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哲学视域下高校文化育人路径探索
2021-07-17邓菁菁
邓菁菁
摘 要:近年来,高校在文化育人方面作出许多努力,育人效果逐步提升。但是,高校在文化育人方面仍面临体系不完整、主体与对象关系疏离、载体渗透性不足、合力不强等现实困境。在新时代,面对育人环境与对象等方面出现的新特点,高校文化育人路径探索应在新的研究视角上,把目光聚焦于00后大学生身上,以深化研究路径。
关键词:文化哲学;文化育人;00后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06-0062-03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强国战略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文化育人功能也愈发强调。在时代氛围的影响下,高校自觉在文化育人方面作出努力,育人效果也在逐步彰显,但却尚未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这也引发了学界关于文化育人的研究。国内学者在研究上,主要是厘清文化育人的概念、分析文化育人的价值、探索文化育人路径。整体来说,高校文化育人研究内容较为全面系统,但是缺少一些独特的研究视角,比如国外学术视角,新的研究范式视域;另外,没有重点关注育人对象,没有敏感把握住育人对象群体变化这一现象及其群体特点对于文化育人的要求。为此,把视野投射到文化哲学视域下,把目光聚焦于00后大学生身上,对于拓宽和深化高校文化育人路径,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研究。
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定义文化,“文化”的定义在
学界也不能完全达成统一。有学者认为,“文化是历史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其核心是人不自觉地建构起来的人之形象”[1]。究其核心,文化研究实际上是对人的研究。这种研究对象与文化育人对象的宗旨都是指向“人”的,是以“人”为终极关怀的对象。
一、00后大学生群体的特点
本文在《00后手机使用行为报告》《00后画像报告》《千禧一代:中国00后群体研究报告》等调查基础上,对00后大学生群体特点总结如下。
(一)生存的“数字化”
早在20年前,尼葛洛庞帝在其著作《数字化生存》中就预测人类会生存于一个虚拟的、数字化的生存活动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传播、交流、学习、工作等活动,这便是数字化生存。正如他所言,数字化生存时代已经到来。作为网络原住民的00后可以将现实生活中学习、交友、休闲娱乐等活动迁移到互联网上,俨然进行着一种“数字化”生存(这里提到概念较于尼葛洛庞蒂的“数字化生存”来说是狭隘的,是特指00后这个群体所表现的生活方式)。
从文化角度看,“数字化”生存使得00后个性自由化,拓宽接触世界的边界。但是,00后通过“数字化”生存所构筑的虚拟自我世界与现实生活隔着传统、习俗、经验、天然情感等人文屏障;通过“数字化”生存获得表达自由度的同时也造成了代际之间的“数字代沟”。
(二)表达方式的双重性
00后拒绝外界给自己贴标签,一方面,外界对00后的刻板印象不符合客观实际,同时也会影响00后的个性化表达,所以不为00后接纳;另一方面,00后本身也因为表达方式的多重性而不易被概念化和标签化。
00后表达方式的双重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行为方面:一是学习娱乐化,看似追求娱乐,热衷消费的背后,00后也是积极进取,热衷学习的群体。二是认真戏谑化,00后在言语中可能会标榜自己“丧”,但这却是一种反思反语,将积极行为以戏谑的口吻来表达。三是新潮怀旧同体验。00后一方面热衷追求潮牌,另一方面,他们又喜欢古风类文化节目、古典乐器、复古歌曲等,他们在潮流和复古中任意切换情感体验模式。
(三)行为的仪式感
“仪式感”在00后的生活中也成为一个时尚热词。较之“仪式”的概念,“仪式感”的内涵和外延更加广泛。“仪式感应当覆盖两个领域,一是指在仪式场域中,人们融入仪式情境所产生的心理感受或情感体验。二是指在非仪式场域“拟仪式”般的主观态度和体验”[2]。
00后普遍追求“仪式感”,小到物质层面的一顿餐食,大到精神层面的家国情怀。00后喜欢在外卖订单上备注一些具有美好愿景的话语,据调查显示,参加高考的00后,有超30%会用备注许愿“金榜题名”;2019年国庆期间,00后红色旅游的酒店预订量暴涨20倍[3]。
