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央企业重点发力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果

2021-07-19金迈平

现代国企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华龙嫦娥天线

文=金迈平

进入“十四五”、迈向新征程,国资央企要不断增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责任感紧迫感,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大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和体制机制建设,持续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核集团: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

1月30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这标志着我国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前列,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之后真正掌握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从1997年提出以“177堆芯”为主要特征的CNP1000,到2009年提出“能动+非能动”为主要特征的CP1000,再到ACP1000、“华龙一号”,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千瓦级核电站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与拼搏,终于建成投运,也给我国开展自主创新提供了诸多经验和启示。

作为中国高端制造业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华龙一号”设计寿命为60年,反应堆采用177堆芯设计,堆芯设计换料周期18个月,创新采用“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安全系统及双层安全壳等技术,在安全性上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要求。

“华龙一号”每台机组装机容量116.1万千瓦,每年发电近100亿度,能够满足中等发达国家100万人口的年度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每年可减少标准煤消耗3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6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7000多万棵。

“华龙一号”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核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了大幅跃升,建设核工业强国迈出了坚实一步。

“华龙一号”堆型的深度自主化设计,也为解决“华龙一号”技术出口第三国可能的核禁运限制铺平了道路,并将有效发挥国内高端设备制造产能优势,带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1月30日,站在“华龙一号”全球首堆投入商业运行的时点上,中核集团董事长余剑锋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余剑锋表示,中核集团将始终牢记强核强国的历史使命,推动核工业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加快“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和后续机型研发,着力推动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走出去”,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核工业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航天科技:我国嫦娥五号轨道器成功进入日地L1点轨道

3月18日,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获悉,嫦娥五号轨道器在地面飞控人员精确控制下,近日成功被日地拉格朗日1点捕获,成为我国首颗进入日地L1点探测轨道的航天器。

目前,轨道器对地距离93.67万公里,整器姿态稳定、能源平衡、工况正常,后续将在日地L1点探测轨道运行,运行一圈周期约为6个月。

日地L1点位于太阳与地球的连线之间,距离地球约150万公里。这是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引力“动平衡点”,意味着在这个位置上受到来自各方的引力大小基本相同。航天器位于该位置时,更容易保持相对稳定的运行状态,在节省燃料的同时,既不会被地球或者月球遮挡,还可以不间断地观测太阳或地球向阳面,是放置太阳观测站的最佳位置。

据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介绍,嫦娥五号轨道器于2020年12月17日与返回器分离,自去年12月21日起转入长期管理阶段,由该中心长期管理团队负责跟踪测控、轨道控制等一系列管理工作。在约88天的转移旅程中,团队严密监视、精准操作,先后实施了2次轨道机动和2次中途修正,使嫦娥五号轨道器成功抵达日地L1点,开启了新一阶段的探测任务。

该中心表示,后续将根据拓展试验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嫦娥五号轨道器日常管理和拓展试验,进一步扩大工程和科学探测成果,为后续深空探测任务提供技术支撑,探索和积累更多经验。

据悉,除了嫦娥五号轨道器,该中心长期管理团队还在负责嫦娥三号着陆器、嫦娥四号“两器一星”和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日常管理工作,目前上述航天器的状态良好,运行正常。

中国电科:亚洲最大70米口径全可动天线正式交付

2月3日,中国电科39所研制的亚洲最大70米口径全可动天线,正式交付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该天线对深空探测和射电天文领域是一个重大突破,具备稳定接收微弱人造数据信号和感知极微弱宇宙自然天体辐射电磁波等功能,可实现宇宙深空探测器遥感数据接收和射电天文观测科学研究,将助力接收“天问一号”探测器传回的科学数据。

准确获取火星探测数据,天线指得准是关键。为保证天线指向精度,研制团队采用了多电机控制、抗阵风扰动以及多参数指向标定修正等多项新技术,使天线指向精度达1/360度左右,天线指向精度达到9角秒。同时,为克服重力因素影响导致的天线内部面板形变,研制团队采用了副面赋形和实时吻合、反射体温度场控制等多个专项技术,使得天线主反射面面形精度优于1毫米。

