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德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2021-07-17张雨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4期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心理

张雨

翻阅最近一段时间的新闻报道,有关教育类的事故层出不穷。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差,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也对学生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帮助青少年解决心理问题成了一件必做不可的事,也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

一、心理健康评判的标准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在现代社会,认知功能正常,情绪反应适当,意志品质健全,自我意识正确,个性结构完整,人际关系协调,人生态度积极,社会适应良好,行为表现规范和行为与年龄相符等等就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通常表现。这些认识看似很全面,但是怎样的认知算正常,怎样的情绪反应是适当,仍没有明确给出标准。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方面

第一,学习压力大。学习是一项长期艰苦的脑力劳动,中学生刚从小学过渡到初中,学习任务的加重、学习方式的转变、加上升学的压力,作业、听课、考试等都让中学生感到无法应对,或者自信心不足不想应对,从而产生紧张与焦虑等情绪,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思维迟缓等问题。第二,不懂得和他人相处。这类问题在学生和老师、和家长、和同学的相处上都有所体现,学生有自己的个人想法或者某些方面遇到困惑时,不知道如何表达或者怎样表达才好,甚至在交流沟通时总是感觉别人对自己不友好,觉得其他人不理解自己、不同情自己,从而难以与人合作。第三,情绪不稳定,初中正是学生心理和生理变化较大的时期,他们的心理成熟不一定与生理发展同步,既渴望独立却又对父母有依赖,想要成功却不得不面对失败,种种的矛盾,容易使中学生的情绪发生紧张、焦虑、暴躁等状况。

(二)学校教育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内容老旧、传播方式单一、成效性差等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更多的是以理论教育为主,缺乏实质的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成人的内容,缺乏在面对负面状况时应有的应对方法,以至于学生遇到挫折、面对困境时手足无措,甚至不懂得与人沟通,最终走向极端。健康教育的传播方式也是简单的以课堂教育为主,虽然初中阶段的课程有安排心理健康课,但更多老师将它上成了政治课,学生也因形式的单一而缺乏兴趣,因而降低了重视程度。

(三)家庭教育

学生心理不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是重視度不够、认识不足和缺少技巧。家长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更注重学生成绩的变化、身体的变化等等,却时常忽略了孩子心灵的变化,高估或低估了孩子为人处世的能力,“成绩好并不代表就能成人”,只有智力发展和心理健康才有助于终生发展。还有很多家庭将教育全交给某一个人负责,采用口头教育或者直接用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样的行为会带给孩子阴影,造成孩子更深的伤害更多的心理缺陷。

三、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让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化

学校要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心理,必须建立相应的较为完善的系统。这个系统需要的是各要素的协调、合作、互补,需要一支专业基础知识过硬、有丰富经验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因此学校可以组织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多参加相关的专业培训,特别是针对中学生年龄段的培训,并且定期为家长开设讲座,解决疑难问题。让教师指导家长完成课外心理健康教育,也让家长与家长之间多交流沟通,分享经验,弥补缺憾。

(二)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

学生和老师的差别仅在于年龄、人生阅历和知识的储备量,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想得到学生的尊重得先尊重学生,发火、批评都只能是一时的,不利于建立长远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当然不否认每个老师都有自己偏爱的学生,可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块,教师对待学生应该是平等的,特别是特殊情况的学生,教师更要给予多一些的关注和关怀,但由于心理发展的多变形,教师也不可忽略心理状况稳定的学生。学生只有在感受到尊重和平等后才会愿意同老师沟通,在心情烦闷或者压力过大时能够及时的倾诉,才不会产生心理疾病。同样,只有享受到了尊重,感受到了平等,学生才能将尊重和平等传递给他人。

(三)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

当教育的形式变得丰富,学生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洗礼,教师要适时地带领学生跳出课堂,到集体到社会中学习调整出良好的心理状态。在学习面对挫折时,可以和其他班级一同开展活动,凝聚班级的力量去解决一个看似不能完成的任务。当然也可以利用社区的孤儿院、卫生站等资源,帮助学生拥有坚强的内心。让学生知道他正在或以后将要面对的那些他自己觉得无法跨越的障碍,和其他人生命中的磨难相比不值得一提,把困难变小,从而拥有良好的心态面对一切。这些方式都不错,我们也可以利用现代流行的微博和学生进行沟通,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总的而言,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在借鉴他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实际的系统的、细致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12.

[2] 李全彩.论创造型人格的家庭培养[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0(2).

[3] 孙郡锴.心态决定状态[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1.

[4] 申继亮,彭华茂.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1).

[5] 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概念辨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1(6).

[6] 王道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88.

猜你喜欢

中学生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