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摄影本质的几个思考维度探析

2021-07-17闫旭

美与时代·上 2021年5期
关键词:当代艺术绘画摄影

摘  要:本文以美国评论家苏珊·桑塔格的著作《论摄影》为研究文本,并结合不同的摄影理论,从摄影与真实、摄影与绘画、摄影与电影、摄影与当代艺术几个方面展开研究。摄影的本质不是限制在艺术、观看、媒介这些关键词语中,摄影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导致了更多样化的表现。

关键词:摄影艺术;摄影理论;摄影本体

法国人尼埃普斯(Joseph Nicéphore Nièpce)1827年左右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如果再往前追溯还会发现“阳光照片”①“靛青法摄影术”②。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照相机不断变小,从黑白到彩色、从胶片到数码,人们经历了从几个小时的长时间曝光到瞬间抓拍再到今天的手机美图。摄影的本质是什么?仅被定义为用光线绘画的艺术合适吗?本文以美国评论家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③的著作《论摄影》为研究文本并结合不同的摄影理论,尝试从几个维度对当代摄影的本质进行考察。

一、摄影与真实

真实是与虚假、虚拟相对的。真实要求不能改变事物的本质属性,艺术创作方法可以多样但态度要遵从“本质为真”这个中心。现实则更多是形容概括当下世界,或者是艺术风格,例如评价某件作品是现实主义风格的,是指这件作品现实感强但未必都是真实的。

(一)真实与现实

真实与现实是摄影最重要的特点,也是众多摄影理论关注的焦点。苏珊·桑塔格在《论摄影》中指出,在被视作“真实地表达”的摄影与被视作(这是较普遍的看法)忠实地记录的攝影之间存在着差别。尽管关于摄影的使命大多数描述都是试图掩盖这一差别,但是这一差别隐含于摄影师们用来强调他们做什么时所使用的鲜明的两极化措辞中[1]120-121。摄影带有现实的痕迹,照相机拥有捕捉现实世界某个瞬间的能力,这个能力是以摄影师这个主体来完成的。尽管它从现实世界中切出一个影像来,但这个影像对于变化着的世界只是片断,更不用说摄影还要受制于摄影师操纵下的焦距、构图对画面的影响。

收集照片确实是在收集世界。摄影以精确的复制能力将未知世界带给人们观看,例如旅游景区的明信片,这种风光照片对于吸引游客、扩大知名度具有良好的效应。人们观看照片会有到此一游的感受,不出门而知窗外事。但是影像世界不等于现实世界,切割的、不成系统的只是某个摹本,影像就是影像,现实世界就是现实世界。原本已不再相信以影像的形式来理解现实,现在却相信把现实理解为即是影像[1]153。《论摄影》中对影像与现实的关系作了深入剖析,并对此作出评价:但是,在摄影影像的时代,这种可敬而幼稚的现实主义似乎有点离题,因为它那种影像(副本)与被描述的实在(原件)之间的直截了当的对比——柏拉图曾一再拿画作加以说明——很难如此简单地用来套一张照片[1]154。苏珊·桑塔格大量引用费尔巴哈的例子,而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等人的“拟像”思想④,也有相似的意味。在理清影像与现实的关系后,真实在摄影中的应用更该被严肃对待。

(二)真实在纪实摄影中的应用

具有政治议题的社会纪实摄影,从一开始就与传媒合谋。作为《纽约先驱导报》(New York Herald)的警察部门的专访记者,里斯(Jacob Riis)被直接安插到人口高度密集、治安极其混乱的桑本德贫民窟。从那时起,他便开始自己拍摄照片或委托别人进行拍摄并进行监督,用以证明其文章的真实性,同时让有影响力的人物清楚贫穷与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2]。里斯的作品与刘易斯·海因(Lewis Wickes Hine)的作品相似,从一开始就在为社会变革开辟道路,黑白胶片、社会问题可以说是对此类摄影形式与内容的集中概括。之后,纪实摄影进入美术馆被当作艺术品出售。到了20世纪70年代,纪实摄影从艺术摄影中借鉴不同手法并伴随理论阐述,重归纪实摄影的社会批判功能。

