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兵团精神:屯垦戍边的力量之源

2021-07-17张彦虎梁修韦丁成李登叶卿涛

党史文汇 2021年6期
关键词:王震戍边兵团

张彦虎 梁修 韦丁成 李登 叶卿涛

在新疆组建兵团,实行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体制,是党中央治国安邦的战略布局,是强化边疆治理的重要方略。在党的领导下,兵团广大干部职工发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忠实履行党和国家赋予的特殊使命,在开发建设边疆、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西北邊防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

热爱祖国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5000多年历史文化沉淀中最为动人、也是最为深刻的历史记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新疆发生多起武装叛乱,加之国内其他一些不稳定因素,以及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接受苏联援助、加快新疆建设成为紧迫任务。

1952年2月,毛泽东主席签署《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宣布将部分部队改编为生产部队。《命令》指出:“你们现在可以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当祖国有事需要召唤你们的时候,我将命令你们重新拿起战斗的武器,捍卫祖国。”根据上述命令,1953年5月,新疆军区将驻新疆部队分别整编为国防军和生产军,担负屯垦戍边任务。

面对紧急且复杂的形势,“一手拿枪,一手拿镐”成为最合适的应对,既有军队保卫边疆、捍卫国家主权完整的“兵”的作用,又有加速新疆社会主义建设的“民”的作用,组建属于军队序列的生产建设兵团成为最好的组织形式。

(一)不能选择在哪里出生,但可以选择在哪里奉献

1954年10月7日,党中央正式决定成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这一新型屯垦戍边的特殊组织。新疆军区颁布命令:“为加强生产建设,决定以新疆军区生产管理部与二十二兵团合并,成立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撤销原新疆军区生产管理部与二十二兵团两机构。”至此,驻新疆生产部队彻底脱离国防军的序列。17余万名官兵及其家属征尘未洗,集体就地转业,组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对于集体改为生产部队、兵团番号撤销,兵团司令员陶峙岳表示,“从当兵到种地,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我对党中央‘屯垦戍边的伟大战略决策由衷地拥护,而且坚定地相信,有共产党领导,一定能干出前人所不敢干、也干不出的伟大事业”。

1956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影片《军垦战歌》,讲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组建以来在垦荒造田、兴修水利和工业、粮棉畜牧园林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与当地各族人民一起,为保卫边疆、建设边疆,流血流汗、不怕牺牲,不畏艰难、前赴后继所取得的光辉业绩。影片中抒情励志歌曲《边疆处处赛江南》《要把沙漠变良田》《中华儿女志在四方》成为传世之作。这部影片上映后,在国内引起极大反响。从1956年起,豫、苏、湘、鄂、皖等地青年纷纷奔赴新疆,参加生产建设兵团。1963年至1966年,国家又动员京、津、浙、沪等地12万名支边青年进疆,其中有9.7万人是上海青年。

(二) 支边女兵献青春,扎根边疆繁花盛

驻疆官兵绝大多数是单身,若婚姻问题得不到解决,屯垦戍边事业可能就会“一代而终”。为调节性别比例,解决军垦战士的婚姻问题,王震决定从内地招收女青年进疆。

1950年秋,王震委派新疆军区副司令员熊晃任招兵团团长到湖南招收女青年参军,还致信湖南省委书记黄克诚、副书记王首道,请他们帮忙招兵,要求:最低年龄18岁,初高中文化程度,未婚,已离异的也行。不管她们家庭出身,来到新疆,纺纱织布,繁衍人口,与我部队将士同建繁荣富强的新疆。1951年至1952年,有8000多名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湖南女兵来到新疆,即“八千湘女上天山”的故事。

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50年代,还有2万多名鲁籍女兵来到天山南北。从苏、皖、豫等地也陆续招来许多女兵,支援兵团建设。进疆女兵年龄都在19岁上下,到1954年,女兵比例达到40%。这些娇弱女子用坚如磐石的意志,将自己的命运与祖国、边疆的发展紧密连在一起,在最美的年华与驻疆战士组建家庭,生儿育女,奉献一生。正是有她们的奉献,兵团儿女得以延续,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发展得以保障,屯垦戍边摆脱了“一代而终”的命运。

“绿洲新城”石河子市有两座遥遥相望的雕像:一座《军垦第一犁》,描绘出一群血性男儿在奋力拉犁,艰苦地开展生产建设;另一座《边塞新乐章》,描绘出一群女兵在小憩,其中一位女兵怀抱婴儿,以纪念进疆女兵成为“戈壁母亲”的形象。

