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与路

2021-07-17王春英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人类命运共同体融入

王春英

摘    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内蕴与时代发展的高度契合,一经提出就很快引起世界的广泛共鸣,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共识。但是,这一重要思想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基于此,应从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方面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进行探讨,深入挖掘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以及四个自信为其输送的理论给养,同时从思政课的教学体系及选择性必修课的开设方面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融入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融入;高校思政课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06-0068-05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

若干意见》,在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强调,要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本科阶段在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基础上,各高校要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宪法法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设定课程模块,开设系列选择性必修课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内蕴与时代发展的高度契合,一经提出很快引起世界的广泛共鸣。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共识。但是,纵观2018版的高校思政课教材,除概论课在论述新时代外交时提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外,这一重要思想在其他思政课教材中并未得到应有体现。因而,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央精神,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思政课中得到全面立体展现,本文将试图在高校原有的思政课及拟开设的选择性必修课的构建中,就如何更好地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展开论述,并在理论资源、融入路径等方面提出拙见。

一、“理”——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融入

高校思政理论课的理论资源

虽然从名词意义上来讲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提出的历史命题,并因习总书记的深刻阐释及在世界重要场合中的宣讲而广为人知,但是并不意味着这个思想是在没有任何源流基础上横空出世,从其内蕴可以看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形成有着极为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文化渊源。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华文明的文化底蕴、四个自信的理论支持,都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形成与传播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给养,成为其理论价值的有力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坚实的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那一刻起就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自己的强大思想武器。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最终的理论诉求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就是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因而对于现实的人的关照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格。马克思从人的类存在、类本質出发,为我们描绘了人从背离类本质的异化状态走向类本质回归的历史画卷。

1.人的类存在与共同体。从自然界的构成来看,人与他物具有共性,是构成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中诸多物种之一,但很显然,人又与他物有异。正如被众人所熟知的马克思关于“两种尺度”的思想所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1]57。自由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掘出了一条人之外的其他生命体永远无法逾越的鸿沟。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 “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1]56人因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与其他物种相依别,使人成为不同于其他物种的“类存在”,正如高清海先生所指出,人具有自然给予的“种生命”和超越了物种生命的“类生命”,从而使生命具有了双重的内涵。当人的思想意识生长出“我”这个概念的时候,也意味着有无数个“他我”与“我”共存,“我”与“他我”的集结从而构成类。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以实践为展开路径,在实践中“我”向自然敞开,通过对象性活动,改造自然为我所用,实现了与自然的否定性统一;同时也向“他我”敞开,通过交往结成社会关系,形成共同体,使人对自然的改造和超越在更为理想的水平上变为现实。由此可见,人的类存在本身就蕴含着共同体形成的天然条件,也正为如此,在意识积淀的经验中,人类对共同体的存在产生依赖和依恋,从而提高人类的实践水平,并且使人获得精神上的归属感。

2.共同体的异化与复归。从上文分析可见,马克思的类观念思想中蕴含着人类共同体形成的机制,但是在共同体的演进过程中,由于种种制约因素的存在,导致共同体被异化,出现了马克思所说的“虚幻的共同

体”。 正如学者所言,“在历史和现实中,存在着种种把人与人隔离开来的、造成人与人相对立和冲突的抽象力量。在前现代社会,这种抽象力量最典型地表现为共同体中‘支配一切的抽象权力,在现代社会则最典型地表现为‘支配一切的资本逻辑”[2]。所谓支配一切的抽象力量,是指统治阶级借助自己的地位优势掩盖了阶级差异的事实,将自己扮演成共同体的代言人,将自身的利益宣讲为共同体的利益,从而导致共同体内部与共同体之间的对抗与分裂。现代社会中,以资本为纽带结成的共同体带来的对人的自由的僭越及共同体的异化则更加显而易见。因此,只有不断剔除这些导致共同体异化的因素,真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达成。正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指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然而,“从前各个人联合而成的虚假的共同体,总是相对于各个人而独立的,由于这种共同体是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联合,因此对于被统治的阶级来说,它不仅是完全虚幻的共同体,而且是新的桎梏”。因此,只有“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1]199。

总之,结成共同体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应有之意,然而由于历史阶段的局限使真正符合人类发展的共同体被异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被虚幻的共同体所拖累的程度也日益加剧。被中国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正是纠正这种异化的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了构建自由人联合体,从而实现人类解放的方向。反之,马克思主义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努力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

