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裕灵:让群众感受到“审判温度”的法官

2021-07-19彭祖君刘德华

民主与法制 2021年21期
关键词:法庭祖父被告

彭祖君 刘德华

>>周裕灵正在开庭 作者供图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人民法院德源法庭负责人周裕灵,在革命传统和党的培养下,从懵懂青年成长为一名党员法官。他的言行让群众感受到了“审判温度”。在政法干警教育整顿活动中,郫都区城乡传颂着他感人的事迹。

耳濡目染:革命传统教育铸就党员法官

周裕灵出生在一个干部家庭,父亲、二伯、舅舅、姨夫都是共产党员,并且担任所在单位的主要领导。父辈们大公无私、爱憎分明、无私奉献的品格,自小在周裕灵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为父母工作原因,他打小随祖父、祖母一起生活。祖父是原郫县三中的高中教师,爱岗敬业,深受学生的爱戴。由于工作需要,60岁那年他并没有按时退休,在本该颐养天年的时候,仍然选择奋战在教学第一线。65岁那年,祖父被确诊为食管癌晚期,由于当时他正在带高三毕业班,为了让学生们能够顺利参加高考,不留遗憾,祖父强忍剧痛坚持工作,直到高考结束才正式办理住院手续。在与病魔抗争半年后,祖父便去世了。祖父走的那天,很多人自发为他送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祖父一生最真实的写照。祖父生前常教育周裕灵,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如今30多年过去了,周裕灵一直没有忘记祖父对他的教诲,始终把“责任”二字和诚实做人、踏实做事作为他的人生信条。

1999年参加工作以后,周裕灵先后在安德法庭、民庭等部门从事书记员工作。工作中,他身边有很多党员同志。在潜移默化间,他深受他们的影响,心中暗下决心用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李树清、张炳全、周玉兴等党员法官是周裕灵法律道路上的启蒙者和引路人。他们正直坚毅的品格、扎实过硬的业务能力、深入群众的工作方法深深地影响着他、感染着他,在他们身上,他学到了很多。从那时起,他便下定决心,要成为受人尊敬的党员法官。

2007年,周裕灵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在随后的办案过程中,他逐步丰富了阅历,积累了经验,开阔了眼界,更加深刻地认识了国情、社情和民情以及党员法官所肩负的责任。尽最大努力,办好每一个案件,成为周裕灵不断追求的目标。

2009年,周裕灵承办了一起赡养纠纷。80多岁的原告被3个子女赶出家门,无处安身。3个子女多年前就曾在房产、土地、家庭等问题上发生矛盾。如今父亲去世后,矛盾进一步升级,母亲便成了出气筒。法庭上,3个子女相互指责、水火不容。庭审因此不能正常进行,案件也陷入了僵局。一边是无助绝望的原告,一边是强势跋扈的被告,周裕灵意识到这起纠纷必须尽快化解,否则矛盾将难以调和,造成严重后果。因为当时正值国庆放假前夕,于是他便确定了一个利用国庆节化解纠纷的方案。国庆假期第一天,周裕灵便驱车20多公里,来到大女儿家中。周裕灵的出现让她颇有一些意外,但因为怒气未消,她并没有要沟通的意思,反而偏执地认为法院在偏袒原告和其他被告。因此,这次走访没有取得任何效果。第二次他改变了策略,变急攻为缓打。3天后,当周裕灵再次来到她家中的时候,她的情绪明显平复了很多,在他的引导下,她慢慢打开了话匣子,不断地向他倾诉多年来的家庭矛盾。为稳定她的情绪,他并没打断她,而是耐心倾听。她的情绪平复下来后,他迅速抓住机会展开工作,及时提出了调解方案。几经反复,权衡利益与利害关系后,被告虽有一些不情愿,但最终还是接受了他的方案。随后,他又趁热打铁,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先后做通了另外两名子女的工作,最终在国庆假期结束前,彻底化解了纠纷。

虽然那个假期没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但是原被告的亲情得以修复,周裕灵感到非常欣慰和释然。

凭着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和较为出色的工作业绩,周裕灵得到了组织的认可。2013年,他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党员担当:勇于带头办理群体性案件