《摄影理论 历史脉络与案例分析》这本书通过对法国摄影师布鲁诺·萨拉朗格(Bruno Serralongue)作品分析,详述了这位摄影师的创作思路。他追踪新闻事件现场,拍摄之后事发地的照片,与美国摄影家乔·斯腾菲尔德(Joel Sternfeld)有异曲同工之处(如图1)。传媒本身就是一种话语权力,认真观察会发现这种权力无处不在,它渗透到日常话语环境乃至思维之中。当以为传媒报道是真实的时,人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编辑真实背后隐藏的权力。萨拉朗格与斯腾菲尔德的作品,从另一个面来说也是真实的:这个地方真的发生过这件事,这个图像本身是真实的。不管是黑白还是彩色,或者更大胆一点,在拍摄时采用闪光灯模式(迪克斯特拉Rineke Dijkstra)、模糊图像(鲁夫Thomas Ruff)、曝光过度等方法,都是当代纪实摄影创作的手段而不应是判断纪实摄影的标准。

(三)事实的还原程度是多少

判断纪实摄影真实与否的标准,不应该仅仅依靠摄影师的态度,态度和道德在有法之地还会有真空环境,从一开始就持整个世界是不真实的观点,弗卢瑟尔(Vilem Flusser)的说法或许有启示。“外在”的世界并不是“真实的”,机具程序设定“之内”的观念也同样不真实;所谓“真实的”,是它所形成的图像[3]185。把世界当成不真实的,改变了人们长期以来对摄影的固有看法,对于追求本质真实扫除了障碍。借用当下电影研究思路,纪录电影与纪实摄影相当程度上有共同之处,其核心要素就是“真实”。美国电影学者琳达·威廉姆斯(Linda Williams)在《没有记忆的镜子》一文中认为,对于虚构和真实采用过于简单的方法是在思考纪录电影真实问题时遇到的根本困难,如果说照相和活动影像不是有记忆的镜子,如果说它们更像波德里亚所说的镜像大厅,那么我们解决这种表现危机的最好办法,也许就是为莱兹曼(Yuli Yakovlevich Raizman)和莫里斯(Errol Morris)之所为:展开各种各样的镜子,揭示谎言的诱惑[4]。“镜子说”只是一种方法,对真实的检验标准可以像法律中的证据一样,看对事实的有效还原程度。展开大量镜子才能判断谁对事实的有效还原程度高,这时真实与现实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二、摄影与绘画

绘画、舞蹈、戏剧是较早产生的艺术形式。早期的石窟壁画既记载了当时的生活场景,又起到充当文字表达的效果的作用。绘画分为西方绘画和中国绘画,因为不同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方法影响,画风差异很大。摄影这个年轻的艺术,早期地位并不得到承认,但是摄影与绘画的关系却是缠缠绵绵、从未丝断。

(一)西方绘画与摄影

苏珊·桑塔格在《论摄影》中大量谈论到摄影与绘画的关系,包括从最开始摄影与绘画对比绘画就处于劣势的结论、摄影与绘画美与真的思考、现代主义摄影與绘画等。毫无疑问,受到透视学、人体解剖学影响的西方美术,相当程度上扮演着真实再现的角色。宫廷画师为王室贵族作画,目的在于后人知晓前人面貌而不朽,尽管这一面貌是被美化过的。摄影的发明使肖像摄影师崛起,卡梅伦的画意肖像摄影作品让一批名人的相貌留存至今,而更多的画意摄影师们,通过柔焦等办法努力让摄影进入高艺术殿堂⑤。摄影家受到绘画的影响,而画家也曾向摄影技术借力。照相机的原理是小孔成像,而这个规律早期被画家拿来用作模仿风景。经过比例的调整,画家努力使作品更逼真。摄影与绘画,不是谁改变了谁,两者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摄影图像的启发才是某些现代绘画风格得以产生的前提条件。真的要说摄影模仿绘画,还不如说,摄影寻求绘画的效果正如绘画借助摄影、“模仿”摄影图像同样来得普遍[5]。

