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植物染色运用在不同基材上的表现

2021-07-17梁赢施思周依依余引恒高嵬

锦绣·中旬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绿色环保

梁赢 施思 周依依 余引恒 高嵬

摘要:该课题将茶染的研究以绿色环保的角度出发,由于色彩的染制是否环保关系到人与环境的健康,围绕着染色工艺在不同基材上着色的可能性展开探索,同时借助各种文创产品形式将其中蕴含着的环保色彩语言传播出去,引发更深层面的探索与实践,体现现实生活中茶染色彩的环保性。同时,从美学角度出发,也能加强大众对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的了解以及唤起大众对中国传统色彩的审美。

关键词:传统色彩;植物染色;绿色环保

主题调研

第一节.植物染的历史应用

植物染在中国的历史十分悠久,无论是民间染色是政府官方机构都又对植物染色的记录。可见植物染色在古代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服饰、器皿、家居等方面都有涉及。以下是对古代植物染应用的详细分析。

1.植物染起源

中国的染色活动大约是和丝织品的起源同步的,在洞穴文化发展时期就已经有了早期的染色活动了。该时期人们利用木炭来进行最原始的染色,所以木炭就成为了最早期的染色材料。

经专家推测泥染与炭灰可以说是染色的一个开端。泥巴是频繁出现在人们生活中的物品,而当泥土中的矿物质附着在其他物品上时,人们发现它的固色性很好。除了泥染外,炭染就是指黑色木炭作为染料。在那个时代,染色的概念是还没有形成的,只是人们发现这两种方法能够展现出不同的色彩罢了。不过涂抹的染色方式一直使用到汉朝,在61、62年的长沙马王堆一号和三号墓开挖出来的遗物中有上过色的丝织品。这些染料有矿物性的、动物性的,但是大部分是植物性的。

甲骨文中对染色的记载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证据。其中出现了很多与早期的染色有关的字,如青、幽、玄等。玄的色彩就类似于物体燃烧后的灰黑色。这些都是借着某些物质的现象来表达的。此外,除了色彩相关的字体,还有和染色所相关的。在说文解字中,在与色彩相关的汉字中就有红、紫、绿、素、缁、缇、练、绛、绯、缥、缟、缃、綟、绀、緅、綦、縓、纁等等。所以,这也在一定程度裳表明当时的时代或许已经有了相应的染色技术。

2.植物染的应用范围

植物染的应用范围涵盖了包括纺织、食品、造纸、塑料、食品、印染、建材、工艺品、制药等诸多领域,可以替代化学色彩来造福人类。许多天然色素还因其环保性和天然性深受大众的喜爱。尤其是一些贴身衣物的印染方面,以及在卫生及医药领域都能替代人工染料。在新时代里年轻人也很热爱天然植物染料制作的化妆品。很多商家也因此为噱头来出售商品。此外,可医治皮炎的艾蒿色织物以及印、韩、日等国用茜草、靛蓝、郁金香和红花染成的具有防虫、杀菌、护肤及防过敏的新型织物。天然植物染料取自自然,对人体无刺激性和致癌性。具有较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环境相容性。其色泽柔和清淡、雅致,高档真丝制品、保健内衣、家纺产品、装饰用品等领域都争取投入天然植物染料。开发天然植物染料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新时代环保主题的重要章节。

以下举一个食物上的例子:

染材:鼠麴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茎高可达40厘米或更高,部不分枝,有沟纹,上面常较薄,叶脉下面不明显。将其放入锅中蒸煮提取色素,再将提取液与面团混合,即可制作台州当地美食“馅饼筒”。

第二节 植物染的技法分析

扎染即通过纱、线、绳等长条形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的组合。其工艺特点是用线把织物打成结后,再进行印染,然后把打结的线绳拆除的一种印染技术。这种独特的技艺,是机械所难以达到的。

蜡染,古称蜡缬,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同时,当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布面便会呈现徒具特色的“冰纹”。由于蜡染花纹丰富,色调清淡,独具特色,深受纺织业喜爱。

