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自主要素 强化自主创新

2021-07-19文=孙

现代国企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人才科技材料

文=孙 敏

材料院作为兵器工业集团唯一的一家从事新材料、新工艺研发的材料子集团,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立院之本,将核心技术攻关作为科技创新的原动力,通过系统布局、有序推进,不断夯实了企业发展的“压舱石”,真正让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

城市公交车辆GPS设备能够实时采集车辆号、时间、速度、位置(经纬度)等信息. 基于GPS时间识别上车站点,首先根据公交站点信息及公交GPS数据推算出公交车辆的停靠站点及站点停靠时段,然后基于停靠时段对大量乘客IC卡刷卡数据进行分类分组,得到乘客的相关到站信息.

英国创新核退役工程中心(CINDe)近期在沃金顿(Workington)正式投运。该中心的目标是成为创新和工程服务领导者,为坎布里亚郡西部的核退役工作提供支持。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的明确要求。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新高度、从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提升创新能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国际上,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发生深刻调整,各国都千方百计筑强已有的科技优势,而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也是换不来的,在引进高新技术上我们不能抱任何幻想。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无论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内涵型增长,还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水平,都需要强大的科技支撑。在此背景下,我们必须奋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特别是要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把更多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国际态势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在纷繁复杂的周边安全环境当中,为了不断构建强大的国防力量,我国军工企业科技创新体系也面临着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等一系列的挑战,也必须要积极应对外国同行的残酷竞争,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走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结合国家战略,牵住核心技术“牛鼻子”

科技创新要紧跟国家目标和紧迫战略需求的重大领域,依据企业自身战略方向,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争取形成一批产业带动性强、技术自主可控、在国际上并跑领跑的重大创新成果,为国家实现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发挥引领性作用。要紧紧围绕国家实体经济发展需求,推动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产业转型升级,要紧紧围绕国内国外形势变化需求,积极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要紧紧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需求,以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为目标,突破产业发展瓶颈,维护产业高质量安全发展。

(1)活性材料筛选。取3号样品加入 AP 2.0%、水泥20.0%、CA5.0%及相应添加剂,不同活性材料投加量相同,考察固化改良后浸出液主要指标,试验结果见表8。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活性材料其对水泥水化作用不同,活性越高,作用效果越好,固化后各项指标越好,采用混合的活性材料比单一的活性材料效果好,因此选择混合型活性材料HHJ。

材料院作为兵器工业集团唯一的一家从事新材料、新工艺研发的材料子集团,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立院之本,将核心技术攻关作为科技创新的原动力,通过系统布局、有序推进,不断夯实了企业发展的“压舱石”,真正让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在落实集团公司科技创新30条上形成体系化的建设思路。围绕落实集团公司科技创新30条,材料院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的措施意见》,提出了关于履行强军首责、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适应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战略需要的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科研院所的23条科技创新举措。二是瞄准前沿科技,重点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等前沿领域,加快打造一批高精尖材料“硬核”“利器”,加快摆脱材料技术受制于人的风险。在智能化、数字化得到快速应用的今天,材料院乘势而上,体系布局,以期实现“第二曲线”的打造,真正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快成果转化,真正让技术成果得到有效应用。如何有效解决核心技术和市场化应用中间“最后一公里”问题,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够真正满足市场诉求,真正创造社会价值。材料院高度重视成果转化,通过摸清家底、进而盘活家底,打通了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目前,新型超高强韧炮钢成果在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成功转化,逐步实现工程化应用,自筹1000万元支持低密度钢工程化应用技术研究。同时,在知识产权运营、成果转化机制建设方面,也开展了积极探索。

勤于修炼内功,盯紧基础研究“主源头”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总开关,是科技创新的不竭源泉。只有持之以恒抓好基础研究,才能强基固本,为事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动力。当前,世界格局风云变幻,在关键技术、关键领域“卡脖子”现象愈发突出。对于科技先手棋的争夺本质上是对基础研究能力的竞争,只有加强基础研究才能真正夯实我国科技发展的内生动力。基础研究投资大,见效慢,资金回笼周期长,更需要国企发挥责任担当,立足现实需求,致力解决国家所急,人民所需,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精神,切实促进基础研究的发展。一是要继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基础研究属于准公共产品,需要公共投入。基础研究的承担者虽然主要是大学和公益性的科研院所,但按照历史经验和未来科技发展趋势,企业也是基础研究的重要阵地。华为正是由于多年的基础研究积累,才在5G技术领域独占鳌头。材料院制定《材料院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管理办法》,探索项目管理新模式,积极与技术领先的民营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广泛合作,协同推进材料院优势专业的基础研究,真正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的通道。二是强化基础研究平台建设。国家实验室是主要发达国家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的重要载体,诸如美国阿贡、洛斯阿拉莫斯、劳伦斯伯克利等国家实验室和德国亥姆霍兹研究中心等,均是围绕国家使命,依靠跨学科、大协作和高强度支持开展协同创新的研究基地。加强基础研究平台建设十分重要。国家“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布局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材料院在积极用好冲击环境材料技术重点实验室、国防化学一级计量站等国家级实验室平台的基础上,积极融入地方、构建了三级实验室体系,同时积极组建创新联合体,以满足国家重大战略科技需求为目标,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机制。三是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大力营造潜心研究的科研氛围,尊重科学规律,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避免违背科学规律的频繁考核和量化考核体制,构建以学术质量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全面引入同行评价,重点评价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原创性,引导和激励科研人员“坐冷板凳”,克服浮躁心态,确保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潜心钻研,攻坚克难,早日实现重大突破,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图:孙敏董事长在军用新材料与防护技术2020年学术研讨会现场发言

