界。“我想在里面养小鸡。”“应该需要河吧,这样我们就可以把鱼养在里面了!”“我喜欢那种高高低低的,可以跑步的挑战。”……就这样,孩子们成为这片空间的重要规划者之一。当然,教师和管理者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做了更加深入、科学的思考:幼儿获得各种经验主要是通过亲身体验与实际感知,而这种直接体验式的探索方式应该是多感官、多通道的。就这样,在认真倾听幼儿的真实需求、充分考虑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学习特点的基础上,五个各具特色的区域逐步成形(养殖区、挑战区、涂鸦区、种植区、扮演区)。对于幼儿来说,有了心有所属的空间就像是和外部世界对上了“暗号”,他们开始像蚂蚁搬家似的,把自己喜欢的材料往这片刚改造完成的区域运送,帐篷、瓶瓶罐罐、轮胎、废旧的桌椅、望远镜、地毯、铁锅、刷子,甚至是班级自然角里的小鱼,一一被他们请入这个“新家”。这块原来毫无人气的灌木丛,现在时常出现这样的场景:有人拿着望远镜在眺望运河里的船只;有人三五成群躲在帳篷里窃窃私语;有人端着锅碗瓢盆在侧耳研究多样的声音;有人拿着画笔在涂鸦墙上肆意地记录自己的点滴感受。

·让孩子成为户外的主人

空间的改造让幼儿园的户外逐步有了活力,也让教师们有了愈加强烈的“赋权给孩子”的念头,大家意识到:户外是属于孩子的,空间如此,内容更应该如此。

一楼较大的环形土坡,便在这样一场改造中有了更多的“魅力”。环形土坡原是由水泥筑成、上面铺了一层假草坪的陡坡,乍看之下,幼儿除了在坡上奔跑似乎没有其他可玩之处。而当教师鼓励并支持幼儿自由、自主地和土坡发生互动时,这个“孤独土坡”就很少再有空闲的时候了。在体育锻炼游戏中,它既是孩子们最爱的环形跑道,也是各种挑战的最佳“舞台”。比如在环形陡坡的短轴之间横架一个平衡板,变成一座悬在“空中”的独木桥,让看到的幼儿既跃跃欲试又时刻小心翼翼。在建构游戏中,孩子们把其中一个山坡当成是运河边的“彩云桥”,并将其作为建构的中心,整体规划、设计周围的地域人文环境(大运河、横塘驿站、石湖动物园等),再充分运用树枝、木片、稻草、文化石、纸芯筒等自然或生活材料,进行平面和立体的组合式拼搭,将环形土坡整体打造成一片横塘文化区。在角色游戏中,它又因高低起伏的形态成了动画片里在大海航行的“海盗船”……

总之,在园所的户外环境及活动中,无论是空间的改变,还是教师意识的转变,都为“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做出了里程碑式的实践探索,真正做到了让幼儿在与包括消防通道处、真石漆墙面、各墙隅处在内的户外环境接触时,是因兴趣而靠近、因互动而结识、因体验而喜爱。

·把“资源”作为孩子和户外的桥梁

如果说结识户外是孩子成长的开端,让孩子成为户外的主人是其成长的基础,那“资源”就是他们成长路上源源不断的能量和动力。成大幼儿园地处苏州古城西部横塘片区,周边历史古迹众多、自然风光优美,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有京杭大运河、范公祠、横塘驿站、彩云桥……同时幼儿园地处装饰城周边,部分家长因工作关系能提供各类建筑装修材料,如文化石、PVC管、瓦片、纸筒芯、纸盒、纸板……这些资源既使户外活动变得多元、丰富,也为支持幼儿的想象、创造、表现与表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幼儿园将“开放、动态”的理念融入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中,从每个班级的百宝箱,到每个楼层的定点资源站,到大型的废旧物和工具资源库,再到户外场地中的资源点,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资源收纳处均在为满足幼儿多元的创作需求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而教师需要做的是随时关注幼儿使用各类资源的情况,依据幼儿的兴趣和课程需要及时更新材料的类型与数量,创设适宜的、富有更多可能性的探索环境,以此为幼儿和户外世界之间架起桥梁。

自主精神:彰显并贯穿户外活动全过程

“自主”是成大实验幼儿园在支持幼儿和户外世界联结时尤为坚持的一种样态或精神,它既代表着教师“儿童为主体”的教育态度和立场,更是向幼儿传递这样一种成长观:这个大大的世界,是需要自己自主去体验和经历的。

户外活动中自主精神的彰显与培养,主要通过以下三方面去践行:

其一,活动前户外场地预约制度的建立。随着活动空间不断增容,游戏内容也不断丰富,针对空间大、楼层多、范围广的特点,幼儿园建立了预约制度。负责的老师先拍摄好每一块户外场地的照片,整齐张贴在大厅最醒目的位置,每班根据近期幼儿的兴趣与课程主题在每周五下午进行下周户外场地的预约,过程中如遇上场地冲突可让幼儿自行商议解决办法,最后统一在照片右上角夹上具有班级特色的标志作为预约记号。这种智慧分流的方式,一改传统的由行政统一安排场地、幼儿根据场地情况决定游戏内容的“被动管理”模式,由幼儿根据班级活动推进情况、自主选择安排场地,将主动权、选择权归还于幼儿,支持幼儿实现自主管理。

