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课堂思政教育与体育人才培养的探索研究

2021-07-17李学刚

锦绣·中旬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终身体育培育大学生

李学刚

摘要:体育培养是高校人杰培育的根本内容,创办大学生体育科学素养培育和终身体育探讨,对于填补现今高校体育教育培育缺乏有一些好的影响。经查究觉得,大学生体育科学素养需要从体育教学、课程教学部分增强维护,在高校实行体育教学时,应当联结大学生的体育陈诉和请求、大学生自身的情况和现今对大学生的身体素养需要等等,科学培育大学生的体育科学素养,全方位推进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综合性进步,带领学生全方位建立终身体育的认知。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科学素养;终身体育;培育

1 引言

高校体育课堂作为学生踏入社会前的最后一个在校体育学习锻炼阶段,不仅对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更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和意识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但是,现阶段多数高校仍沿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教师不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很好地发挥教育功能和育人功能,致使学生参加体育学习的兴趣没有得到激发,严重影响了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2 大学生体育科学素养指标

2.1 体育能力指标

在高校实行体育教学时,教师应该注意重点提升和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指引学生熟练地进行科学的体育素养,使用体育学习或者体育锻炼的方法完成一种能力指标的学习。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根据完善系统的体育科学素养培养,是为了全方面提升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和理解,指引学生通过积极独立的学习和对体育科学的普遍认知等使学生全方面提升自身对体育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并且,在体育科学素养的带领下,教师应该注意重点提升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和体育实践能力。体育活动是一种需要自己去实行和完成的活动,而学生是此活动的主要人物,只有具有牢固科学的行为能力,才能积极主动独立地加入到体育锻炼中,并且能够在体育锻炼中真确提升自身的身体素养,使自身的体育能力得到全方面的进步。

2.2 体育品质指标

体育品质指标是很科学的一种指标,在高校实行体育教学时。在多样化的体育锻炼或体育锻炼中,学生是参加体育锻炼的主体,而学生本身的素质如品质或者思维方式,都会影响到体育活动的效果,在体育品质中又包括思想道德品质和个性这两个二级指标,要想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积极的发挥聪明才智,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要以科学的体育品质指标为基础,才能够优化学生的整体思维关于体育意识和认知,能够让学生积极的自愿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同时,也正因为优秀的体育品质,学生能够在体育锻炼中不断改变自己的思维习惯和情感认知,能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3 高校体育课堂思政教育与体育人才培养的途径

3.1 保证场馆设施齐全

一些高校的体育设施相对比较完善,如拥有排球场、篮球场、体育场、网球场以及游泳馆、健身房等。因此,教师一方面要重视与大学生间的互动,另一方面要利用各种现代教育教学工具和措施来引导大学生。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关注大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兴趣,灵活调整教学思路及教学方案,鼓励大学生自主实践和自由发挥。教师还要扮演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给予大学生积极的肯定,让大学生主动参与不同的体育锻炼项目,找准个人的努力方向,进而自主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通过参与各类体育实践活动提升个人的身体素质。在完成课堂教学环节后,教师可以引导大学生参与各种课外实践活动,这个时候高校的场馆设施就会发挥关键的作用,大学生可以结合个人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不同的场馆完成体育锻炼任务,提高个人的学习能力和身体素质。

3.2 将心理学原理运用到体育教学当中

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明确心理训练对学生心理健康与素质方面起到的影响作用,提升对心理训练的重视,并严格运用心理学原理,将心理学科学原理作为训练活动展开的依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心理训练效果。就拿长跑训练举例来说,由于长跑训练的量比较大,训练的条件也较为艰苦,不少大学生对长跑训练有着很强的畏惧心理和抵触心理。这时,教师就应该对学生展开科学的心理引导,将长跑的终极目标划分为多个小目标。因为小目标的实现较为容易,更能给学生一些信心激励。与此同时,教师在发现学生处于疲劳点时,要及时利用鼓励性语言来暗示学生,比如“加油”“即将胜利了”等语句,起到增强信心的暗示效果。再比如,体育教师在展开心理训练时,要遵循渐进性原则。掌握动作技能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人行为意识的形成是循环渐进性的,对此,心理训练的展开也要适应行为意识的规律。教师结合体育训练的经验,就会认识到心理训练也需要循序渐进,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要循循善诱,具有耐心。

3.3 构建多元化考核方式

传统高校体育教学过分追求对学生体育技能与体能的考核,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积极性,淡化了学生体育学习进步空间的考核。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受到社会和高校的关注,体育教学作为促进在校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教學载体应该不断完善考核方式,构建科学且多元化的考核渠道,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体育素养。高校应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考核方式方法,优化分配体育考核项目的分值比重,除了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技能和体能考核之外,更应该利用互联网智能化技术加强对学生课下体育运动和体育综合知识学习参与度的考核,推动在校大学生综合体育素养的形成和进步,进而营造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和环境。

结束语

总之,体育实践在高校中,要严格按照科学的体育素养要求,充分贯彻终身体育观念,从整体出发,对高校生的体育素养进行优化,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全面优化学生的运动技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真正成为运动学习的大师,构建出科学的、有依据的终身体育理念。

参考文献

[1] 余贞凯,赵艳艳.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云南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创新探索[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8,34(05):57-60.

[2] 谌凯.综合性高校体育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体育风尚,2017(09):91-92.

[3] 宋韬.探索高校体育人才培养“体教合一”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7(Z2):70-72.

[4] 石坤.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放式”人才培养途径探索[J].菏泽学院学报,2015,37(02):118-122+137.

[5] 姚建军.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8):29-30.

猜你喜欢

终身体育培育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