2012年年底,组织安排周裕灵到三道堰法庭工作。

在三道堰法庭工作的那段时间里,周裕灵印象最深的就是小产权纠纷的化解。当时辖区内,小产权楼盘多达三十几个,涉及上万户业主。2014年前后,是小产权纠纷集中爆发的时间段,几乎每天都有大量的群众聚集在法庭。按照当时的处理原则,小产权案件既不能进行实质审查,又要防止出现信访问题,所以周裕灵每天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为前来立案的当事人做好解释、安抚工作。但是不少时候,换来的却是不信任、不理解、不配合。涉诉群众来了一批又一批,案件材料也装满了一箱又一箱,似乎看不到尽头。“白+黑”“5+2”,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疲惫。

面对堆积如山的诉讼材料,周裕灵改变了工作思路。一方面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在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支持下,辖区成立了小产权纠纷领导小组,法庭与综治办、群工办、司法所、社区等单位建立了联动机制,共同参与小产权纠纷的源头化解,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聚集在法庭的群众逐渐开始少了起来。另一方面,他尝试着发挥法庭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寻求房地产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为了切实解决问题,他把政务信息公开作为突破口,积极与房地产主管部门沟通协调,并取得了进展。

经过多方努力,最终,积压的1000多件小产权案件全部得以妥善处理,并且未发生一起信访投诉。

司法关怀:审判工作既有“法度”又有“温度”

多年的法庭工作,使周裕灵有机会接触大量的基层群众,感受最深的就是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切实为当事人排忧解难,是共产党员应当肩负的责任。

因为忙于工作,周裕灵身体出现了状况,两耳突然听不见声音,被诊断为神经性耳聋,听力检测左侧听力下降90%,右侧下降70%,医生要求住院,并告知必须加紧治疗,错过7天黄金治疗期,存在听力完全丧失的风险。周裕灵坚持白天办案,每天下班后,到爱人工作的医院进行输液治疗。由于没有得到系统治疗,他的左耳听力下降了30%。尽管如此,他无怨无悔,认为自己既然选择了人民法官这个崇高的职业,将案件办成原被告双方都满意、程序和实体都没有瑕疵,是最佳的选择。

周裕灵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其工作的标准,做到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2018年,周裕灵办理了一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被告是一名退休工人,在与原告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并且收取了原告的购房款后,却迟迟不履行过户义务。原因是被告觉得房子卖亏了,想反悔。这个案子的事实很清楚,证据也很充分,但是被告就是不承认自己违约,就是不肯履行合同义务。当庭宣判后,被告迟迟没有离去,数次欲言又止,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

周裕灵了解到,原来被告两个子女均下岗在家,失去了经济来源,老伴儿也瘫痪在床多年,常年需要人照顾,一大家人的开销全靠被告的养老金勉强维持,生活异常艰难。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周裕灵内心十分沉重,意识到这个纠纷涉及的可能并不仅仅是法律问题,也许在法律之外他还应该有一些工作要去做。闭庭后,他来到被告家中,进一步了解了被告的具体困难,帮助被告向社区反映情况、寻求帮助,同时鼓励被告要树立生活信心。后来,在社区的帮助下,被告的两个子女找到了新工作,一家人的生活重新走上了正轨。周裕灵又找到原告,做通了原告的思想工作,鉴于被告的实际困难,原告也同意放弃了违约金、中介费、诉讼费、保全费等主张。就在送达判决的那天,出现了意想不到的一幕:被告手提一个塑料袋,冲过来握住周裕灵的手,泪光闪闪地对周裕灵说:“周法官,你是一个好法官,我认可你的工作,两万元违约金我带来了,请你转交给原告,我感谢你的工作。”周裕灵一时无法将眼前的这位老人和曾经在法庭上桀骜不驯的被告联系到一起,他内心充满了温暖和感动。

通过这个案子,周裕灵明白了一个道理:审判工作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不能只有“法度”而没有“温度”。只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人民群众也一定会把我们捧在手上,这就是人民法官和人民群众之间的鱼水之情。

猜你喜欢

法庭祖父被告
祖父瓷
双被告制度的检视与重构——基于《行政复议法》的修订背景
直击现场:“我单位成了被告”
公众号如何分割,四闺蜜闹上法庭
上法庭必须戴假发?
祖父的一封信
我被告上了字典法庭
法庭争孙究竟为哪般?
鸡犬不宁
分期还款约定落空 债权人主张全数还款未获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