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Ⅰ、PGⅡ、胃泌素-17在萎缩性胃炎及胃癌中的诊断价值
2021-07-18李拥宁杨进兴陈彩玲
李拥宁 杨进兴 陈彩玲
胃癌是消化道的常见恶性肿瘤,起源于胃黏膜上皮,发病率较高。现阶段,受到生活节奏变快、工作压力增大、人们饮食结构改变、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胃癌发病率不断升高,并呈现日益年轻化趋势[1]。因胃癌早期常无特异性症状,极易与常见消化道疾病相混淆,如胃溃疡、胃炎、慢性胃部疾病等[2],因此,导致胃癌早期诊断率较低,很多患者发现胃癌时多已处于晚期,临床预后较差,死亡率较高。在临床实践中,胃部黏膜的严重萎缩状态被认为是胃癌疾病的癌前阶段,对萎缩性胃炎的筛查与早期治疗是当前胃癌防治的重点。临床诊断萎缩性胃炎常用方法为胃镜检查,但借助胃镜进行筛查、随访存在一定痛苦,且费用较高,患者依从性较差。血清学指标检测则具有无创、操作简便、患者依从性好等优势,在发达国家已开始用于胃癌早期与胃癌癌前病变的筛查及预测[3]。但在我国,血清学指标检测用于胃癌、癌前病变筛查诊断的研究较少。有研究表明精确预测胃癌的生物标志物有利于在早期发现胃癌疾病,早期积极对症支持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增加患者生存率,降低患者死亡率[4,5]。胃生物学标志物包括PG 和胃泌素,其中PG 可反映胃黏膜结构,胃泌素可反映胃黏膜功能,两者联合检测可识别胃黏膜的变化情况,如胃黏膜炎症或胃黏膜萎缩等。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均认为血清中PG 含量、胃泌素含量检测可用于萎缩性胃炎及胃癌的筛查与诊断。基于此,本研究纳入新胃癌量表评分在12~25 分之间的中高危人群60 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血清PGⅠ、PGⅡ、G-17 水平进行分析,重点分析血清PG 联合G-17 水平检测诊断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应用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2021 年1 月期间至本院体检及门诊收治的30~50 岁健康体检者及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应用新胃癌量表评分进行胃癌风险分层,纳入新胃癌量表评分在12~25 分之间的中高危人群60 例,根据胃镜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25 例)、萎缩性胃炎组(28 例)、胃癌组(7 例)。所有纳入对象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所有数据结果均用于研究,不涉及个人隐私,符合医学伦理。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n,)
表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n,)
注:两组对比,P>0.05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①新胃癌量表评分在12~25 分之间;②年龄30~50 岁,性别不限;③合并慢性萎缩性胃炎史、胃十二指肠溃疡史、胃息肉史;④家族直系亲属存在消化道恶性肿瘤病史者;⑤合并吸烟史、重度饮酒史,喜食高盐饮食或煎烤油炸食物者;⑥胃镜检查前30 d 未服用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或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⑦14 d 内未服用抗凝药物者,如阿司匹林、华法林等。
1.2.2排除标准 ①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严重不全者;
②合并严重精神障碍者;③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
④资料不全者;⑤既往已明确有消化道恶性肿瘤病史者;⑥存在活动性感染性疾病者;⑦妊娠期女性。
1.3检测方法 三组患者均行静脉穿刺取空腹血样5 ml,将血液样本置入光管中,血液凝固后离心分离10 min,而后置于≤25℃室温下待测,血液样本检测由上海兰卫医学检验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兰卫医学检验室完成。检测三组PGⅠ、PGⅡ、G-17 水平并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多组计量资料采用F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胃癌组、萎缩性胃炎组患者PG Ⅰ水平低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G-17 水平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且胃癌组患者PG Ⅰ水平低于萎缩性胃炎组,G-17 水平高于萎缩性胃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患者PG Ⅱ水 平(18.7±3.8)μg/L 高于萎缩性胃炎组的(15.2±3.4)μg/L 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的(14.1±4.7)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和萎缩性胃炎组患者PG 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血清PGⅠ、PGⅡ、G-17 水平比较()
表2 三组血清PGⅠ、PGⅡ、G-17 水平比较()
注: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比较,aP<0.05;与萎缩性胃炎组比较,bP<0.05
3 讨论