00后在举国上下庆祝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之际,不是选择漠视以彰显自己的个性,而是选择以红色景点打卡的仪式感行为,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
00后自发追求的仪式感多来自于非仪式的生活场域,带有个体性和日常性。这种由内驱动力所主导的仪式感往往伴随着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强烈的生命体验,能够提升行为主体对生活所蕴含的美感、道德感、秩序感的认同度。但是,行为主体因个体差异性,对日常生活的超越以及深层次的文化挖掘,还需要被进一步教育和引导。
(四)群体的圈层化
《2018年中国Z世代理想生活报告》发布解读称Z世代特点之一是“圈子文化,独而不孤”[4],这实际上包括了对00后群体圈层化的概括。00后群体的圈层化一是表现在该群体区别于其他群体的圈层化;二是表现在00后群体内部的小圈层化。
00后群体区别于其他群体的圈层化最典型的表现是他们用网络黑话所创建的“语言的记忆性社群”,是青年亚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在大众传媒的催生下,00后形成了语言符号、媒介符号和技术符合综合应运而成的独特风格,他们运用不规范的语言符号构建一个属于他们的“语言的记忆性社群”,形成群体的圈层化,以彰显自己的独特风格,努力在亚文化群体中形成一种内在“规范”的秩序。
00后群體内部的小圈层化主要表现在他们会与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审美等相近的同伴互动交流,从而形成小的圈层。就拿他们偏爱的B站来说,B站曾获得QuestMobile研究院评选的“Z世代偏爱APP”和“Z
世代偏爱泛娱乐APP”两项榜单第一名。而B站之所以会受到Z世代的偏爱,缘于它根据年轻群体的偏好,依兴趣圈层而创设的网络多元文化社区。目前,B站已经涵盖7 000多个兴趣圈层的多元文化社区。这些兴趣圈层正是00后群体圈层化的映射。
二、高校文化育人的现实困境
近年来,在时代氛围的影响下,高校在文化育人方面作出努力,育人效果也在逐步彰显。但是,因时代发展、学生群体等变量因素,高校文化育人仍面临一些现实困境。
(一)文化育人体系不完整
文化育人体系是十大育人体系之一。而高校在文化育人体系方面,还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一是从育人整体性看,文化育人与其他育人路径相脱节。在文化哲学视域下,文化本身内涵丰富,具体文化内容包括历史、风土人情、传统习俗、文学艺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而高校在文化育人过程中,未能很好地将文化育人与其他育人途径相关联,割裂了文化内涵的完整性。二是从文化育人本身看,育人顶层设计与育人过程脱节。高校依据时代和自身发展的需求,在顶层设计方面,会不断提升文化育人理念和完善文化育人体系,而在具体育人过程中,有些环节可能会偏离甚至背离顶层设计预设的育人路径。
(二)文化育人主体与对象关系疏离
调查显示,00后认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受到身边人的影响最大,其中选择“父母”和“同学/朋友”的占比达七成以上,而选择承担“传道授业解惑”职责的教师占比只有五成。而在面对“遇到困难时会向谁求助”这个问题时,超六成的学生会选择“求助好友”,其次是“求助家长”和“自己解决”“求助老师”的占比只有
25.4%[5]。这也从侧面反映出00后与教师之间有一些疏离感。由此,这种疏离感也会衍生到作为育人主体和对象之间。
在高校文化育人层面,教师的年龄结构和专业知識结构等方面相对较为稳定;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学生群体会出现新的特点。当前,绝大多数的师生关系主要还是“教与学”“教育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垂直关系。高校师生关系中,平等关系也一直在被努力构建中。但是,因学生群体出现的新变化,这种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也要经历“解构—再建”的过程。平等关系维度的缺失会直接导致师生之间关系的疏离,进而影响到育人效果。
(三)文化育人载体渗透性不足