(三)骨灰撒在天山上,永为人民来站岗

谈起新疆的社会稳定与民族团结,不得不提到王震将军。时至今日,“王震三下准噶尔”“王震四下塔里木”等故事仍被新疆儿女口口相传。1949年3月,王震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党中央和毛主席请缨,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一切需要去的边疆去,到新疆去。那里需要解放,需要开发,需要发展经济。在开发新疆的誓师大会上,针对没有开发建设经费的困难,王震说:“只有从咱自己身上出,咱们都是穷光蛋,过惯了穷日子,一年一套军装改两年发一套行不行?咱都没钱,军装要那么多口袋有什么用,改两个口袋行不行?在戈壁滩上开荒种地不用讲什么军人风度,把衣领去掉行不行?”10万大军山呼海啸般表示“同意”。就这样,部队军装4个口袋改为2个口袋,双领变为单领,每年一套的棉衣改为两年发一套。

王震虽然1953年离开了新疆,但他对新疆的关注从未减少。他先后16次回到新疆。他说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地区,要维护少数民族的稳定和团结,就必须解决他们的经济和文化问题。促进新疆少数民族现代工人阶级的诞生,将从根本上改变各少数民族的社会状况。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干部大会上,王震动情地说,少数民族朋友总称汉族人为老大哥,我们向你们作个揖,永远不当老大哥,我们是兄弟民族。

1991年,83岁罹患癌症的王震最后一次回到新疆,嘱咐说:“我在1980年曾经说过,现在我重申,如果去见马克思,我已委托战友和亲属将我的骨灰撒在天山上,永远和各族人民守卫社会主义祖国的西北边陲。”1993年3月12日,王震在广州逝世,享年85岁。4月5日,他的骨灰被撒在天山山脉的前峡、后峡和天山北麓的石河子农垦区。

(四)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

“割不断的国土情,难不倒的兵团人,攻不破的边防线,摧不垮的军垦魂”,这是兵团守边人精神的写照。驻守在边境线上的,有夫妻哨,有父子兵,有兄弟岗……他们甘愿举全家之力,护卫边境安宁。

“我是新疆生產建设兵团十师一八五团的一名普通军垦战士……”2014年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家渠市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兵团负责同志的工作汇报和有关同志的发言。民兵马军武最后一个发言,讲述了自己在中哈边境桑德克哨所屯垦戍边26年、建设夫妻哨所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由衷感叹:“真了不起,我非常敬佩你们。”发言最后,马军武郑重地向总书记行军礼并坚定地说:“请总书记放心,我会一生一世在桑德克哨所守护下去。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习近平总书记带头鼓掌,全场掌声雷动。

“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房后头,界河边上种庄稼,边境线上牧羊牛。”兵团第十师一八五团驻守在共和国西北边防,辖区西、北以阿拉克别克河为界与哈萨克斯坦接壤,边境线长达86公里。

1988年初春,第一八五团驻守地区遭遇前所未有的暴雪。4月23日,阿勒泰地区气温突然升高,山上积雪大量融化,加上一昼夜的雨水,特大洪水肆虐地向团部驻地直奔而来。按照国际法惯例,如果界河改道,包括第一八五团机关、学校、医院在内的55.5平方公里的争议区,将划归邻国哈萨克斯坦所有。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全团指战员在兄弟团场民兵协助下,经过16个昼夜的奋力拼搏,把泛滥的洪水逼回故道。抗洪守土战役结束后,团党委决定在界河阿拉克别克河边建立桑德克哨所,指派专人巡边守河。那年,19岁的马军武报了名。到哨所后,他每天观察河水、检查河堤、巡边护林。1992年结婚后,哨所改名为桑德克夫妻哨所。

30多年来,每天清晨,马军武的第一件事就是在边境线上升起五星红旗。夫妻俩将足迹叠印在长长的边境线上,走了近40万公里,记下30多本边情日志,留下珍贵的戍边史料。在这里生活的人都说,一年可能会“死”4次,洪水、蚊虫、风沙、冰雪。即便是这样,马军武夫妇坚守在这里,从未想过要离开。

无私奉献

一代代兵团儿女因祖国需要而汇聚延续。爱国与奉献相互融合,奉献精神的基础是崇高使命引发的责任感。第四师六十二团团歌《军垦战士的心愿》朴素地唱出了这个道理:“面对蜿蜒的界河,背靠亲爱的祖国,我们种地就是站岗,我们放牧就是巡逻。啊——我是哨兵,家是哨所,祖国是家,家就是祖国。要知军垦战士想着什么?祖国富强就是我们的欢乐。”兵团人造就了伟大的兵团事业和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为核心的兵团精神,这也是他们扎根边疆、献身边疆、建设边疆最根本的精神动力。

