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中软件测试课程的教学模式探析—基于能力构建的角度
2021-07-17①廖琴②陈文乐③刘梦琦
①廖琴 ②陈文乐 ③刘梦琦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软件开发模式的不断变化,软件测试也需要做出改变和新的尝试,更多的企业已经从手工功能测试过渡到自动化功能测试、API测试、性能测试等。传统的软件测试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纸上”学习的多种测试方法和技术在实践中不知道该如何使用,无法达到企业对于软件测试人才的要求。
本文基于此问题,对软件测试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探析,对软件测试中最重要的测试设计思维进行培养,达到解决实际操作问题的能力,满足企业的要求。
二、软件测试行业的人才需求
随着软件测试行业市场规模的增长,在企业中测试的工程师日常除测试工作外还包含自动化测试和脚本编写、数据管理、管理测试和开发环境、文档编写等工作,这体现了测试人员的工作更加多样化。但同时作为专业人员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对于专业测试的看法,以及不断进行工作技能的储备。目前软件公司越来越重视质量把控,一名好的测试工程师在招聘市场上供不应求。
三、软件测试课程教学现状
(一)课程目标定位不清晰
目前大部分高校在开设此课程时对软件测试职业认知不够彻底,认为它只是软件开发的一个附属项,只要能够使用软件测试的测试方法即可。但是随着开发模式的不断变化,软件测试技术也在不断的变化,软件测试人员需要适应并学习变化带来的知识,并具备构建一套完整的测试思维和测试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二)实践案例简单且缺乏实践性
在日常教学中最长使用到的教学方法包含“项目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这两种教学方法虽然能够带来一定的学习效果,但是实践内容过于简单且不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只是为了更好地解释当前理论知识,这对于测试思维和测试技能的构建非常不利,且在实际项目中情况更加复杂,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实际项目不知道该如何使用所学知识。
四、思维和能力构建的教学模式改革
基于上述问题,对《软件测试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建设完善的知识体系,着重于学生思维和能力的构建,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学以致用,且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行业需求。
(一)优化课程目标
优化课程目标,应用型大学要始终把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作為根本任务,改进教学模式。在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的形势下,教师不光要培养学生的测试技能还需要培养学生测试思维。所以,以市场为导向,培养满足当下市场所需要的人才,才是制定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的切入点。
(二)教学内容优化
专业的测试工程师不仅需要具备软件测试技能,还需要具备编程能力、业务能力、文档编写、沟通交流的能力等。基于这些方面可以从专业技能(测试专项、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环境等)、业务能力、基本能力(文档编写、沟通交流等)3个方向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构建一套完善的知识体系,并且能够正确认识软件测试,适应行业快速变化,适应工作内容的更新与变化。
(三)教学过程和实践内容的设计
在课程初期,结合行业现状数据让学生正确认识软件测试。课程中期,围绕岗位工作过程,以某一应用系统为实践项目,始终贯穿项目周期中的工作内容,对测试项目进行分解,设计课程内容和目标,包含:(1)熟悉软件业务,根据需求文档和项目计划,撰写软件测试计划书;(2)根据软件测试计划,制定测试策略;(3)使用各种测试方法论,设计测试用例(包含自动化和性能测试用例);(4)执行功能测试工作。并使用缺陷管理工具,对缺陷进行记录、简要分析、跟踪回归;(5)使用测试工具完成自动化测试工作和性能测试工作;(6)测试完成后,分析遗留问题和风险问题,撰写测试报告;(7)在过程中提出实际项目中会遇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课程后期,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划分,结合慕测平台一全国大学生软件测试大赛的比赛平台,通过真实的实践工作平台,检验在校学生的测试技能操作水平,选取实验内容。
五、总结
软件测试作为提高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它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全球开发模式的不断变化,软件测试也要随之改变,如何让学生使用并应对这种改变,还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