夹缬是镂空型版双面防染印花技术。将曾帛夹持于两块镂空版之间加以紧固,固定织物,在镂空处涂刷色浆,解开后图案就会展现出来。

灰缬是中国传统印染技艺之一。唐朝有一种专门的碱性印花,简称为"灰缬",即用碱性的防染剂进行防染。使用的是一种防染印花方法。

云染是原属于绞缬的一支。

拔染是用稀硫酸泼出靛蓝布上的颜色而形成纹样的一种方法,民间也称其为“镪水画”。

第二章 植物染材料分析

第一节 茶染及代茶饮染材选择

在进行染色实践之前先进行了染材的选择,分别从茶染和代茶饮两个方面进行选择染材。寻找具有代表性的染材进行下一阶段的实践研究。

1.茶染

黑茶:黑茶属于六大茶类之一,属后发酵茶。传统黑茶采用的黑毛茶原料成熟度较高,是压制紧压茶的主要原料。

红茶:含有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和香气物质。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

白茶: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的特点。

2.代茶饮

栀子:中药名。是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果实。栀子的果实是传统中药。外表呈黄色,叶子内侧呈现橘色,放入水中浸泡后颜色变深,呈现橘红色。

黑枸杞:是茄科、枸杞属多棘刺灌木,多分枝;坚硬,有不规则的纵条纹,小枝顶端渐尖成棘刺状,花梗细瘦,花萼狭钟状,花冠漏斗状。浆果紫黑色,球狀,种子肾形,褐色。黑枸杞通体呈现紫黑色,放入水中浸泡后果实内部的籽会散落开来。

苏木:为豆科植物苏木的干燥心材,味甘、咸,微涩,气微无臭,性平。主产于东南亚地区。苏木呈现红色,但经水浸泡后色彩变浅,捞出后的苏木颜色变为了褐色。

第二节 不同染材色彩分析

黑色:五倍子、冬青叶、栎实、橡实等。黑中扬赤即为“玄”。玄色较之青、赤、黄、白、黑等五色尤为尊贵而独居其上。以玄“象”天,亦即天神尚德。

赤色:苏木、茜叶、红花等。周代开始使用茜草,由于它的根内部含有茜素,使用明矾作为媒染剂可染出红色。从汉代起,茜草开始被大量种植。但茜草的色彩是暗土红色,所以后世利用红花染色,得到了正红色。

褐色:绿茶、红茶、黑茶等。明代陶宗仪《辍耕录·写像诀》:"凡调合服饰器用颜色者,荆褐,用粉入槐花、螺青、土黄标合。"

第三章 植物染染色实践

第一节 植物染色实验流程概述

1.前期准备:由于在植物染色的过程中, 时间、质量、数量、温度等因素都跟后期染成的显色程度有关。

a.染色方式选择:以浸染、扎染、ph值调节染为主的不同基材染色对比。

b.面料分类和选择:挑选棉布、丝绸、夏布、棉绳等面料,注重有大差别的面料之间的显色对比。

c.总体思路:经过不同温度、时间、方式来提取染材色素,获取植物的纯净色素,再通过添加不同的媒染剂来获取相应的色彩样本,获得实验结果。用试管瓶装染液,贴上标签区分色系。布样实际展示为 10cmX10cm,染的时候布料需要裁大些,最后烫平再裁,最终样品的排列顺序,利用硬纸板镂空的方式展示。

2.植物染色流程——以栀子为例

a.染材准备

将栀子去核剥落,以零碎细小的形态放入研钵中准备染色。

b.色素萃取

栀子中含有黄色栀子素,为提取此种色素,将50g的栀子用茶叶袋分装好,投入事先升温到90℃的500ml清水中,并保持ph为7。30分钟后将栀子捞出,获得栀子的色素。

c.不同基材色彩对比

第一节 同染材不同基材的色彩效果对比

在大量染色实践后,得出黑茶、栀子、黑枸杞、苏木等植物染材的色彩样本,也得以进一步地将棉布、夏布、丝绸三种基材的色彩表现效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发现在棉布和夏布上的色彩相对较深而丝绸上的色彩则更明亮和浅淡。

