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意义探讨
2021-07-18王丽斌
王丽斌
随着环境的恶化、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大多数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具有较高的致残率,给患者家庭带来严重负担,且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1]。其主要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脑缺血及神经功能障碍,其发病机制主要以脑血管损伤为主,与高凝状态、炎症因子等因素密切相关,会导致脑组织缺氧坏死以及神经功能异常等症状,受动脉粥样硬化和炎症因子、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2]。目前,对急性脑梗死疾病的诊断缺乏快速实验室指标,故筛选有效指标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超敏C 反应蛋白是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炎症因子,是炎症反应标志物。D-二聚体是发生溶栓的直接证据,其属于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可引起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超敏C 反应蛋白、D-二聚体和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的发展有关[3]。作者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检测,观察其对急性脑梗死的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2021 年2 月在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3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试验组,其中男15 例,女15 例;年龄55.91~79.28 岁,平均年龄(68.40±4.17)岁。根据梗死灶直径不同将试验组患者分为小梗死组(1.0 cm<梗死灶直径≤2.5 cm)、中梗死组(2.5 cm<梗死灶直径≤4.0 cm)、大梗死组(梗死灶直径>4.0 cm),每组10例。小梗死组男5例,女5例;中梗死组男4 例,女6 例;大梗死组男6 例,女4 例。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不同将试验组患者分为轻度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3 分)、中度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3~10 分)、重度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0 分),每组10 例。轻度组男6 例,女4 例;中度组男5 例,女5 例;重度组男4 例,女6 例。选择同期30 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4 例,女16 例;年龄56.90~79.71 岁,平均年龄(68.19±3.79)岁。试验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按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并经脑磁共振成像(MRI)证实;发病时间10~40 h,平均发病时间(25.1±5.3)h;患者发病后没有进食,存在意识障碍;患者临床资料完整,依从性强,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心、肝、肾等主要脏器疾病患者;妊娠、哺乳等特殊时期患者;精神障碍患者;血液病、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存在重度颅内出血、脑肿瘤或者精神疾病患者。
1.3方法 取两组研究对象血液样本送至本院检验科进行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 反应蛋白检测,晨起抽取静脉血2 ml,4℃静置,4000 r/min 离心20 min后血清置于-80℃冷冻批量检测。荧光定量法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应用日立自动生化仪,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 D-二聚体、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
1.4观察指标 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比较试验组不同梗死灶直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试验组和对照组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试验组患者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试验组和对照组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表1 试验组和对照组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试验组不同梗死灶直径患者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梗死灶直径越大,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越高,小梗死组、中梗死组、大梗死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试验组不同梗死灶直径患者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表2 试验组不同梗死灶直径患者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注:三组比较,P<0.05
2.3试验组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患者,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越高,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试验组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表3 试验组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注:三组比较,P<0.05
3 讨论
脑梗死为临床常见病、高发病,该病发病快、预后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临床急需准确的指标指导其治疗以及预后。该病的主要发病原因为脑动脉狭窄,多数患者发病后伴有恶心呕吐及耳鸣、昏迷等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4]。临床导致急性脑梗死的原因很多,多为患者血管壁上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引起栓塞,斑块破裂后使其脂质核心暴露出的炎症因子激活凝血系统而形成血栓,诱发急性脑梗死,故可得出,动脉粥样硬化是急性脑梗死一个主要诱发因素。
有研究显示,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能准确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5]。作为重要含硫氨基酸的同型半胱氨酸,是在肌肉等组织中代谢形成的,近几年发现,其在脑血管疾病诱发中起着重要作用。经临床研究发现,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会增加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后其又会作用于血清,导致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显著升高[6]。在本研究中,试验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升高,且随着脑梗死灶直径的增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加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增加显著,提示同型半胱氨酸参与急性脑梗死病情发展,与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7]。原因可能是,同型半胱氨酸引起代谢异常,导致动脉壁脂质积聚,同时同型半胱氨酸产生的氧自由基损伤血管内皮,使平滑肌细胞发生增殖,其能调节血栓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加速血栓[8]。纤溶因子XIII 与纤维蛋白交联形成的D-二聚体,是细胞纤溶酶降解过程的标志物,该指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D-二聚体水平升高,患者呈现高凝状态,出现大量血栓形成。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血清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脑梗死灶直径越大,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越高,提示血清D-二聚体与急性脑梗死发展有关。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D-二聚体能抑制纤溶,加快凝血速度。此外,D-二聚体会损伤内皮细胞,导致血管痉挛,加快血栓形成[9]。由肝脏合成,作为一种急性感染反应蛋白的超敏C 反应蛋白,能够反映机体炎症状态,其与患者感染等疾病密切相关。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越高,急性脑梗死发生率越高,其已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随着患者脑梗死灶直径增大,神经功能缺损加重,血清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且血清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与脑梗死发生、脑梗死灶直径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正相关,提示患者血清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发生、发展有关[10]。超敏C 反应蛋白可通过增加炎症介质的释放,增强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因子表达,导致血管炎症反应,导致急性脑梗死的发展,临床结果证实,三项检测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能是由于急性脑梗死在引起炎症反应过程中促进多种炎症因子释放,加速其发生的可能性,引起凝血纤溶系统紊乱,使机体呈现高凝状态,进而提高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
综上所述,通过检测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可以大致判断患者急性脑梗死病情,对疾病的治疗以及预后有指导作用,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