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业评价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策略
2021-07-19汤仕平曾德贵
汤仕平 曾德贵
摘要:高职院校的学业评价还存在诸多问题:评价制度不够健全;评价理念陈旧;评价方法单一、内容片面、手段落后;评价过程随意,评价实施不严密。高职院校应改进学业评价,完善自主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机制。
关键词:高职;学业评价;策略
教育部要求高职院校要建立常态化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机制,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学业评价是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反映学生的发展质量,也能改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
一、高职院校学生学业评价面临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学生学业评价制度不够健全
目前,高职院校内部缺乏系统的学生学业评价制度。“以往的学校更关注教的评价而忽略了对学生学的评价”[1],这反映出重“教”轻“学”的理念。目前,高职院校内部的学业评价制度散见于考试考务办法、人才培养方案之中,系统性不强。有的用成绩评定代替学业评价,将学业评价片面地理解为给学生学业质量评定分数,没有看到评价不仅包括量化评价,还包括质性评价。
(二)高职院校教师的评价理念比较陈旧
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均认为学业评价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测量或测验,给出量化分数,因此,难以准确把握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高职院校大部分教师的理念停留在目标取向或过程取向阶段,对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地位认识不清楚,忽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作用,不能推动教育改革走向纵深,很难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三)高职院校学业评价方法单一、内容片面、手段落后
在评价方法上,高职院校普遍采用量化评价方法,较少采用质性评价方法,如档案袋评价、情境模拟评价等方法[2]。
在评价内容上,主要以知识和技能目标为主,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等目标评价较少。“学生平时哪怕没来上课,只需要考前一两周突击学习就能取得不错的成绩。”[3]高职院校学业评价偏重记忆性知识,缺乏综合应用能力的评价,评价结果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学业全貌。
在评价手段上,很多高职院校还主要依赖传统的纸笔测验,管理部门对评价过程的监控也是以现场检查为主。这种评价手段和管理方式不便于适时反馈,不利于教师准确把握学生学业现状,评价和管理效能不高。
(四)高职院校学生学业评价过程随意、实施不严密
高职院校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开展过程较为随意,从评价标准的撰写,到评价方案的制定,仅少数教师参与。部分教师形成性评价开展随意,对学生课堂表现随意评价,作业也以简单的回忆性知识检测为主,无需大量查阅资料或练习,难度较低。评价信息的反馈随意,学生作业的批改,反馈描述简单,往往以分数或者简单的语句描述反馈信息,学生不清楚自己与学习目标的差距。
高职院校评价实施不严密,存在重视期末考试,轻视补考和重修考试的现象,期末考风抓得严,但补考、重修考试不够严格。
三、高职院校学生学业评价的改进策略
(一)完善学校评价制度
在制度建设上,主动对接外部评价制度。建立学分替换制度,根据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替换相关课程学分和成绩,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外部评价。可给予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学生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在评优、奖学金评比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
校内学业评价制度建设上,一要注重评价制度系统性和完整性,评价已发展到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等多种评价结合[4],学业评价首先应建立评价标准拟定制度,避免将课程目标等同于评价标准。二要做好增值评价,尊重个体差异,多用纵向评价,因材施“评”,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受到激励、得到发展。三应注重评价制度的科学性。应合理选择评分方式,科学选用百分制和等级制进行评价。
(二)教师更新评价理念
在评价的价值取向上,建立主体取向的评价目的观和发展性评价功能观,“它是以人的自由与解放作为评价的根本目的”[5] 。评价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成长。要多用描述性语言等质性方式评价学生,少用冰冷的分数等量化评价简单对待学生。评价既要指出学生的不足,也要给出改进的举措。
树立建构评价观,尊重多元价值标准。评价描述是一种通过协商而形成的“心理建构”[6] 。应通过多元主体会话,协调价值冲突,缩小分歧,达成一种共同的或相对一致的评价。
(三)科学实施学业评价
评价实施时,要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从而自我诊断和调整,发展交往能力 。坚持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在量化评价的基础上,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对学生学业材料进行全过程收集,从而实施精准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和优点给与准确反馈。在评价内容上,既要有预设性知识性和技能性目标的评价,也要兼顾预对设外的目标,如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等的评价。
高职院校应促进学业评价手段信息化。借助信息化手段,将评价过程和结果等进行可视化呈现。学校可以购买信息化教学平台,帮助教师对提高教师评价效率,帮助管理人员对评价活动高效管理。
(四)严格学业评价过程
严格学业标准,强化过程评价,建立期末考试成绩与综合成绩双过关制,规定期末考试成绩达到一定分数为综合成绩合格的前提。对待补考、重修等也应严格,避免评价过程出现漏洞。学校还应加强对评价过程的检查,利用信息化平台检查作业布置和批改、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撰写评语等情况。
参考文献
[1]苑毅.质性评价:另一种学生学业评价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20(19):360-361.
[2]齐天.高校学生质性学业评价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
[3]谢于晨.高校学生学业评价改革研究[J].科技视界,2020(32):122-124.
[4]唐之享著.人本教育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01:340.
[5]肖川主编;罗炜编著.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 2011版 解读[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02:124.
[6]严玉萍编.中美教师评价标准比较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0:51
作者简介
汤仕平(1978—),男,四川岳池人,教育学学士,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教育心理。
曾德贵(1972—),男,四川泸县人,工学学士,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广安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教改课题《诊改背景下高职学生课程评价方式改革初探》,编号GAZYJG2020-20,负责人:汤仕平,立項时间:202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