(二)中国绘画与摄影

中国绘画与中国诗学、儒道思想联系紧密,没有西方绘画中的科学体系支撑。中国绘画更多追求神似,以笔墨浓淡表示距离远近,有自己独特的美学理论体系。考察中国美术史中的杰作会发现,除了美这个特点外,绘画在古代中国也是重要的叙事艺术。顾闳中创作的《韩熙载夜宴图》就是当时大臣演戏给皇帝看的故事,而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一般被认为是风俗画,最近的研究表明这幅画的直接原因是政治危机,艺术社会史学家曹星原认为这幅画有教育的功能类似今天的纪实摄影⑥。而当代摄影作品《老栗夜宴图》《新清明上河图》(如图2)更是直接从这两幅画中大胆挪用,在观念中仍然保存相对多“真实”。今天观看冷军的肖像绘画作品,很难察觉艺术家精细的笔触。他的画是肖像摄影的同胞,靠肉眼乃至放大难分雌雄。绘画在今天努力解决真的问题,摄影同样也有美的形式。美与真,显然都是两种艺术追求的目标。摄影显然能够反映绘画而不带有那一媒介的任何物理特性,绘画则竭力反映摄影的本质,但不体现摄影材质的任何踪迹[3]162。

三、摄影与电影

公认的是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Louis Jacques Mandé Daguerre)发明了摄影,1895年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Auguste Lumière  Louis Lumière)发明了电影。摄影与电影,一个是静态的,一个是动态的;一个利用小孔成像原理,一个利用人眼视觉暂留原理,两者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

(一)共同点:蒙太奇的使用

蒙太奇一词来自法文“montage”的音译,原为建筑术语,后被用于电影创作和研究领域,指镜头的剪辑和组接,往往会产生“1+1>2”的效果。电影发明早期是活动影像,经过美国电影导演格里菲斯(D.W.Griffith)“最后一分钟营救”的试验和苏联电影学家爱森斯坦(Sergei M. Eisenstein)等人的总结,让电影成为一门艺术。电影在苏联蒙太奇学派被发扬光大,而苏联摄影家罗德钦科(Alexander Rodchenko)使用的“摄影蒙太奇”手法也具有相似的意味,单一的画面经过拼贴重组又有了新的意义。蒙太奇从建筑到摄影和电影,是一种方法也是风格代表。

(二)不同点:瞬间的时间长短

静态影像与活动影像,事实上都是单幅图片。根据视觉滞留原理,电影由每秒24帧图片组成,当播放速度较快时观众是察觉不到的。因此,静态影像与活动影像都存在捕捉到的某个瞬间,但瞬间的时间长短未必就是摄影影像短电影影像长。苏珊·桑塔格对电影和摄影有简炼的论述。尽管在《论摄影》中,她没有用大量篇幅论述电影与摄影的关系,但通过书中选取的电影导演案例,还是能看出她的目光独特之处:照片可能比活动的影像更可记忆,因为它们是一种切得整整齐齐的时间,而不是一种流动。电视是未经适当挑选的流动影像,每一幅图像取消前一幅图像[1]17。电影与摄影的优劣之处,在经过技术的改造后,有些并不重要了。编辑截取高清视频画面,使动态影像中生产出一幅静态影像。

法国摄影家卡蒂埃·布勒松(Henri Cartier Bresson)提出了决定性瞬间的理论⑦,他强调抓拍生活中变化的事物,很明显他的思想把摄影当作获得世界剖面的工具,摄影凝固了某个流动中的瞬间。摄影发明早期,由于照相机感光材料的问题,摄影曝光时间并不如当下这么短暂,绷紧身体保持面部表情必须是痛苦的。照相机的小型化才能为布勒松的抓拍提供技术支持。所以从一开始摄影的瞬间并不是某个被凝固的决定性瞬间,它的时间应该更长。当代摄影家杉本博司(Hiroshi Sugimoto)很明显注意到摄影中的时间问题。他的作品《电影院》系列对瞬间长短作了一次展示,曝光过度的屏幕给观众带来的是某个时间段(如图2)。在《摄影与电影》(Photography and Cinema)中,大卫·孔帕尼(David Campany)指出了两种媒体中另一个矛盾的方面:一个电影的镜头越短,就越像是一幅照片,最后成为胶片上单独一帧画面。另一方面,一组镜头越长,也同样越发像一组照片,特别是镜头“直视”拍摄对象一段时间的时候。而前面提到的照片是实时的一个切片,而电影是实时的一个区间这一差别,在对时间的全新建构中混淆起来,这种新的建构是由电影和摄影的数字化而导致的。这种经过建构的时间往往再也无法辨认出是一个短暂的瞬间还是一个时间段[3]203。