1949年底,国民党残余势力和民族分裂分子不甘失败,在和田秘密进行武装叛乱。王震命令第二军五师十五团(今四十七团)官兵星夜兼程,从阿克苏赶往和田火速平叛,第十五团官兵用双脚征服了“死亡之海”。这就是我军历史上1800多名指战员15天行军755公里,冒死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传奇故事。12月22日,和田解放。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政治委员习仲勋特别通令嘉奖:“十五团进驻和田,冒着天寒地冻,漠原荒野,风餐露宿,创造了史无前例的行军纪录,特向我艰苦奋斗、胜利进军新疆的光荣战士致敬。”毛泽东听闻和田解放,欣然写下:“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1990年,石河子广场王震将军铜像前,20余位老兵身穿当年的黄军装排成方阵汇报:“报告司令员!我们是二军五师十五团的战士,胜利完成了毛主席交给的屯垦戍边任务。现在都离休了,将戍边任务又交给了儿女。您当年命令我们代代扎根新疆,我们做到了!”正是像这些老兵一样,兵团人一代代扎根新疆、屯垦戍边,才有了今天新疆的稳定与发展。

奉献就是要始终如一,坚持不懈,不论何时何地;赤诚奉献,不计较岗位变迁。一时、一地、一事的奉献并不难,难的是时时、事事、处处,一辈子都在奉献。

兵团在边疆执行屯垦戍边使命,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为祖国站岗放哨”,这是由新疆特殊历史条件决定的。新疆陆地边境线长达5600公里,与8个国家接壤,是我国的战略后方。20世纪60年代,边境局势紧张,国防急需巩固,为防止我国疆土被“蚕食”,防范敌特潜入潜出活动,数万名兵团职工奉命由新疆腹地调防,在生活条件较差的边境线上逐步建成50多个边境团场。在发展屯垦经济的同时,以“种地就是放哨”“放牧就是巡逻”的形式,始终承担着巡边、护边的重要使命,不惜流血牺牲,确保国家主权和领土不受侵犯。20世纪90年代以来,威胁新疆稳定的因素主要是来自境内外的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在打击“三股势力”的多次重大斗争中,兵团职工充分发挥能劳能武、熟悉地况、方便集结的优势,真正做到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在长期维稳戍边实践中,兵团人牢固树立起“国土在我心中”和“稳定压倒一切”的信念。新疆军、警、兵(团)、民“四位一体”的维稳戍边体系中,永不换防的兵团人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艰苦创业

吃苦耐劳、苦干实干,是兵团人在应对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历史人文环境、战略安全环境和社会实践环境挑战中体现出来的群体精神特征。对这些挑战的回答,鲜明地展示了兵团人的精神面貌和理想追求。特别是在应对环境挑战中涌现出来的典型模范,更是兵团精神的集中体现。

1949年,王震在新疆军区干部大会上说:“驻守新疆,兵少了不够用,兵多了养不起,解决这个难题就是走南泥湾的道路。”不久,他发布命令:“全体军人一律参加劳动生产,不得有任何人站在劳动生产之外。”

万事开头难,创业阶段比抗战时期在南泥湾还要艰苦。战士们每天都要艰苦劳动十几个小时,只有刮风下雨才会休息一下。晚上收工回营地,一个班的战士要相互牵着手往回走。这是因为很多战士因缺粮缺盐而营养不良,得了夜盲症。

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是关系部队立足、社会稳定的基础,是入疆解放军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所在。1949年新疆解放前夕,策划当地土匪乌斯曼叛乱的美国驻迪化(今乌鲁木齐)副领事马克南曾妄言:“共产党的军队好进不好出,我要亲眼看到他们一个个渴死、饿死,葬身黄沙旷野之中!”但其只说对一半。环境和恶劣条件确实能把人渴死饿死,但他不了解共产党人和兵团人的顽强意志和坚定信念!