(二)中华文明的文化底蕴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既与马克思主义有着密切的理论渊源,同时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也为其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华文化内涵的多元共生的本体论、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兼爱天下的道德观都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供了丰厚的理论给养。

1.多元共生的本体论。哲学在古希腊被指称爱智慧的学问,而本体论则是早期哲学家最钟爱的话题,甚至在当代依然魅力不减。然而东西不同的文化源流也形成了东西方哲学在本体论问题上的不同认识。以古希腊为起始的西方哲学,在早期即形成了一元本体论的思维取向。被公认为西方第一哲学家的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本原、赫拉克利特提出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毕达哥拉斯提出世界的本原是数……无论是具有物质形态的水火,还是抽象的数,古希腊哲学家都把万物的本原指向了“一”而不是“多”,由此也形成了西方哲学在本体论问题上的思维方式。无论是宗教哲学中的上帝,还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均出此一辙。中国哲学则形成了与此不同的思维风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世界本原问题的回答,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多元的。这种思维特点在《国语》中有着非常有趣的体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3]466和实生物是如何体现的呢?“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3]470。“声一无听,色一无文,味一无果”[3]472,此处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多元共生本体论取向的青睐。在中国传统文化看来,世界的本原并非源自一宗,而是多种元素共同成为万事万物生发的基础。如果世界归复为一,那么丰富多彩的世界将变得单调乏味。这种多元共生的本体论思想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这也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所要彪炳的开放包容的思想精要之所在。

2.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和而不同”这句话出自论语。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虽意见各异,但能和谐相处,小人处处迎合别人,但是内心并不一定抱着和谐友善的态度。关于和与同的区别,《左传》中有非常精彩的释义。《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4]羹汤之所以美味,就在于多种食材、调料的搭配,如果只是用水来调制,何谈美味。这段精彩的对白给予我们十分深刻的启示。世界的和谐并非来自整齐划一,正所谓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只是一枝独秀,即使是最艳丽的牡丹也会因天长日久而让人感到乏味。世界因不同而精彩,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世界的和谐不是要排除异己,而是要学会与不同和谐相处。如同当前的世界,正因为有不同的国家、民族、文化,才使世界色彩纷呈。不同文明之间要学会互相尊重,“以它平它谓之和”[3]470,用“和”的心态和胸怀化解彼此的矛盾纷争,消除丛林法则、修昔底德陷阱的思想误区,打造和谐美丽、共同繁荣的世界。这正是我们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善意和初衷。

3.兼爱天下的道德观。美国著名德育专家诺丁思开创了关怀伦理学的研究向度,强调要从学会关心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从而使对德育情感维度的强调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实,从爱出发对百姓实施教化,在中国古已有之。孔子强调的“仁者,爱人”和孟子强调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充满了对他人的友爱之心。中国传统道德不仅强调爱人,而是将爱推演到整个世界。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王阳明的“万物一体”思想等都展现出中国古人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对世界万物的一种博大的爱。由对物、对同胞的爱,势必生发王道德政的主张。王道与霸道相区别而对存,强调敬德保民、为政者要克明俊德、为政以德,这才是统治者的为政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同理度越,爱自己的子民同样要爱别人的子民,爱天下苍生。故,与邻国相处要讲信修睦,尊奉仇必和而解的外交原则。同时,还要竭力救他人于危难之中,正所谓“达则兼济天下”,实现天下大同。由此可见,中华文化是和平主义的倡导者。历史上,中国经常处于世界强国之林,但是中国却没有走国强必霸的道路。郑和下西洋传播的是中华文明,实现的是与不同民族之间的平等交流,而不是如西方列强一样对外扩张的每一步都伴随着原住民的血泪史。这种兼爱天下的道德观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提供了有力的注脚。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要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而是要与世界各国人民携起手来维护和平,实现共同繁荣,共同保卫人类美好的家园。

(三)四个自信的理论支持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郑重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不仅体现在社会主要矛盾和发展目标的变化,更为重要的是新时代体现出的伟大历史意义。新时代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为依托,向近代中国的历史证明中国走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向社会主义发展史证明,世界社会主义在东方的中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向世界人民证明,中國经验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些伟大成就也进一步激发和强化了我们在道路选择、制度建设、理论创新、文化发展方面的自信。