高校文化育人载体主要有课堂教育教学、社会实践、课外活动、礼仪仪式、新媒体等,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统的文化育人载体,一类是新型的育人文化载体。高校所运用的文化育人载体名目较多,但是渗透性和感染力不强,主要原因可概况为两点:一是过度利用传统载体;二是未充分挖掘新载体优势。比如高校通常会利用课外活动进行文化育人,一些精良的课外活动会产生积极影响;而一部分活动因流于形式、过度重复、强行推出、创新不足等原因,非但没有起到育人效果,反而会加重学生负担,降低课外活动在育人方面的成效指数。
而在运用新媒体等载体开展文化育人活动时,却又未充分挖掘其优势资源。高校在文化育人过程中,也意识到运用新媒体的重要性。由此,一些高校推出一系列APP,以期达到育人成效。实际情况是,大多学生只是把它们当作“任务型”软件。这些教育媒介与00后喜闻乐见的B站等网站相比,未完全贴合学生实际和喜好,亲和力不足,感染力不强。如若总是发挥“任务型”功能,00后圈层化所形成的亚文化力量会利用这些“官方网站”建立他们的认同圈,最终导致的结果是文化育人技术投入与育人产出严重失衡。
(四)文化育人合力不强
高校承担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职能,是一个文化磁场,在文化育人方面起着主要作用。文化磁场应当从内外部集聚多方力量以生成更大的磁场,形成文化育人合力,从而更好地实现协同育人。而实际上,这种内外部育人合力却不强。
在高校内部,育人主体力量主要是在学工和团委等团学工作部门,而在具体分工中,育人工作多落在辅导员和共青团干部等身上。概况说来,在文化育人层面,一是高校各个部门之间育人合力不强;二是教师群体之间育人合力不强。而从外部来看,育人合力不强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高校之间;二是高校与家庭、社会之间。
三、文化哲学视域下高校文化育人的路径探索
面对时代、育人环境与育人对象等出现的新特点,高校文化育人路径探索也被赋予了新的课题要求。在一些育人因素变化之中,如何把握高校文化育人的本质,这需要在文化哲学视域中加以讨论。文化哲学力求给人的生存活动提供智慧和现实关怀。而文化育人的本质就在于以人类文化的正向价值为导引,教化人走向道德、理性、真善美。二者的价值旨归都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因而,在文化哲学视域下探索高校文化育人路径,能够拓宽育人视野,把握育人总体方向,维持育人因素“变”与“不变”的平衡。
(一)哲学自觉,健全文化育人体系
“高校的文化建设与教育实践除只注重埋头拉车而忽视抬头看路外,高校文化理论研究中文化学的整体审视与现实关怀不够也是重要原因”[6]。
文化育人研究是嵌入高校文化研究中的,它也需要在宽视域下被整体审视。因此,在文化哲学视域下健全文化育人体系尤为重要。健全文化育人体系首先要有育人全局观念。在顶层育人设计上,要将文化育人体系与其他育人体系相关联,构建完整的育人系统,以此健全文化育人体系。其次,整合社会资源,协同文化育人。健全文化育人体系,其中重要的环节就是要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文化育人合力。例如,可以依托地方特色资源,打造文化育人品牌;可以建立家校联系,联合打造“传承家风”等活动;文化育人合力的形成可以促成文化育人体系的健全。
(二)平等对话,构建师生文化共喻圈
文化具有群体性,这种特性在00后群体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如何将主流文化深入到青年亚文化之中并对其引导,需要构建一个师生文化共喻圈以将这两种文化所代表的群体纳入到同一圈层。
构建师生文化共喻圈应当成为师生的共同追求。一方面,00后本身也在寻求一种个体与集体关系的平衡,这为师生文化共喻圈的建立提供了可能。00后虽然追求个性,崇尚自由,但是“‘00后的个体价值观不同于西方的个体主义价值观,是建立在水平集体主义基础上的个体价值观”[7],从而维持个体与集体关系的平衡。另一方面,在后喻文化时代,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师生关系的重构也应当成为教师重视的一个课题。作为育人主体的教师应当主动转变师生关系观念,变“教”为“导”,共享共创,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从而构建师生文化共喻圈。那么教师在进行主流文化传播时,相对会容易实现将主流文化渗入青年亚文化之中的最大可能,学生也会更加信服和认同教育主体的育人内容。
