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学结合背景的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优化探究
2021-07-17阳玉明
阳玉明
近几年,高职院校思政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中守正创新,结合“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转变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但是,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开展存在工学结合不紧密的难题。“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强调学生自主进行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而不是被动灌输知识。该教学模式还认为,学习过程并非是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单向传输,而是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新知识进行重构的过程。通过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寻找一条合作式、讨论式教学的新路径,以获取更加充分且全面的知识。
一、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优势
(一)有利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一种以行动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实现师生互动为目标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中,教师在课前为学生创设具体情境,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素材穿插到相关任务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案例找出答案,整个过程极具趣味性和挑战性,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其中。在该教学模式下,学生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该教学模式坚持将以建设美好社会和企业作为任务载体,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手段,强调学习过程中教、学、做合一,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
(二)有利于开展针对性学习
一般来说,“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同设计相关的教学任务,以明确学生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虽然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材每个章节都对教学目标进行了明确,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结合教材的教学目标进行任务设计,但这是编写者的单向行为,只有教师与学生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进行探讨和合作,并要求学生亲身参与每次任务设计,使学生明确每次课程的学习内容和目标,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强化课程学习的针对性,有效地提升思政课程教学效果。
(三)有利于实现教学与学生主体性的同步
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角。该教学模式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其教学目标较为特殊,加之该课程理论性较强,很多学生对思政学习的兴趣较低。因此,在开展思政课程教学时,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学生出现困惑时教师要及时站出来对学生加以引导,真正做到教学与学生的主体性同步。
(四)有利于社会与院校资源的契合
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要求将思政课程从课堂搬到工厂、开设到车间、开设到实训现场,积极将思政教育理论和资源引入企业的具体工作中,组织相关领导、专家、技术人员给学生讲解与企业文化有关的政治、道德、法纪以及人文背景等,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思政教育对企业生产与发展的重要性,内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工作实践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体验,在工学结合背景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不仅要求教师承担起教学的主要职责,也要求社会给予支持,促使思政教学在高职院校有效落地。
二、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优化路径
(一)明确工学结合教学的差异化
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对于思政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主要是院校与企业两个平台的有机融合,避免传统学校教学与企业教学的不足,充分发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思政课程教学中的优势,并借助互联网技术,打造出将“学中做”与“做中学”有效结合起来的较为直观的思政高校课堂。企业教学内容比较均衡,概念较为明确,所展示的逻辑比较清晰,能够促使学生通过具体实践将掌握的理论知识外化于行,随时随地接受新思想,更符合学生接受新常态思想的特点。而学校教学是根,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探讨教材内容,结合教学内容共同设计教学目标和任务,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自主学习,经过学生的探索、内化和创新实现对教学任务的解答,不断提升高职院校思政教学质量。
(二)教师与学生合理设计教学任务
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面临改革,院校各个部门强化了合作,要求思政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相互配合与合作,共同落实企业的实践教学指导与课堂理论教学双重控制和管理,充分体现“育人为本,德育优先”的德育理念。一方面,教师充分借助“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条件和资源优势,与学生一起探讨思政课程内容,将思政课程教学纳入企业实践教学中,并在企业实践教学开展前针对每一课时的教材内容以及知识点,给学生设置学习任务,吸引学生在课前自主对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和巩固。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与学生共同讨论,解决相关问题及社会实践活动任务,以提升思政课堂教学效果。
(三)结合实训效果进行总结
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政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借助实训效果对“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总结。首先,院校根据思政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进度,合理确定每个月要开展的实训思政教育的主题任务,学生按照主题任务制定相关的实践教育学习方案。其次,教师根据制定的主题任务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相关实践,企业负责人对学生工作期间的行为表现和职业素质等进行点评和总结,学校思政教师结合企业的点评结果对“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不足进行改正。最后,思政课程教师需要针对实训思政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教学交流与总结,并对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效果进行评分,将其取得的成绩纳入思政课程实践教学成绩的考核中。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的开展需要紧扣实践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内容时能够产生出感性的认识并强化自身思想感受,对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疑点、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总结和解决,使学生能够对思政课程有进一步的认识,运用社会观察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强化自身道德素质、法纪观念以及团队合作意识,推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高职思政课程中的有效运用。
(四)充分与社会化教学内容进行衔接
从工学结合角度出发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的是面向社会的技能型人才。同时,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职业素养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这是高职院校开展思政课程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促进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与社会对接,与现实紧扣。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开展将工学结合思想融入其中,教师再结合社会化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相关教学任务,学生通过自主课堂理论学习,参加感兴趣的社会化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收集、内化以及吸收工学结合相关内容,为后期的个人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总之,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迎来了改革契机,教师需要有效地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使其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不断丰富学生在思政课程学习中的真实、鲜活的体验,提升思政课程教学效果。在今后的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中,教师还需要结合院校教学工作的实际要求,充分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更加科学、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将课程教学与教学任务紧密结合和联系起来,使高职院校学生在工学结合背景下感受思政课程全新的活力,提升思政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军刚,王瑶.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8(8):78-81.
[2]梁英平.工学结合背景下的高职思政课“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探讨[J].思想理論教育导刊,2011(5):77-79.
[3]梁英平.工学结合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改探索[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 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