回首沧桑历史,近代中国千疮百孔、积贫积弱。整个中国近代史是华夏大地不断被列强瓜分的历史,也是中华儿女励精图治寻求国家独立解放的历史。无数仁人志士用血的代价为发展之路的探索作出了巨大牺牲。经历了改良主义、民族民主革命的失败,中国人民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之下走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事实证明,这条道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光明。而道路的选择之所以获得成功在于中国人民从自己的国情出发,选了一条适合自己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道路探索取得成功的保障。苏联十月革命开启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之路。然而,众所周知,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了重创。苏东剧变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蒙上了厚重的阴影。世界上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解体,宣告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然而,苏联模式的失败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在制度建设方面,我们既借鉴了苏联的经验,又及时根据国家实际摒弃了其弊端和不足。在坚持、改革和创新的推动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日臻完善,在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增长乏力,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国家陷入“增长不发展”怪圈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优势,为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选择带来了有益的思考。特别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政府的领导力、组织力和动员力,极大地彰显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制度的优势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和赞许。

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离不开正确理论的指导。中国的成功不仅在于始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更在于坚持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精神的指引,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始终保持了理论的先进性。

中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则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精神给养与人文底蕴。如学者所言,“社会主义理念如果不是与中国传统文化如‘天下大同等理想相契合,是不可能内化为中国的国家属性和受到广大中国人民拥护的”[5]。

在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和四个自信精神鼓舞下,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清醒地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更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当前这个使命主要体现在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之中,使中国在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建设中取得的经验为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带来更多的选择和思考。中国正在通过一带一路、亚投行等平台,使中国的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世界。同时,在推进国际政治秩序合理化发展中,中国不负众望、积极发声,为建立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而努力。在世界和平、安全、文化、生态等领域中,中国也成为越来越有国际影响力并且承担相应责任的国家,树立了良好的国家形象,在世界范围内延展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正如2018年4月8日,总书记在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时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

二、“路”——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的现实路径

正如前文所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具有广泛世界影响的重要内容,但是在2018版高校思政课教材中除概论课之外,其他的课程并没有充分地融入和体现。因此,广大思政课教师要抓住课程创新改革之契机,及时妥当地将这一思想融入到其他三门思政必修课及国家要求探索开设的选择性必修课中。

(一)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

理论课的路径探析

我国高校对本科生主要开设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概论课中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得到关注,本文拟按教育部要求的开设顺序,以教材体系为视角,逐一探讨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融入其他三科课程的具体路径。

1.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的路径。2018版的基础课教材由绪论和六章内容构成。全书以做怎样的人与怎样做人为逻辑主线,从新时代对大学生的新要求入手,引导学生思考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人生课题,从而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并自觉以中国精神和核心价值观为奋斗的精神指南和价值引领,以道德和法律为规范准则,最终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笔者认为,绪论在铺陈新时代对大学生的新要求的内容中即可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思想,以时代背景出场时即增加关注世界的维度,明确我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需求与伟大意义,并在人才培养目标中预设全球胜任力的发展期待,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在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内容中,可以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维度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共产主义之间的联系。在中国精神中将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解读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一个视角;在传统美德的教育中,深入挖掘中国传统义利观、仁爱观等内容的世界意义;在法律部分应该适当增加国际法的内容,可以一如教材重法律原则而非具体法条的风格,着重介绍国际法的制定原则、当今世界国际法的效力及中国在捍卫国际法中的表率作用,进而分析国际法对建立合理的国际秩序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保障作用。

2.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课”)的路径。纲要课以时间为线索回顾和展示了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及之后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恢弘历史画卷。意大利著名历史学家克罗齐曾经作过这样的比喻,他说历史是生活的教师。如果我们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视角从中国近现代史这位教师那里得到的最深刻的教诲就是,人类要用休戚与共代替相互倾轧和挞伐,也就是要用命运共同体思想替代为资本逻辑所左右的霸权主义、丛林法则。近代中国成为列强侵略瓜分的对象,中国人民对霸权主义造成的伤痛有深切的体会,因此,强大起来的中国走上了反对霸权主义的道路,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體,消除被异化了的共同体,各民族彼此尊重、平等相待、互帮互助,实现世界大同。在纲要课综述部分——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中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再恰当不过了,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有助益。同时可以在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适当融入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的重要意义的内容。可以组织学生就维护和平的路径展开讨论。在下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部分,可以结合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的讲解融入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现实基础及为此付出的努力。在讲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内容时,在阐明中国共产党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初心和使命的同时,也兼顾在国际视野中的拓展,那就是为世界谋大同。