充分调动资源,构筑科技创新“共同体”

科技创新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加强统筹协调,大力开展协同创新,集中力量办大事……形成推进自主创新的强大合力”,提升协同创新总效能。一是以材料工程中心的建立为契机,构筑了“小中心、大协作、开放式”的创新体制机制。材料工程中心集聚了兵器系统内外材料研究优势力量,为加快推动新材料、新工艺核心技术突破提供了重要平台,为加快提升材料院行业战略地位提供了重要动力,为加快形成集团公司体系化技术创新发展格局提供了重要支撑。二是加速科技与社会协同机制。依靠科技创新主动融入地方发展。结合地方所需,发挥自身所长,寻求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的合作机会,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为地方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三是加快构建完善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加快推动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国企承担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使命,要用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获得回报。军工企业的科技创新更要紧紧围绕市场需求来开展,围绕国防需求来建设,要在供给侧改革上做文章,产品设计与改进要让听得见炮火的人来决策,也要注意军民融合,造福人民群众,借此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为实现产品和服务从满足市场需求到引领市场需求的跨越而不断努力。四是要和科研院校互利双赢。科研院所和高校是科技创新成果最集中和最密集的地方,企业的科技创新必须和他们实现紧密结合,要将企业打造成以自身产业引领的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要依托科研院所和高校中的科技领军人才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把企业打造成产学研基地。

结合队伍建设,锻造科技支撑“智力群”

科技创新工作是企业的命根子,而科技创新关键在人,创新首要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要选好用好技术领军人才,培训培养技术团队人才,使创新工作的质量能够在全过程得到保证,同时要在企业创造宽松自由的创新空间,营造允许失误、宽容失败的环境。要建立合理的创新回报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完善科技创新顶层设计,通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激发创新动力,通过加大科技创新奖励力度,持续推动创新发展。

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要围绕“人”来做文章。一是善于“聚才”,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人才集聚到科技自立自强的伟大战略中来,要选好用好一线创新人才、青年科技人才、高技能“工匠”和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改革聘任制度、选拔制度、薪酬制度、激励制度,营造吸引国际化人才、高端人才的良好环境。制定了《北方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人员招聘管理办法》,重点引进应届985、211研究生学历以上人员以及双一流院校应届毕业生,并依据材料院各单位不同地域、招聘人员不同学历及招聘人员所在院校类别设定不同的最低薪资标准,对于特别优秀的博士研究生试行谈判工资制。二是善于“育才”,建立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科技评价体系,根据不同学科、不同研究领域和不同研究环节的特性和科技人员的特点,分别设置合理的评价指标,畅通人才发展渠道,制定有利于科研人员发展的评价办法和有利于科研成果转化的评价办法。材料院制定了《北方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科技带头人管理办法》、《北方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启明星”计划管理办法》,围绕重要学科领域和创新方向完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发现机制,在重大科技攻关实践中培育锻炼人才,鼓励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三是善于“铸才”,要勇于肩负起锻造科技创新专业人才的历史担当,培养一大批永葆斗争精神、崇尚自立自强、富有创新意识的专业人才队伍。优化人才布局,构建完备的人才梯次结构;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创新人才使用和团队运作新机制、新模式,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建立合理的创新回报激励机制,鼓励科技人员采用技术成果加股权、期权分配等方式参与分配改革;加大对本土人才的优选和培养力度,尤其是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实践中培育本土人才。

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没有科技的自立自强就没有出路。我们要深刻认识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长期性、艰巨性,提前谋划,保持定力,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确保已经推出的一系列政策真正落实到位,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科技创新的动力引擎。

猜你喜欢

人才科技材料
人才云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科技助我来看云
可爱的小瓢虫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材料
毛遂自荐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