胃癌是我国第二大常见癌症,且死亡率较高,高死亡率主要与晚期发现有关。因此,早期发现与治疗对于改善胃癌患者预后、降低胃癌死亡率至关重要。现阶段,临床迫切需要早期胃癌检测的有效方法,但国内尚无全国范围内的胃癌筛查计划,早期检测主要依靠机会检查。在临床实践中,胃镜检查和胃活检组织学检查是筛查诊断胃癌的金标准,但使用胃镜检查筛查高危人群的效率较低,费用较高,受检者依从性较差。故临床亟需一种可作为胃镜检查之前的初始预筛查方法,对有胃癌风险的人群进行早期风险分层,并进一步在先前定义为高风险人群中识别出真正的胃癌高风险人群[6]。本组研究中纳入新胃癌量表评分在12~25 分之间的中高危人群60 例作为研究对象,该量表是中国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医院历时超过2 年的研究,制定的适合中国人群特点的、可操作性强的、经济可行的胃癌高危人群风险预测模型,可以提供较好的预筛选性能。选定的纳入对象经胃镜和病理学检查进一步确诊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25 例,萎缩性胃炎28 例,胃癌7 例。
PG 即胃蛋白酶前体,人胃黏膜细胞主要产生两种不同形式的PG,即PGⅠ、PGⅡ。有研究表明,成人幽门螺杆菌感染者PGⅠ、PGⅡ值升高,血清PGⅠ、PGⅡ是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有效指标[7]。分子生物学研究和流行病学研究均表明,在胃癌发生、发展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有着重要的参与作用。Charvat 等[8]建立基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萎缩的胃癌预测模型,并发现了导致胃癌发生率升高的危险因素。血清G-17含量降低一直被认为是胃窦萎缩的重要血清学标志,与胃窦萎缩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血清G-17 可用于评估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和发展情况[9]。故本研究重点对纳入研究对象的血清PGⅠ、PGⅡ、G-17 水平进行分析,旨在评估血清PG 水平与血清G-17 水平检测在萎缩性胃炎与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在胃部疾病的不同阶段,血清PGⅠ、PGⅡ水平也呈现出不同的表达。目前血清PGⅠ、PGⅡ检测在胃部疾病的初筛和治疗监测中应用广泛,一线临床人员通常将其称为血清学活检指标。在轻度或中度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因受到幽门螺杆菌感染诱导的胃泌酸腺体刺激,血清PGⅠ、PGⅡ水平可呈现高表达。在严重胃部萎缩患者中,因假幽门腺细胞取代了位于胃底下部的主细胞,主细胞中PG 基因受损,丧失分泌PGⅠ的能力,血清PGⅠ水平可呈现低表达,这一点在本研究中也得到证实。
本组研究中慢性非萎缩胃炎组与萎缩性胃炎组血清PG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血清PGⅡ水平显著高于慢性非萎缩胃炎组与萎缩性胃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前,临床普遍认同非贲门部胃癌在癌变前,胃黏膜会经历炎性病变、腺体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等演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炎症的不断进展,血清PGⅠ、PGⅡ水平也呈现高表达水平,其中血清PGⅡ的升高尤为明显。伴随胃部病变的进一步加重,因幽门腺细胞取代了主细胞,导致血清PGⅡ水平继续升高。本组研究结果提示血清PGⅠ、PGⅡ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癌三种不同胃黏膜病变中差异显著,其中萎缩性胃炎、胃癌患者血清PGⅠ水平低于非萎缩性胃炎组,胃癌组血清PGⅡ水平显著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与萎缩性胃炎患者。
本组研究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G-17 水平呈低表达,明显低于萎缩性胃炎、胃癌患者。胃泌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胃肠激素,主要由胃窦的G 细胞分泌,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的G 细胞也可分泌胃泌素,促进胃酸分泌、调节胃肠运动、促进胃黏膜细胞增殖是胃泌素的主要生理功能[10]。临床研究表明G-17 水平升高与胃癌有明显的相关性,在胃底癌、胃体癌中G-17 水平升高更为明显。对于萎缩性胃体炎患者胃炎,血清G-17 水平的高表达对胃黏膜癌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次研究中,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对比,萎缩性胃炎、胃癌患者血清G-17 水平显著升高,证实了上述观点。但值得注意的是,胃窦部黏膜萎缩会导致G 细胞减少,血清G-17 水平在抑制和刺激状态下均表现出低水平,故血清G-17 低水平可能为萎缩性胃窦胃炎诊断的重要血清标志物。本研究中萎缩性胃炎患者较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G-17 水平升高,可能与纳入病例中萎缩性胃窦炎患者较少有关。故在萎缩性胃炎、胃癌的临床诊断中,还应联合血清PGⅠ、PGⅡ进行共同筛查。
综上所述,血清PGⅠ、PGⅡ、G-17 是萎缩性胃炎及胃癌诊断中的重要生物学标志,其中低血清PGⅠ可作为鉴别胃萎缩及胃癌高危人群的重要标志,血清G-17 在一定程度上也提示了萎缩性胃炎、胃癌的高危风险。血清PG 与G-17 联合检测可作为萎缩性胃炎及胃癌普查中一类简便、有效的指标,对于血清PG、G-17异常者可进一步行胃镜检查,结合病理结果确定有无胃癌发生,从而提高胃癌的早期诊出率。但本研究样本量有限,今后仍需继续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量的深入研究,进一步分析三者单独或联合诊断胃癌的有效性。血清PG 与G-17 检测在萎缩性胃炎及胃癌筛查中具有积极意义,可作为萎缩性胃炎、胃癌诊断中的重要生物学标志进行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