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训练期间疾病情况流行病学分析
2021-07-19黎丹东张旭辉毛利宾郭广惠王华民
黎丹东,张旭辉,毛利宾,郭广惠,王华民
(1.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三集团军医院骨科,新乡 453000;2.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三集团军医院卫勤处,新乡 453000)
新兵是我军力量补充的重要来源,是战斗力生成的重点对象。新兵训练期间健康关系到训练效果及部队战斗力生成,是卫勤保障的重点关注方向。本文对新兵训练期间疾病发生情况进行流行病分析,旨在发现其发病特点及规律,为新兵训练卫勤保障提供数据参考及决策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该新兵训练营有新兵811人,均为男性,年龄18~24岁,平均19.84岁。从2020年9月7日训练至2020年12月18日,共训练约为15周。
1.2 研究方法根据该训练营卫生所每日门诊登记资料进行统计,按疾病诊断名称,将疾病分为呼吸疾病、胃肠疾病、皮肤疾病、口眼耳鼻喉疾病、训练伤及其他疾病。其中,训练伤包括胫骨骨膜炎、膝关节损伤、踝关节损伤、跟腱炎及足底筋膜炎、下腰痛、腕关节损伤、前臂损伤、肘部损伤、上臂损伤、大腿损伤、肩部损伤、髋关节痛、其他;口眼耳鼻喉疾病包括口腔、眼、耳、鼻、咽喉疾病。对训练期间2020年9月7日—2020年12月18日疾病进行统计,定义2020年9月7日—2020年9月13日为第1周,依次类推,2020年12月13日—2020年12月18日为第15周。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Excel 2007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绘图,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构成比表示,分析采用描述性方法。
2 结 果
2.1 基本情况本新兵训练期间共接诊新兵949人次,呼吸疾病发病人次最高,占所有疾病的29.82%(283/949),其次为训练伤占所有疾病的28.98%(275/949),口眼耳鼻喉疾病占所有疾病的13.28%(126/949),胃肠疾病占10.33%(98/949),皮肤疾病占6.74%(64/949)(表1)。
表1 新兵训练期间各类疾病发生情况及构成比
2.2 总发病人数随时间变化情况总发病人数在第2~3周达到高峰,分别为124和122人次;之后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时有反弹小高峰,如第7周,发病人数为74人次,第10周发病人数为52人次;第8~15周发病人数降至55人次以下(图1)。
图1 新兵训练期间周发病总例数情况
2.3 各类疾病随时间变化情况呼吸疾病在第1、2和4周发病人次最高,在第2周达到高峰,为45人次;训练伤在第2~3周发病人数最高,并在第3周达到高峰,为45人次;口眼耳鼻喉疾病在第3周达到高峰,为29人次;胃肠疾病在第2~3周发病人数高,在第3周达到高峰,为15人次;皮肤疾病发病人数在第2周达到高峰,为13人次。其他疾病在第2及10周发病人次最高,分别为10和11人次(表2)。
表2 新兵训练期间各类疾病周发病情况
2.4 训练伤构成情况新兵训练期间训练伤发病率为33.91%(275/811)。训练伤占所有疾病的28.98%,训练伤发生占比前5名依次为胫骨骨膜炎(26.55%)、膝关节损伤(22.18%)、踝关节损伤(16.73%)、跟腱炎及足底筋膜炎(9.82%)、下腰痛(4.73%)(表3)。发生较为多见的骨折为疲劳性骨折(又称应力性骨折),主要有胫骨疲劳性骨折、股骨疲劳性骨折、投弹伤所致肱骨下段螺旋形骨折。致伤课目主要有3公里跑、战术、手雷投掷。
表3 新兵训练期间训练伤构成占比(%)
3 讨 论
2020年征兵在秋季,由于疫情原因,征兵后进行新兵集中隔离,新兵正式训练后,主要处于秋冬季。季节交替及气温变化对新兵训练产生不利影响。秋冬季是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秋季腹泻等季节性疾病多发时段。因此,针对季节性疾病发生应提前做好预防和保障。
