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措施
2021-07-16方爱云
[摘 要:语文作为初中基础课程教学重点之一,其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初中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写作能力、及语文相关的素养提升能力。与此同时,语文教学还肩负着中华文明、传统文化的传承重担,是初中生最为直观感受体会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灿烂篇章的方式之一。教师应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的渗透措施进行研究分析,以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了解、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为教育目标开展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措施]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汇集成的一种民族特质和风貌文化,蕴含着国家民族历史上的各种思想文化,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源。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知识的相关渗透不仅能够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对学生的思维拓展、知识文化的理解、及相关文学素养的培养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与作用。
1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时代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一个国家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教学中融入渗透传统文化知识对学生的个人发展与国家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初中语文的教学课程为以古诗文、经典阅读为主,旨在培养初中生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理解传统文化、感受民族精神的魅力,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古诗文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启发,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与鉴赏水平;经典阅读的学习则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展自身的认知水平,感受传统文化氛围的同时积累丰富的写作经验。教师应明确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意义,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教育学生成为一个有素质、有道德、爱国家、懂历史的人。
2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2.1教学模式落后
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大部分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仍采取中“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硬性要求学生背记古诗、课文,不注重教学过程、教学氛围与学生的学习体验感盲目的开展教学。这一教学模式的采用不仅大幅度降低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还让学生们失去了在教材中体验感受传统文化知识拓展的机会。教师对传统固化教学模式的运用导致语文课堂本身失去了“表现力”,只依靠枯燥直白的文字讲解不仅无法帮助学生理解接受语文知识、领悟人文情怀,还会促使学生对语文本身产生逃避抗拒的学习心态。
2.2学生文化底蕴不足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网络媒体”的拓展进步,致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深陷网络难以自拔。初中生本身尚处于成长阶段尚不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并且本身对网络游戏、网络信息的关注度与痴迷程度就很高,因此很容易受网络环境的影响,进而影响自身的学习状态,更有甚者受网络的不良影响会产生厌恶学习的心理,这一现象的出现大幅度降低了学生的文化底蕴与学习能力。网络语言的应用表达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的表达方式,不正当语言的应用若不能及时制止改正,长此以往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与文化素养建设都将造成追悔莫及的影响。
2.3教学方法缺乏多变性
新课程标准下除了秉持着传统教学观念的语文教学重在工具性,更多的则是鼓励教师多注重语文的人文性教学。正因如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初期需要先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保留与适当的摒弃,思考调整教学规划以实现语文与传统文化相辅相成为教学目标,进而实现“多元化”、“生动化”、“趣味化”的多变课堂。课堂教学方法的灵活多变,不仅能让学习语文本身更贴近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还能让学生在体会语文本身乐趣的同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更好的传承文化知识。
3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实现途径
教师想要合理高效的实现初中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通过:利用古诗文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教师自身教学素养、创新语文相关教学方法这三方面途径入手。以“古诗文的学习”为例,教师可以在开展教学前利用多媒体软件对古诗的创作背景、诗人的相关简介进行采用普及。例如,在学习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时,教师可搜集相关江南山水的图片结合诗句,帮助学生理解当时诗人王湾是如何被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写下了这首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又是以何种心态在由楚入吴,沿江东下,当舟次北固山下时创作了这一诗篇。在明确完善了教學方式后,教师应深入研究传统文化相关知识通过提升自身教学素养、拓展相关知识体系的学习,以更好地将初中语文教材内容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4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实现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需要教师规避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缺点,丰富细致化自身对传统文化的知识掌握,合理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软件将传统文化带入课堂,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来渗透传统文化,进而帮助学生担负起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以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赵丽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语文教学的实践探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5).242~243.
[2]李巍.谈如何在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学周刊,2020,(11).17~18.
[3]汪艳芬.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以《诗经》教学为例[J].河南教育(职成版),2020,(3).34-36.
[4]沈影红.携手经典,弘扬文化 --构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中职语文课堂模式[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9).129~130.
作者简介
方爱云(1970.01-),性别:女,籍贯:黄山市徽州区,民族:汉族,学历:大学本科,职称:一级教师,一直任初中语文教师(近25年),现任初中文科组组长。研究方向注重语文教学当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现兼心理咨询室工作。关注农村孩子的心理健康。
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中心学校 安徽 黄山 24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