除此之外,在天线反射体和底座等关键部位,还设置了温度、倾斜仪、气象仪等传感器,对天线的温度和形变进行实时监控和修正,进一步提高天线的指向修正精度。

未来,根据任务需要,该天线还可以进行扩展,用于获取更多频段的数据信号接收任务。

国网公司:推出首个“碳达峰、碳中和”大数据产品

3月18日从国网电商公司(国网金融科技集团)了解到,该公司近日顺利完成“碳排放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一期设计开发,这是国网电商公司研发的首个“碳达峰、碳中和”大数据产品,用于监测特定行业和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情况,为各地能源清洁转型和参与全国碳排放市场交易提供数据支持。

据了解,该平台依托用电信息采集数据,结合区域特点,对碳排放重点行业和企业进行分析,在产业碳排放监测、碳排放重点产业诊断、碳排放量核算预测、碳交易信用管理等方面开展应用和服务,协助政府部门加强对重点用能企业和项目的监测,促进能源结构优化和供给侧改革,同时方便企业即时了解碳排放量,为企业控制与管理碳排放量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

“科学监测和准确评估国内各省(区市)市县和各行业的碳排放结果,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支撑。”负责平台研发工作的国网大数据征信公司政企事业部项目负责人李鼎表示,“碳排放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以发电企业、重点行业及用能企业的碳排放监测工作为主线,以国家电网的电力大数据和生态环境部的碳排放数据为依托,建立产业、行业等维度的碳排放测算模型,开展碳排放分析与预测等工作,辅助政府指导当地‘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结合宏观、经济等外部数据分析影响碳排放因素,精准制定减碳政策。”

据悉,国网电商公司将进一步深化碳排放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应用,深化大数据征信在碳足迹测评、绿色项目执行过程监控、企业排放监测预警及金融社会风险监测管理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协助政府部门加强对重点企业和项目监测,指导企业开展节能设备改造、降低碳排放强度,支持国家绿色低碳发展。

东方电气:以创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从2016年亏损额高达21亿元、子企业亏损面近50%,到2020年营业收入、利润总额、新生效订单创下近5年最大增幅,超额完成国资委业绩考核指标。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启动以来,东方电气梳理出28个重点改革项目、76条主要改革措施,并落实任务清单,明确改革时间表。

“十三五”期间,全集团研发投入强度平均值达到5.19%,2020年研发经费达到23亿元,投入强度达到6%……过去几年,东方电气持续加大科研资金支持力度,创新项目组织方式,推行科研项目“揭榜挂帅”,有效提升了研发效率。

人才激励政策进一步完善。通过设立集团科研攻关专项奖励基金、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等方式,科技人员获得感大大增强,近3年集团公司已兑现各类科研创新奖励近3000万元。下一步,东方电气将建立更加灵活多样的中长期激励机制,并出台尽职合规免责事项清单等举措,激励干部员工积极创新。

作为在产业链中具有龙头地位的“链主”企业,东方电气发挥企业整机装备和系统性解决方案优势,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打造重装产业“共同体”。目前,集团产业链供应链汇集了1.6万多家企业,其中民营企业超过70%,建立起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集团还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速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氢燃料电池系统产业化应用,助力打造成渝“氢走廊”。

“经过不懈努力,我们已处于能源装备行业领先地位。全国许多电力企业使用东方电气的技术和装备。”东方电气表示,“我们正自主研发大功率海上风电机组、深远海漂浮式风电机组等重大装备,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积极贡献。”

猜你喜欢

华龙嫦娥天线
给嫦娥一个舒适的家
具有共形能力的阻抗可调天线
好好去爱
智慧漳核 华龙腾飞
“华龙一号”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与探索
华龙引领 国之重器
“嫦娥”探月,步履不停
12345,“嫦娥”奔月那些事儿
应用于5G移动终端的宽带八天线系统
天线音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