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肠内营养,加速胃癌术后康复
2021-07-19李萍
李萍
胃癌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恶性消化系统肿瘤疾病,常用的治疗措施是手术切除治療。但是患者受到术后创伤的影响,禁食时间长,机体易出现负氮平衡,导致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及免疫功能障碍,蛋白质和热量缺乏,对患者的康复造成严重的影响。临床普遍认为,实施科学合理的营养支持可增加患者的康复速度,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想要达成这一目的,需做好患者的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
术后应早期实施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是现今比较推崇的一种营养支持方式,相较于肠外营养,其不仅可以满足机体营养需求,而且还能维持人体胃肠道功能。早期肠内营养可有效保护人体肠道黏膜,促进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防止肠道黏膜萎缩,从而减少肠道菌群失调和真菌在肠道的迅速增长。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直接影响术后整体功能恢复,所以建议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
那么,何时可以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呢?监测患者的术后胃肠移行性运动复合波变化,可为术后肠内营养支持时间提供参考。在腹部手术2小时后,人体肠道蠕动、肠鸣音便可恢复。考虑到手术创伤以及胃癌疾病的特殊性,多在术后12~24小时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此时患者多已经完成首次肛门排气,胃肠功能基本已经恢复。但在肠内营养实施期间,必须保证营养液是现场配置、现场使用。
肠内营养输注有讲究
肠内营养多使用一次性输液器,通过营养管对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液的输入。一般于术后12小时开始,通过营养管滴入温热的生理盐水约l00毫升,若患者并未出现恶心、腹痛等不适症状,便可开始滴注温热的肠内营养乳剂:于术后24小时后将肠内营养乳剂200毫升加生理盐水稀释至500毫升给予患者输注;术后48小时将肠内营养乳剂500毫升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0毫升输注;若患者腹部不适,出现腹泻或者偶有饱胀感等症状,此多为小肠蠕动功能未恢复所引起,可于术后72小时将纯肠内营养乳剂输注至患者体内,逐渐增加到全量。
输注肠内营养乳剂应注意,需根据患者体重计算液体及能量,速度由慢至快,浓度由低至高,输注量由少至多,1000~1500毫升/天,一般不超过2000毫升,滴速不应超过120毫升/小时,输注过程需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污染。肠内营养液的输注温度应以接近体温为宜,过冷可能会刺激肠道,引起患者腹泻或痉挛,过热则可能使患者肠黏膜灼伤。
心理护理很关键
由于营养管易引起患者不适,且插入时间一般为24小时连续进行,时间过于长久,因此患者对此易产生心理压力,甚至还会产生畏惧与排斥,所以在插入营养后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具有一定必要性。对于患者的这种不良心理状态,医护人员需及时地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与安慰,在营养管插入过程中为患者解释插入营养管的原因以及必要性,介绍营养管所带来的好处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让患者有一定心理基础,为之后的治疗提供良好的支持。与此同时,要向患者家属介绍营养管的功能用途以及不良反应,使患者家属能够很好地协助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更好的护理。
出现并发症需谨慎
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为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由于肠内营养液浓度过高或输液过快所导致的,一旦出现可调整输液速度以缓解症状,必要时可停止输液待恢复后继续。电解质紊乱及高血糖等也是常出现的并发症,可通过对患者身体各项指标的及时监测,根据指标及时调整输液。机械性肠梗阻一般由于营养管堵塞所导致,预防其发生则需在插入时将营养管固定牢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