3.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

“原理课”)的路径。在2018版的原理课教材中有一处提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分析全球化的影响时,教材指出,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不能将当今世界出现的问题全部归罪于全球化。全球化负面影响产生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通过法制、分权制衡、选举、政党制度,辅之以庞大的意识形态体系,制造出绚丽的民主形式和思想理论,但是这一切都无法改变资本主义对私有制的维护和对个人主义的捍卫。这些弊端不改变,全球化带来的诸多危机就无法根除。因此,要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来引领全球化,“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6]。表面上看,只是中国提出了不同于西方主导的全球化理念,实质上两种不同的发展理念反映的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制度的分野,是两种社会制度本质的鲜明体现。依笔者之见,还应在原理课中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产生的机理进行分析,将前文阐述的人的类存在、类本质与共同体之间的关系融入到教材之中,增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征服学生的彻底性。

(二)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融入选择性必修课

板块的构想

根据中央《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各高校要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義思想,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宪法法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设定课程模块,开设系列选择性必修课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开设相关课程的重要考量视角。围绕这一思想,笔者认为可以开设和平教育、安全教育、世界文明史、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课程。

1.和平教育。人类命运共同体关注的主要议题之一就是构建持久和平的世界。世界人民普遍渴望和平,然而普遍和平并没有如愿而至,因此要分析导致和平被破坏的原因。和平被破坏一定是多种原因所致,但不容置疑的是,人们思想中和平意识的缺失一定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因而,和平教育势在必行。世界范围内的和平教育由来已久,一些国家的学校还开设了相关的课程。如20世纪80年代英国针对北爱尔兰地区不同教派的信徒之间冲突不断的现状,开展了以相互理解为主题的和平教育,并取得积极的效果。我国是一个倡导和平主义的国家,聚焦和平诉求的思想资源极为丰富,我们可以整合这些资源,同时适当借鉴国外开展和平教育的经验,开设和平教育的相关选修课。和平教育的课程不仅有助于大学生掌握维护国际和平方面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可以培育大学生对待他人和社会的友善心态,在思想深处埋下和平的种子,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新生力量。

2.安全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安全领域也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状况,在传统的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等问题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科技安全等新问题,并且许多安全问题跨域了国界成为威胁世界人民的共同问题。安全形势的变化要求全世界要结成命运共同体,共同应对。这些新问题、新形势需要让大学生及时了解。同时,要积极开展中国所倡导的“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教育,明确我国在维护国家和世界安全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如国际维和行动、斡旋和解决武装冲突、维护国际海洋通道安全等,激发大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坚定践行新安全观的信心。同时,要对大学生大力开展网络安全教育。虽然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一代,但是,由于安全意识不强,他们往往也在有意或无意间成为破坏网络安全的推手。因此,加强网络安全教育的任务现实而迫切。

3.世界文明史教育。2019年5月15日上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在北京举行。大会聚焦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的主题,为亚洲国家展示各自的文明成果、交流互鉴搭建了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旨演讲中提出了四点主张,彰显了中国对待不同文明的开放包容态度及美美与共的价值诉求。正如习总书记在演讲中首先回顾亚洲文明的辉煌成就一样,世界文明史的教育也旨在回顾世界各民族在文明发展中取得的卓越成就,从而培养大学生形成欣赏不同文明之美的眼睛,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贡献。

4.生态文明教育。近年来,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生态文明问题被世界各国所关注。大学生是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参与者,为维护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开展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教育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展开。从宏观上,不仅要让大学生意识到生态问题的严峻,而且要让他们明确“生态危机的背后隐藏着基本价值的危机。对全球环境治理的反思必须首先明确其价值支点。确切地说,是到底立足于国家主义还是全球主义”[7]。当前许多生态问题是由于发达国家为维护高消耗的生活将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转移至发展中国家所导致的。因此,在生态文明教育问题上必须教育大学生要树立全球意识、命运共同体观念。在环境危机爆发的情况下,任何人都不能独善其身。从微观上,要积极培养大学生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每个人细微习惯的改变,将为清洁美丽世界的到来作出不可估量的贡献。

总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历史意义正在世界范围内彰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务须积极将这一思想融入到教材和教学体系之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好愿景的实现需要具有共同体意识的人来推进,广大的思政课教师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贺来.马克思哲学的“类”概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J].哲学研究,2016(8).

[3]徐元诰.国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2:466,470,472.

[4]孔子著,左丘明撰.春秋左传(下)[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13:602.

[5]王义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意义[J].前线,2017(11).

[6]习近平.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EB/OL].(2018-04-25)[2020-12-05].http://ex.cssn.cn/jjx/jjx_ttyw/201804/t20180425_4213703.shtml.

[7]王帆,凌胜利.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7:247.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课人类命运共同体融入
网络考试: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的新取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