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州仔猪腹泻病毒性病因分析
2021-07-17段天才朱玲云张海玲
段天才 朱玲云 张海玲
摘要:[目的] 为了了解云南省楚雄州哺乳仔猪腹泻病毒性病因分析。[方法] 对来自楚雄州5个地区6个养殖场的253份出现腹泻症状的仔猪粪便样品进行RT-PCR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结果显示,此次试验共检出131份猪圆环病毒,阳性率51.78%;猪轮状病毒15份,阳性率5.93%;猪流行性腹泻病毒15份,阳性率5.93%;检测结果表明,猪圆环病毒是引起当地哺乳仔豬腹泻的主要病因,部分猪场还存在两种或多种病原的混合感染。[结论] 本次检测从病毒性病因的角度对致哺乳仔猪腹泻综合症的病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为哺乳1仔猪腹泻病的病毒性病因的控制和预防提供更合理、更切合实际情况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仔猪腹泻;病毒性病因;RT-PCR
哺乳仔猪的腹泻问题在养猪业的生产中很常见,在近几年里哺乳仔猪的腹泻性疾病在全国很多地方的养殖场暴发,给养殖场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哺乳仔猪发生腹泻后因其个体小,抗病率低 ,常导致猪场大面积的死亡 ,严重影响了仔猪的生产,给生猪生产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1]。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临诊上以发热、呕吐、严重腹泻、脱水、排泄物腥臭为主要特征。猪轮状病毒病(Rotavirus)是由轮状病毒(PoRV)感染引起仔猪爆发性消化道功能性紊乱的一种急性肠道性传染病。该病毒于1969年首先由Mebus在腹泻的犊牛粪中分离出来。在我国,庞其方等于1979年首次从儿童腹泻粪便中检测出轮状病毒 [5]。轮状病毒感染主要发生在寒冷的晚秋、冬春以及早春季节。PoRV均可感染各种年龄和性别的猪只,但只有仔猪有发病症状,感染率和死亡率均有所提高,成年的猪只多呈隐形感染。猪圆环病毒感染(Porcine circovirus infection)是由猪圆环病毒(PCV)引起猪的一种新的传染病(断奶仔猪多系统衰弱综合征)。1998年,Ellis等首次分离到该病的病原,引起了人们对该病毒的重视。圆环病毒可以从已经感染的猪只的鼻液、粪便等废物中排出病毒,感染的途径为消化道、呼吸道,对已感染的怀孕母猪,PCV可以经胎盘垂直传染给腹中的仔猪。PCV的主要宿主是猪只,各种年龄段的均较易感,但仔猪感染后发病严重。胚胎期或生后早期感染的猪,往往在受到较为强烈的刺激后才会发病,本病还可导致猪群产生严重的免疫抑制,从而导致继发或并发感染[9]。
据资料调查显示哺乳仔猪腹泻发病率为54.83%,死亡率为16.27%。生猪的健康养殖对畜牧业的良性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的调查数据表明,腹泻已成为影响楚雄州部分猪场仔猪存活率的主要因素。因此,非常迫切需要查明引起腹泻的各种可能因素,从而为有效防治提供可行依据。本研究通过PCR和RT-PCR方法检测腹泻症状的猪的粪便,从病毒性病原的角度对致哺乳仔猪腹泻综合征的病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为当地猪场发生仔猪腹泻综合征的病因和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样本来源 采集自楚雄州6个出现腹泻症状的规模化养殖场的仔猪粪便253份。
1.1.2 实验试剂 Takara RNAiso Plus Total RNA、DNA快速提取试剂盒、RI Enzyme Mix、2×ES Reaction Mix、2×Trans Taq HiFiPCR Super Mix、异丙醇、75%乙醇、氯仿等均由云南农业大学动物传染病实验室提供。
2.1.3 实验设备 PCR仪 [MJ Research,型号:PTC-150]、低温冷冻离心机[Thermo Electron Corporation INC,型号:D-37520]、超净工作台[苏州净化设备有限公司产品,型号:SW-CJ-1FD]、高压蒸汽消毒器[上海医用核子仪器厂,型号:YH00L-71]等仪器均由云南农业大学动物传染病实验室提供。
2. 结果与分析
本次实验共调查分析了楚雄州5个地区的6个规模化猪场,样本量共253份。其中,共检出131份猪圆环病毒2型,阳性率为51.78%;此外,本次样品采自楚雄州不同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降低了因个别猪场阳性率偏高所带来的误差。不同猪场致哺乳仔猪腹泻病毒性病因统计结果及混合感染统计结果如下表;
3 结论与讨论
随着养猪业集约化的发展,利用有限的空间进行高密度的饲养,给各种疾病,尤其是消化道及呼吸道疾病的感染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当前世界各国因仔猪腹泻造成的损失相当巨大,严重的影响养猪行业的发展。腹泻的病源很多,有相关的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但依据多国的数据统计资料表明哺乳期的仔猪腹泻多数是由病毒所致[8-9]。
猪圆环病毒感染通常是一种慢性的感染过程,可以引起细胞的凋亡,导致机体免疫抑制,为其他病原的入侵提供了便利。这也是圆环病毒检出率如此之高及仔猪腹泻难以根除的重要原因。现有腹泻的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的临床使用效果不佳。流行毒株发生较大的基因变异,在不同位点发生氨基酸的突变和缺失,是导致经典的疫苗毒株临床免疫保护率下降和病毒性腹泻病因一直无法根除的重要原因。
本研究从病毒性病因的角度对致哺乳仔猪腹泻综合征的病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对发病猪场的病毒性病因进行分析,为当地猪场及散养户发生仔猪腹泻综合征的病因和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林初文,庄金秋,谢印乾,等. 我国主要猪病毒性腹泻疾病的特点及其防治对策[J]. 中国畜牧兽医,2007,34(5):121-123
[2] 陆承平.兽医微生物学[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第五版 2012:453.
[3] 张坤.猪病毒性腹泻多重RT-PCR诊断方法的建立和应用及轮状病毒的分离[D],2010,07.
[4] 曾艳.猪轮状病毒NSP4基因原核与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