其二,活动中学习模式的建构。我们将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具体拆解为主动性、计划性、专注性、问题解决、资源利用、反思等一系列关键要素的发展。立足于幼儿自主学习的具体表现要素,了解幼儿的学习路径,根据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建立相对稳定的学习模式,提供支架,有助于孩子形成心理关联,从而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以“问题解决”这一表现要素为例,在户外游戏遇到问题时,教师首先会允许幼儿使用自己的方式表征或向其他人求助,为幼儿留出充足的思考、解决问题的空间与时间,允许他们大胆试误,通过提供材料或适时介入,最终支持幼儿解决问题,增强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信心,提高其问题解决能力。

其三,户外活动结束后评价反馈机制的实践。与教师、同伴及时交流户外游戏时的感受和想法对于幼儿自主精神的养成也尤为重要。孩子们可以借助园所日历记录站、班级记事本等表征方式,参与自己所处的户外世界的理解、表达和思考中,逐步建立批判性思维,这对其迎接未知的世界有着极大的支持作用。

制作“泥奖杯”:非凡的自主学习片段

自主对于我们园所来说,是户外活动的基本导向,而对于幼儿来说,则是他们与户外世界联结时需要的权利和自由,户外“泥”的探索过程便是很好的体现。“泥”的户外场地位于一楼一块改造了一半的区域,里面除了有原生态的土壤,还有石头、树根、废旧材料等杂物。这块区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了孩子们寻找宝藏的地方,比如收集各种石头、挖一个“地下一百层”、观察样态各异的植物根以及痛快地玩泥巴、捏泥人。泥“奖杯”就是在幼儿一次次和泥的互动探索中诞生的特殊礼物,缘由还要从大班一场孩子们正在筹备的足球运动会说起。

在大家讨论颁奖仪式时,一名幼儿提议使用大家爱玩的泥巴做一个奖杯,得到了班上孩子的一致认同,于是他们就开启了泥奖杯的创作之路。孩子们在动手捏奖杯之前,先认认真真地观察了实物奖杯的造型,弄清了奖杯的三大构成:球体、柱体和底座。可是,用泥制作这三个部分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例如“球体”部分,就着实让孩子们琢磨了一番:刚开始时,小组成员用泥随意揉出一个球体,但和真实的奖杯一比,尺寸太小,再把借来的奖杯拿在手上一掂量,“要是做个这么大的圆球,也太重了”。孩子们一边感叹,一边开始尝试把“泥球”挖空,尝试在里面塞报纸来减轻球体的重量,同时增加球体的表面积。很快,他们发现因为报纸没有压紧、中间有缝隙,导致“泥球”不够圆;又因为泥多、报纸少,导致“泥球”不够轻。经过多次材料的更换和方法的对比后,孩子们最终决定用泡沫球外面用泥覆盖的方式来完成球体的轮廓,主要是考虑其形状、大小和重量等方面都比较适宜,且能保证球体的内部结构不会轻易改变。

孩子们面临的考验,还有雕刻球体上多个重复的图案。第一次拿工具直接在球体上雕刻花纹时,他们有些崩溃,一会儿边不一样长,一会儿图案与图案分开。教师拿来画纸,想让孩子们先在平面上熟悉一下相连五边形、六边形的画法,可从反馈来看,孩子们画的图形之间没有连接,显然他们缺乏“公用边”的概念与相关经验。于是,一场关于共用边和多边形的认知活动就顺势展开,教师还提供了塑料球供幼儿练习如何在立体的物体上作画。就这样,球面上的图案终于有了进展。

随着泥塑活动的深入,孩子们对泥奖杯的制作要求越来越高:“怎么才能(跟真奖杯)一模一样呢?”关于泥奖杯上的图案,孩子们在尝试了“先画图案,再整体涂泥,最后修补”的方法,发现刻出来的图案大大小小的,不够整齐美观,于是又尝试了“先用泥拓出模板,后复刻多个相同图案”等办法,但效果始终不尽如人意。“咱们要不用透明袋画图案试一试吧?”这时,老师的一句提醒让孩子们有了新的努力方向。他们立马行动起来,先把透明袋套在实物奖杯上进行描线,然后把画好图案的透明袋转移到外层涂满泥的泡沫球上,再用工具按压塑料袋上的图案线条,就这样,足球杯上的图案被“一模一样”地复刻到了孩子们自己做的泥球体上……

像這样的自主学习片段,在我们园所的“儿童王国”里每天都在发生。户外世界像触发器一般触动着孩子们内心的向往,他们在这里尽情地释放天性,和户外的一草一木产生了深深的联结。同时,户外世界就像是个未知的宝藏箱,它承载着孩子们的好奇和童稚,支持着孩子们的感知和探索,陪伴着孩子们的体验和创造,让成长变得自然而又美妙。而把户外世界的各种资源与活动视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成大幼儿园的课程建设,也一直秉持着这样一种长远的教育目光,始终践行可持续性发展的教育理念,等待并支持幼儿在自主游戏中获得对其有终身发展意义的影响。

猜你喜欢

球体图案幼儿园
越来越圆的足球
计算机生成均值随机点推理三、四维球体公式和表面积公式
画中谜
画中谜
画中谜
爱“上”幼儿园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脑筋急转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