(三)注重细节,营造校园文化环境
“文化”内涵丰富,除了总体上把握文化育人方向外,还应当注重文化细节,尤其是注重校园文化细节。“数字化”生存成为00后大学生的一种生存方式,而在互联网之外,00后大学生生活的主要空间便是校园,所以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打造尤为重要。
校园文化环境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两大层面。无论是校园文化环境最直观的表现内容还是深层结构内容,都可以在一些细节处下功夫,强化育人效果。比如在物质文化环境方面,可以结合地方性建筑文化,融入当地建筑元素,让学生置于立体的文化艺术中,提升文化感知能力;可以在校园绿化中融入校徽校训等图形字样等;在精神文化环境方面,可以在毕业季等活动中,在学校拉满符合00后习惯用语的横幅;将二十四節气等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为学生定制的专有书签之中……从细节处营造校园文化环境,能够更好地刺激00后的文化接受神经元,让他们从有形的细节处感受到无形的文化力量。
(四)创新融合,发挥新媒体育人优势
新媒体具有交互性、全维性和个体性的特点。新媒体与00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已深度融合,如何因势利导,规避新媒体育人消极因素,充分发挥新媒体育人优势,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一是融合媒体。一方面可以将传统媒体的优势植入到新媒体之中,重点挖掘传统媒体中与00后个性化“怀旧”相契合的内容。比如,可以用新媒体还原校园广播等传统媒体育人情景。另一方面,可以借助更受00后欢迎的网络新媒体平台开展育人活动,比如在B站、抖音等平台发起投票、讨论、学习等活动。二是虚实互动。00后“数字化”生存方式,与经个人实践和祖辈日常经验升华所凝炼出来而达成集体共识的主流文化所形成的生存方式相比,缺乏一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命实感和实践内容。因此应虚实互动,借助新媒体搭建具有生活实感的文化内容平台,以提升00后的文化素养践行与道德养成。比如可以借鉴网络红人李子柒的微视频创作内容。在短短的十分钟视频中,我们可以感受四季更迭的生命力量与素朴的乡土文化。学校可以开展一个历时相对较长的又蕴含着文化和生活内容的线下活动,最后借用媒介传播,以实现虚实互动,文化育人。
四、结语
自觉探索育人途径是高校发展最大的内驱力,同样,如何使得文化育人效果最大化,最本质的力量应当是来自于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按照费孝通先生的解释,就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增强文化自觉,需要思想引领和实践养成等外动力的牵引。因此,高校应在文化哲学视域下,自觉探索文化育人路径并加以落实,提升外动力的牵引力,从而激发师生的文化自觉力。
参考文献:
[1]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7.
[2]马婷婷,林美卿.仪式感视域下青年文化自信的培育路径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5).
[3]1991T.00后手机使用行为报告[EB/OL].(2020-01-05) [2020-06-01].http://www.199it.com/archives/993124.html.
[4]央广网.《2018年中国Z世代理想生活报告》发布 解读中 国95后生活方式和理想追求[EB/OL].(2018-06-11) [2020-06-01].http://www.cnr.cn/shanghai/tt/20180611/ t20180611_524266177.shtml.
[5]王聪聪,朱立雅.中国青年报与腾讯QQ联合发布《00后画像报告》[EB/OL].(2018-05-04)[2020-06-01].http://news.cyol.com/yuanchuang/2018-05/04/content_17158497.htm.
[6]刘克利.高校文化育人系统的构建[J].高等教育研究,2007(12).
[7]殷文,张杰.水平集体主义与参与式文化——网络化时代青年个人价值观新变化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