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新四军美术作品拓展思政育人新途径

2021-07-17陈超然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1年6期
关键词:盐城美术作品新四军

陈超然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内形势日趋严峻,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南方八省15块游击区(广东省琼崖地区除外)坚持游击战争的中国工农红军和游击队于10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以下简称“新四军”)。1941年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并相继建立华中党校、华中抗大五分校、华中文化事业委员会、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和“文化村”,盐城成为华中根据地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以根据地为基础,结合抗战局势,各项文艺运动得以开展,开办报纸,创作小说、散文、诗歌,开展绘画、淮剧、话剧等活动成为另一种抗战形式,受到民众的广泛欢迎。本文以新四军在抗战过程中创作的美术作品及美术工作者为主要论述对象,以帮助当代大学生从美术作品中深刻感知严峻的抗战形势下,美术工作者为军民一体及合力抗战而付出的努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新四军美术工作的兴起背景及主要内容

一个民族的复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而且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纵观党的一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宣传工作。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的每一次胜利,都与党的艰苦细致、卓有成效的宣传思想工作密不可分。文艺是作品实现宣传思想工作的一大利器,它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新四军美术工作的兴起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及现实需求。1942年,毛泽东同志主持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认为,文艺是有阶级立场的,现阶段的中国新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文学艺术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包括新四军美术作品在内的众多艺术形式,首先具有无产阶级立场,其次是重要的宣传工具。它们的产生是抗战中发动群众的现实需要,以期在进步文艺的影响下,破除侵略者及国民党的愚民政策,唤醒民众、解放思想,自觉投入到反侵略斗争中。这一时期新四军美术作品的主要作用也发挥于此,其宣传内容及形式也并不拘泥于某一种,而是随时而变,具体情况见表1。

新四军美术作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种:一是宣传抗日,唤醒民众爱国主义情感;二是歌颂新四军,展现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三是宣传共产党抗日方针、政策,描绘革命根据地军民一心,热情高涨局面。

二、新四军美术作品在思政育人方面的功能体现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提及:“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他指出作画的目的在于教化和教育意义。东晋顾恺之《女使箴图》《列女仁智图》已显现教化目的,尤其是后期宫廷绘画、文人画的出现,可以看出,美术作品并不是作为纯粹的装饰品,因作者受时代及个人经历影响,总会在绘画中向时人或后人传达一些信息。许多当代美术研究者已从单纯的图像研究转向“图像志”,致力于通过美术作品还原彼时的社会情境或作者的心理历程。前述提到,我们党重视文艺作品在宣传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如果将眼光放至更早,会发现这是先人或当时的统治者已经重视的事情。尤其是宫廷美术,统治者通过美术作品发挥教化民众的作用。那么,新四军美术作品是否也具备类似的功用?又是否能产生思政育人的功效?

答案是肯定的。新四军美术作品同样可以产生育人及教化的功用,这在抗战时期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对于今天的大学生依然可以产生育人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通过新四军美术作品了解抗战形势、根据地建设、军民一心的反侵略历史。新四军美术作品表现的内容均来自于抗战形势的需要,在不同时期展现不同主题,如有针对日本侵略者的反侵略内容,有批判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倒退行为的,还有针对根据地建设创作的作品。可以说,这些美术作品组成一条历史线,使大学生得以窥见新四军的抗战历史。许多学者对新四军精神有过研究并加以凝练,受地域文化影响,盐城高校大学生对此较为熟悉,但实际育人功效有待提升,新四军美术作品可以成为育人功效提升的着手点。

二是,学习新四军美术作品创作者的精神。前文已提及他们中的一部分,他们的身份既是画家,也是革命家。为革命不怕牺牲、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等,在他们身上都有充分体现,是“铁军”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从他们身上可以汲取两方面精神品质,一方面是这些美术工作者面对困难时展現的艰苦奋斗精神品质。“当时的绘画材料极端匮乏,锅灰当墨,石灰当白,红土代红,我们经过的村村寨寨到处写上标语,画上墙画,后面注明‘新旅宣。”另一方面是理论联系实际,实干创业的精神品质。“新四军的美术教育,一开始就是理论联系实践的。学员学习的目的就是成为部队的抗日宣传美术工作人员。”“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而美术兵没有笔、没有色,全靠自己找,创造了人间奇迹。”许多大学生很难做到这点,“想得多,做得少”,创业缺乏实践指导,面对挫折不能迎难而上,最终结果不尽如人意。

三、如何利用新四军美术作品拓展思政育人新途径

通过新四军美术作品达到育人目的,笔者认为有以下三条具体途径。

其一,利用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平台在此方面大有可为,以盐城工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为例,微信推送的最高阅读量可达1.9万。从当代大学生的阅读习惯来看,大段文字往往无法激起其阅读兴趣。对此,可将新四军美术作品作为系列推文推送,内容以图片或视频为主,文字内容为辅,可适当增加作者简介、作品创作背景、创作方式等。具体推文可按照美术作品创作年代为序,或按照抗日战争时间线为序,展现给读者一条清晰的历史线。

其二,举办小型新四军美术作品复制展览。现已有学者对新四军美术作品及其创作者进行资料收集及系统研究,如《铁军艺痕——新四军美术战士作品集》。以学校为例,可依托高校设计艺术学院进行展览设计,展出地点可选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学校中心广场、体育馆内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展示方式上,可采用灵活的钢架结构,将作品嵌入其中。摆放形式可根据主题灵活安排,不拘泥于传统的展览方式。

其三,纳入高校艺术公选课。高校内均开设有美术学公选课,以中外美术作品讲解为主,可将新四军美术作品纳入其中,作为盐城地方高校的特殊教学内容。当然,教师在讲解具体内容时,应对作品背景及作者情况进行简要介绍,防止出现学生以单纯欣赏作品为学习目的的情况。

四、结语

关于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方面的研究已经较为丰富,表面看来,美术与思政育人似乎无直接关联,但从更深层次来看,与其他学科一样,美术作品同样具有育人功效。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单纯的说教收效甚微,可利用新四军美术作品拓宽思政育人途径,从其他角度让他们体会党史、国情,接受思想洗礼,这未尝不是一种可行方式。

参考文献:

[1]曹建林.苏北根据地抗战文艺研究(1940-1945)[D].苏州:苏州大学,2012.

[2]肖峰.历史铭记他们  铁军美术兵[J].新美术,2015(7):112-118.

(作者单位 盐城工学院)

猜你喜欢

盐城美术作品新四军
从盐渎到盐城——盐城命名记
非遗盐城
三个关键词,读懂盐城这座城!
“东方湿地之都”——盐城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新四军的两个英雄团
《新四军发展史》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