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女性血脂水平与骨转换标志物、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2021-07-19王雅君陈倩倪霞萍边平达
王雅君 陈倩 倪霞萍 边平达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好发于老年女性[1]。老年女性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低下,可出现骨密度下降及血脂紊乱[2]。近年来虽然有研究表明,血脂增高会促使绝经后女性罹患骨质疏松[3-4],但少有对老年女性血脂水平与骨转换标志物、骨密度相关性研究。为此,本研究检测老年女性的血脂、骨转换标志物和骨密度,分析血脂水平与骨转换标志物、骨密度的相关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浙江省人民医院体检的老年女性337例,年龄60~93(78.85±6.58)岁。纳入标准:女性年龄≥60岁,同时接受血脂、骨转换标志物和骨密度检测。排除标准:(1)严重心肝肾疾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肿瘤晚期、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疾病;(2)正在接受双膦酸盐、甲状旁腺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3)正在服用他汀类等调脂药物。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KY2016031)。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血脂检测 采用日本日立公司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于清晨6:30~7:30空腹抽取老年女性肘静脉血5 ml,测定 TC、TG、HDL-C、LDL-C。
1.2.2 骨转换标志物检测 采用日本罗氏公司 Cobas e601免疫发光分析仪。于清晨6:30~7:30空腹抽取老年女性肘静脉血5 ml,离心后取血清测定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交联(C-telopeptide of type 1 collagen,CTX)、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1 procolagen,P1NP)和骨钙素。
1.2.3 骨密度测定 采用美国GE公司Lunar Prodigy双能X线骨密度仪,精密度为0.08%。测量时研究对象仰卧在扫描台正中,脚固定在特制脚架上以确保下肢处于内旋位,测量并记录股骨颈骨密度(femoral neck bone minera density,FNBMD)、总髋部骨密度(total hip bone minera density,THBMD)、L1~4骨密度(lumbar spine bone minera density,LSBMD)。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上述检测指标的关系采用二元定距变量的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老年女性骨转换标志物与骨密度的相关性 见表1。
表1 老年女性骨转换标志物与骨密度的相关性
由表 1可见,老年女性 CTX、P1NP、骨钙素与FNBMD、THBMD、LSBMD之间均呈负相关(均 P<0.05)。
2.2 老年女性血脂水平与骨转换标志物、骨密度的相关性 见表2。
由表2可见,TC与CTX和骨钙素均呈正相关,与LSBMD呈负相关(均 P<0.05);TG与FNBMD、THBMD均呈正相关(均 P<0.05);LDL-C与骨钙素呈正相关,与LSBMD呈负相关(均 P<0.05)。
表2 老年女性血脂水平与骨转换标志物、骨密度的相关性
3 讨论
CTX和P1NP均与Ⅰ型胶原的代谢有关,其中P1NP是Ⅰ型原胶原(由成骨细胞合成分泌)在多肽酶作用下裂解的一种代谢产物,而CTX是破骨细胞分解Ⅰ型胶原后的产物。骨钙素是成骨细胞产生的一种分子量约为5~8 KD的骨特异蛋白,是骨骼中除Ⅰ型胶原(约占90%)外最常见的蛋白(约占3%)。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女性血清CTX、P1NP、骨钙素与FNBMD、THBMD、LSBMD均呈负相关,提示骨转换标志物越高,骨密度越低,这与金挺美等[5]的研究结果一致。
血脂包括TC、TG、磷脂和游离脂肪酸,其中TC水平在临床上常被作为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发展和疗效观察的重要参考指标[6]。脂蛋白是血脂在血液中存在、转运和代谢的形式,按其密度不同,可分为乳糜颗粒、极低密度脂蛋白、LDL和HDL等,其中HDL增高,有利于外周组织清除胆固醇,从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而LDL富含胆固醇,易沉积于动脉血管壁内,诱发粥样硬化。HDL-C可反映HDL的水平,其增高与冠心病发病呈负相关,而LDL-C可反映LDL的水平,其增高与冠心病发病呈正相关[6]。
本研究结果发现,TC与CTX、骨钙素呈正相关,LDL-C与骨钙素呈正相关,且TC、LDL-C与LSBMD均呈负相关,提示TC和LDL-C升高可通过提高老年女性的骨转换水平,使LSBMD下降。其机制可能与以下两点有关:(1)骨髓干细胞可以分化为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而TC和LDL-C升高可促使骨髓干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从而导致骨质丢失加快;(2)骨髓腔内脂肪细胞聚集,可使腔内血液动力学减慢,微循环障碍,从而导致骨量丢失加快[3]。TC和LDL-C仅与LSBMD呈负相关,这可能是由于腰椎中松质骨含量较多,其骨量容易丢失有关[1]。一项有关他汀类药物与骨质疏松关系的Meta分析发现,他汀类药物不仅能调节血脂,而且能抑制破骨细胞功能,升高LSBMD,但对FNBMD、THBMD作用不明显[7]。
本研究结果还表明,TG与FNBMD、THBMD均呈正相关,这与类似的研究结果一致,如Cui等[8]的研究表明,绝经后女性TG水平与股骨近端的骨密度呈正相关。TG是甘油和3个脂肪酸形成的酯,是机体恒定的供能来源[6]。TG与CTX、P1NP、骨钙素均无相关性,提示TG并非通过影响老年女性骨转换水平来提高骨密度。TG较高的研究对象股骨近端骨密度较高,可能与其营养状况较好、体重较高有关[9]。另外,在老年女性中,HDL-C与骨转换标志物、骨密度无明显相关性,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0]。
综上所述,在老年女性中,不同的血脂成分与骨转换标志物、骨密度的关系不尽相同,其中TC和LDL-C升高,与骨转换标志物增高、LSBMD下降有相关性,故应注意检测和处理。但是,TC、LDL-C升高促进骨吸收的确切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