3.1 积极重视呼吸道疾病预防 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呼吸道疾病,在部队群体性生活的单位极易发生与传染。在呼吸道疾病中,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最高。主要与被传染、训练后疲劳、抵抗力下降、衣物被褥保暖不及时、冬季开窗换气少、就诊不及时等多种原因有关。建议针对上感发生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一是对上感患者及时进行发现、诊断及治疗,必要时进行单独隔离治疗,避免飞沫传播;发现发热患者,尽可能隔离治疗,查明病情[1];二是中断及减少传播途径,如佩戴口罩、减少上感患者带病训练及参与群体性活动;三是保护易感人群,避免训练过度疲劳,适当加强营养,对高危人群口服板蓝根提前预防,及时添加衣物,睡觉时避免被褥坠床致着凉;对宿舍等集体室内环境进行消毒等。
3.2 积极做好军事训练伤疾病的防治军事训练伤是导致新兵卫生减员及影响战斗力生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军事训练伤历来受到各国军事医学研究机构的普遍关注[2]。预防训练伤及减少训练伤的发生,也是我军重点关注的课题。新兵训练期间训练伤发病率为33.91%,仅次于呼吸系统疾病。训练伤中发生最多的是软组织损伤,其次为骨与关节损伤。下肢损伤较上肢损伤更为常见,其次为躯干及头面部[3]。关节处损伤最常见的为膝关节,其次为踝关节。长管状骨中损伤最常见的为胫骨。导致患者严重损伤的主要为应力性骨折,常见部位为胫骨、股骨及肱骨。发生原因主要是反复超负荷应力、张力、剪力等因素作用或者疲劳、损伤的肌肉反复不协调收缩因素,造成骨骼“疲劳” 损伤断裂;当肌肉疲劳至丧失对骨骼的保护作用时, 积累导致应力性骨折的发生。训练伤的发生主要发生于开训后的第3周。应力性骨折的发生高峰在开训后的第2~3周[4-5],这与破骨细胞(10天左右激活)和成骨细胞激活(14天左右激活)的时间差是一致的。
针对军事训练伤,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建议注重科学的训练方法、充分的准备活动,注意间隔放松,防止局部负担过重,加强易伤部位肌肉力量练习、加强保护及自我保护意识,加强保健指导。进行课目训练前,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一般建议10~15分钟的准备活动,防止过度疲劳及带伤训练,提倡循环训练法,克服单一项目单一动作的长时间重复训练。建议积极落实“3个做好”:做好科学组训,从源头上控制训练伤的发生;做好风险筛查,包括症状体征筛查、身体功能、素质、疲劳及心理评估;做好干预措施,包括调整训练计划、制定保护措施、进行纠正性训练、物理治疗。对于训练伤进行分级治疗,中重度训练伤及时后送上级卫生机构;轻度训练伤,观察及对症处理,进行整体康复。对于运动性损伤,采用国际运动性损伤“POLICE MM”治疗原则[6],即P(pretection):保护措施、OL(optimal loading):合理运动、I(ice):冰敷患处、C(compression):压迫包扎、E(elevation):抬高患肢、M(modalities):物理治疗、M(medications):药物治疗。
3.3 做好胃肠、皮肤及口眼耳鼻喉疾病防治本研究发现,新兵胃肠疾病、皮肤疾病及口眼耳鼻喉疾病发生率也较高。胃肠疾病发生主要与军事应激[7]、水土不服、不洁饮食、寒冷刺激及原有胃肠炎疾病等有关;皮肤疾病主要与过敏、空气干燥、汗渍及卫生不当等有关;口眼耳鼻喉疾病主要与精神压力、过度喊口号、饮食及卫生等有关。因此,建议积极拟制针对性预防措施,一是加强卫生指导,包括饮食卫生、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等,定期洗澡,注意保暖,减少寒冷刺激;二是加强训练谋划,避免盲干蛮训,发生疾病及时就诊,注意加强驻地习服,合理安排训练课目及注意休息;三是加强心理疏导,多交流倾听,利于压力缓解和释放,定期安排心理医生下部队,开通“知心姐姐”等电话热线。
4 小 结
新兵阶段是部队军营训练的开始,新兵的健康直接关系到部队战斗力生成和转化,因此,加强新兵训练的卫勤保障至关重要。在新兵训练防病治病中,应加强呼吸道疾病的防治,增强军事训练伤的防护措施,关注口眼耳鼻喉、胃肠及皮肤疾病的发生,科学组织新兵训练,积极做好相关宣教,以降低新兵疾病的发生率,为部队战斗力生成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