(三)独特点:声音与声画关系

电影除了蒙太奇和剪辑外,还有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声音。声音包括语言、音乐、音响三类,而声画关系可以分为声画同步、声画分离、声画对位。早期电影是默片时代,《爵士歌王》被认为是第一步有声片。电影声音极大丰富了画面信息量,推进故事叙事,调动观众情绪,模拟真实环境,甚至成为单独的艺术作品。当代电影在运用声音和声画关系方面已经炉火纯青,而摄影对声音的使用,更多见于展览现场辅助性设计。在陈文俊和江演媚的作品《我与我》的展览中,主人公录制的音频被播放出来,可以看成是策展人的工作行为而不是摄影师的手法。当摄影也能调度电影手法对声音进一步开发利用,摄影与电影的差异会缩小。

四、摄影与当代艺术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地艺术开始,到装置艺术、行为艺术,摄影与当代艺术关系越来越紧密。当代艺术多需要摄影与录像记录,根据创作者与记录者的关系分为艺术家是创作者也是摄影师、艺术家是创作者不是摄影师两种。例如中国当代艺术中著名的《为无名山增高一米》是由多位艺术家同时完成表演、摄影师吕楠拍摄的行为艺术作品,在当时没有特别大的名气,后来名气大了几位艺术家都在争是谁创作的作品。摄影为当代艺术带来的问题就是:作者是谁。艺术家提供想法而不一定参与每一个环节,传统的摄影师与照片之间的创作关系已经不再明确而被分割,摄影师仍然是是影像生产者而不再是影像的主人。

对摄影本质作系统化的理论概括是困难的,更何况还是发展中的当代摄影。如果说当代艺术离不开议题与技术两项因素,作为当代艺术表现的重要形态之一,摄影已经与虚拟现实技术⑧走在一起并产生了新问题——交互与沉浸。苏珊·桑塔格提出摄影不是局限于艺术的范畴,摄影的本质是观看以及创造的媒介。在百度地图的全景街景与贝壳找房的VR看房等商业应用软件走入大众生活后,依靠传统摄影理论很难解释今天繁杂的摄影形态,但仍然更加贴近摄影使用者想要恢复的那个完整世界的神话。本文从真实、绘画、电影、当代艺术几个方面做了尝试性分析,算是对苏珊·桑塔格《论摄影》中观点和结论的补充。

注释:

①1800年英国人托马斯·韦奇伍德(Thomas Wedgwood)实验将涂抹硝酸银树皮革留下白色的影像,这就是“阳光照片”(Sun Picture),这是人類第一次有目的地进行接触式结像的创作。

②为了获得物体的物影照片,先将靛青盐溶液涂刷在作为相纸片基的纸张上,等纸张干燥后将植物标本放在这种制作好的感光相纸上,然后在太阳下进行暴晒一定时间完成曝光,经过冲洗就可以得到具有靛青色效果的物影照片。

③文中第一次出现的国外人物名字统一备注中文和外文写法,后面再次出现只写中文。

④这个说法来自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1981年写作的《拟真与拟像》。

⑤高艺术摄影是摄影史上一个流派,强调模仿绘画,在拍摄前搭建舞台布景,拍摄时指导模特动作,拍摄后使用后期制作。

⑥这个观点来自摄影理论家鲍昆2015年8月25日在四月风网站发表的文章《有关〈清明上河图·2013〉的一些议题》。

⑦决定性瞬间这个说法存在争议,参考林路2017年5月19日在《中国摄影报》发表的《中国摄影界对决定性瞬间的误读》一文。

⑧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

参考文献:

[1]桑塔格.论摄影[M].黄灿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120-121.

[2]罗森布拉姆.世界摄影史[M].包甦,田彩霞,吴晓凌,译.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12:355.

[3]吉尔德,维斯特杰斯特.摄影理论 历史脉络与案例分析[M].毛卫东,译.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4:185.

[4]杨远婴.电影理论读本[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159.

[5]林茨,王瑞.摄影艺术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167.

作者简介:闫旭,硕士,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当代艺术绘画摄影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当代艺术拓展城市文化新“绿洲”
克里夫兰当代艺术三年展论坛
WZW—bewell摄影月赛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中国当代艺术协会副主席
最美的摄影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