1949年底,第六军十七师接手青格达湖垦务。为彻底改变贯穿迪化城的河流和解决市区北郊垦荒引水问题,必须对和平渠进行扩建。没有水泥,只能采用片石干砌技术。据工程师测算:需片石7000立方米。1方1500公斤,7000方就需要100辆汽车拉运1个月。当时的条件别说汽车,就是毛驴车也凑不够。

1950年2月21日,在三屯碑到和平渠的几十公里路上,从司令员到十四五岁的小战士,五六千人组成的爬犁子长龙阵轰动了迪化城。他们一人拉一个犁爬子,一个犁爬子插一面小红旗,排成长龙阵,场面极其壮观。不到3个月就圆满完成任务。

在壮观景象和圆满结果背后,是兵团人的坚毅顽强。从三甬碑到西大桥往返10多公里,他们每天5点起床,一天能拉4趟。以后越拉越远,最北到了五家渠,往返一趟七八十公里。为赶在雪融化前修好渠,大家展开劳动竞赛,空车时都一路小跑,顾不上吃饭,怀里揣两个馒头,一边走一边啃冷馒头……

现在的青格达湖水天相接,阡陌相连,杨柳依依,花香扑鼻。每年一度的郁金香节,游人如织,画船横笛,驼铃悠悠,西北与江南在此已无界限。兵团人定教日月换新颜的干劲与拼劲,昔日的艰苦与汗水,在新时代的歌声里显得更加宝贵。

开拓进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的新疆经济凋敝,生产方式极端落后,民不聊生,无一寸铁路、一尺机织布……一些地方甚至还在用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贸易。马(驴)拉、驮运仍是主要交通运輸方式。因此,加快经济全面发展,推动农业、工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等现代化发展已刻不容缓。

石河子,原本是个位于玛纳斯河畔的偏僻小村落,稀稀拉拉的农牧民住户不超200人。最气派的史家大院(始建于1899年)也仅是一座东西长32米、南北宽15米的四合院建筑。1950年夏,这个普通院落迎来几位不速之客,王震、陶峙岳、张仲瀚等将军策马扬鞭来到玛纳斯河畔,为军垦新城选址。王震独具慧眼将新城城址选在石河子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

史家大院作为临时指挥部驻地,王震一行在此研究石河子新城建城方案,奠定其城市建设的最初基础。在那个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年代,规划、建设一座前所未有的现代城市,对于刚刚走出战争硝烟者来说无疑困难重重。可再大的困难都挡不住英雄的兵团人,没设备、缺技术,就用自制的三脚架和水平仪,描绘出建城的第一条中轴线……从征服亘古荒原,到变戈壁为良田,再到建成“戈壁明珠”石河子新城,兵团人不懈努力、开拓进取,探索、践行了一条现代屯垦戍边事业乃至新疆现代化发展的创新之路。

建城伊始,石河子新城就以创建现代化新型城市的超前设计为标准。因此,对地形、土质、水文、周边资源等状况都要进行周密准确的调查。负责建城规划设计的师景岳深感责任重大。由于既无探测知识又无测绘工具,他只能采用土办法选点,用十字镐、铁锹挖井采样,通过十几个20多米的深井,分别取水样、土样进行化验。正是用这些“笨”办法,他们实现了对当地土质、水位、含碱量等的科学认识。

大规模的新城建设拉开帷幕后,兵团从各师和直属部队抽调的新城建设大军对各种技术还不熟悉。他们便从长沙、乌鲁木齐等地招聘精通泥、砖、瓦、木、铁、油漆技能的工匠技师,同时虚心学习,新城建设大军的建筑材料生产技艺和城市建造水平得以迅速提高。在学习与施工中,领导干部亲临一线,身先士卒,和广大战士团结一致,忘我劳动。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通过艰苦努力,不懈奋战,终于建成美丽的石河子市,成为兵团屯垦戍边伟业的见证。

众所周知,自兵团成立以来,兵团人就将防风治沙、植树造林、兴修水利、绿色发展作为基本发展理念,不断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人居环境的美化,将亘古荒原改造为塞外江南,将戈壁沙滩转化为林海田园。这一切都表明兵团在履行屯垦戍边使命的同时,长期以来还切实担负着生态卫士的神圣职责,有效维护了新疆的生态安全,从而使魅力兵团、大美新疆更加受世人瞩目。

兵团精神在不断演绎与升华中,深深融入博大的民族精神、伟大的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的精神长河中激昂澎湃,已经成为那些曾经的参与者、后来的加入者的人生导航与价值坐标,激励他们在兵团屯垦戍边的伟大事业中建功立业!

(责编 王燕萍)

猜你喜欢

王震戍边兵团
兵团记忆
兵团记忆
给戍边烈士的一封信
“要是”的作用
抢着去边疆的王震
“办”“为”和解
戍边壮士歌
戍边追梦
“慌”与“没有慌”
兵团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