第三节 植物染运用在文创产品上的表现

a.染色样本

在进行文创产品制作之前,先制作了不同的染色样本,并将其运用到最终的产品身上。以下是不同基材的植物染样本。

b.文创产品

将原本的染色样本和植物染技艺运用到文创产品的制作上,总共完成了4个系列。

1.茶染肌理的运用

利用茶叶的肌理来制作相关文创产品,有笔筒、书签、袋子、树皮、艺术灯罩。

2.茶染在不同基材上的色彩表现

将茶染的色彩运用到文创产品上,体现出了茶染色彩的淡雅古朴。产品有枕套、床单。

3.代茶饮扎染

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两个染材:栀子和黑枸杞。文创产品有手机壳、方巾。

4.代茶饮在不同基材上的色彩表现

利用多个代茶饮染材混合配色,制造鲜艳的文创产品。有扇子、收纳袋、发带。

体会和小结

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早起唐代的陆羽《茶经》,到现在茶叶更作为中国文化代表之一走出世界。而在这次研究中,将古法造纸和茶相结合,更是有了许多别样的收获。茶叶除了平日里喝的茶汤,它也可以煎煮成染液使用。其染液和古法造纸所用的纸浆相结合,可以让造出来的纸也染上较为古朴的黄色,在太阳的强烈照射下,这种古朴的黄色会更加深。相比于直接用宣纸进行染色,古法造纸所制作的纸来染色,自带一些比较有质感的肌理而且其厚度也比一般的宣纸更厚,更适合制作一些文创用品,如纸袋,书皮等。平时喝茶所剩的茶渣通常会被当做废料而被丢弃,所以在这次研究中,在古法造纸中运用茶渣而起到废物利用。在古法造纸中的纸浆中加入茶渣,茶渣和纸浆相结合,使造出来的纸不仅有着茶叶渣的纹理,还会有股茶叶的清香。在这次研究中,主要用了黑茶了绿茶两种茶叶,其中黑茶制作出的茶纸颜色较深偏深褐色,而且比较松软;而绿茶做出的茶纸颜色比较浅为淡绿色(阳光大量照射后可能为黄色),其韧性也较好。运用茶渣做出的茶纸可以制作书签,杯垫等文创用品。在这次研究中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是对传统手艺的敬佩。在现代的社会下越来越少的人会关注到一些传统的手工技艺,在这次古法造纸中,通过将茶叶和古法造纸相结合,体会到了这种传统技法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应该传承它将其发扬光大。

传统茶染历史悠久,在历史的文献中都有体现,代茶饮的染色同样被广泛运用着,并且代茶饮的色彩更鲜艳夺目,用来制作当代生活中常用的文创产品非常适合。结合上述特点,本次利用了代茶饮进行色彩混合实验。在制作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关于植物染色的相关知识。在前面传统茶染的古朴感色彩基础上进行了彩色的延伸,将不同色彩的染材混合创造出创新性的、时代性的视觉效果和文创产品。首先分析选取的染材,有代茶饮的黑枸杞、苏木、栀子等,颜色鲜艳更有利于体现多种色彩在不同基材上的显色效果。为了展示这一点,选取了扇子、发带、收纳袋等形式去体现。利用代茶饮植物在烧制过程中产生的汁液,在棉布、丝绸、麻布上进行染色。通過随机的配色,让不同色彩在不同基材上展现。在这一染色过程中发现丝绸的着色性相较于棉麻要差一些,整体色彩偏淡,呈现微妙的变化;棉布的显色性相对好一些,而麻布居中,但每种材料都有独有的显色效果。此外,除了学习到了植物染的染色工艺和手法,也体会到了植物染的色彩魅力和价值。和现代工业染色不同,植物染色彩是植物中最纯粹、自然的色彩表现,是大自然本身的色彩,是无法人工化的本真。希望在生活中能更多的见到这样自然的颜色,从而使人们有回归自然的感觉。另外,随着全球性环境问题的逐渐恶化,"可持续性设计"的话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此同时,环保的染色工艺也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希望对于"茶染"技艺的研究不仅是对"可持续性设计"多样化的开拓,同时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创新性的传承.。

参考文献

[1]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编.2019 中国传统色彩学术年会论文集[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9

[2]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编.2017 中国传统色彩学术年会论文集[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7

[3]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编.2016 中国传统色彩学术年会论文集[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6

[4]谷雨,郭大泽著.恋恋植物染:与四季的美好相遇[M].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16

[5]萨沙·迪尔著.染色季:充满生机的植物染色[M].湖北:华中科技出版社,2018

[6]黄荣华著.中国植物染技法[M].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

[7]曾启雄著.中国失落的色彩[M].耶鲁国际文化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绿色环保
浓、稀硝酸与铜反应的综合实验设计
浅谈绿色管理理论的核心内涵
分析建筑设计中应用绿色环保节能技术的必要性及具体设计
绿色环保水处理技术探究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绿色环保施工理念的应用
小型水龙头发电机的研究与制作
如何构建绿色化学课堂
环保理念下的港口航道疏浚工程浅析
浅议室内设计绿色节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