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飞行的秘密》教学实录
2021-07-16陈颖祺
陈颖祺
一、查预习,初步感知
师:通过完成课前预习单,我们对本课的基础生字词、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老师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有个别同学对“碍”字的书写还有些问题,请同学们跟我一起书空。
(生书空“碍”字,理清笔顺和笔画。)
师:在完成预习单时,你们已经尝试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梳理。看到“理脉络”的环节,与同桌交流交流你是如何完成这部分内容的。
(生同桌间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是如何完成“理脉络”部分的?在同学分享的过程中,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看有没有需要补充的。
生: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科普说明性文章。在日常生活中,科学家注意到蝙蝠可以在夜间灵活地飞行。经过反复的研究,最终揭开了蝙蝠可以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发明了雷达装在飞机上,使得飞机可以安全无恙地在夜间飞行。
师:谁来评价一下这位同学的概述是否清楚?你还有补充吗?
(生相互交流、补充)
师:大家根据“理脉络”环节,自己再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互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分部分,清晰过程
师:总结完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后,请思考:我们可以将课文分成几部分?
生:课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发现现象”,科学家发现蝙蝠可以在夜间安全地飞行;第二部分是“分析原因”,反复地研究了蝙蝠在夜间能飞的秘密;第三部分是“启示应用”,模仿蝙蝠不需要眼睛,利用耳朵和嘴巴配合探路的方法和原理,发明雷达并在生活中得到应用。
师:围绕这三个部分,在你正式学习之前,你有没有什么问题想要提出来和大家一起解决的?
(生小组讨论提问)
师:哪个小组来提出你们希望和大家一同
解决的问题?
(生针对三部分内容自由提问,教师有意识地聚焦“科学家如何反复研究”这类问题。)
师:一个“反复”,可以看出科学家做了一次又一次的试验研究,那么科学家究竟是如何进行的呢?现在就请你们这群小科学家,聚焦到课文中关于三次试验的部分。
三、出结论,突出联系
师:哪个小组愿意上来分享你们的见解?其他试验小组听了这个小组的介绍,你觉得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建议或者补充?
生:我建议把试验过程连起来说。
师:连起来,你打算怎么连?
生:我打算这样连。科学家第一次试验时首先用工具蒙住蝙蝠的眼睛,结果蝙蝠能灵活地避开所有障碍,安全地完成飞行;第二次试验时是用特制的耳塞堵住一只蝙蝠的耳朵,结果它到处碰壁,到处乱撞,铃铛响个不停;第三次试验时是用工具堵住蝙蝠的嘴巴,结果和第二次试验一样,它还在到处乱撞,铃铛也还是响个不停。
师:谁继续评价这位同学的介绍?
生:我认为他的表达比第一小组的表达更
清楚,因为他在试验介绍前加了主语“科学家”,让我们知道是谁做了这件事,这样就把三次试验都连起来了。
师:这样一来,你发现我们在表达上可以有什么方法?
生:在表达上要学会连通,抓住主语和关联词。
师:现在各小组间再连起来说说你们的试验过程。
(生自由说试验过程)
师:通过梳理以上的试验过程和发现,我们得到一个结论,就是蝙蝠在夜间不会碰到任何障碍,可以安全地飞行,靠的不是它的眼睛,而是用嘴巴和耳朵一起探路。蝙蝠究竟是如何将嘴巴和耳朵巧妙地配合起来探路的,谁在课文中找到了原因?
(生聚焦课文原文进行解释。师根据学生的分享,配合图片示意了解蝙蝠探路的方式,引导学生用较简洁的语言说清楚。)
师:大家再来说说雷达的工作原理。
(生自由说雷达的工作原理,配合图片示意。)
师:看到示意图,蝙蝠和雷达两种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实际上它们之间有着——
生:联系。
师:具体是什么样的联系?
生:雷达上设置的天线与这些蝙蝠们的嘴
巴作用相似,雷达天线发出的无线电波类似蝙蝠嘴巴发出的超声波,雷达上的荧光屏与这些蝙蝠们的耳朵功能相似。
四、明方法,尝试迁移
师:回顾这一节课的学习,作者能够发现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联,得益于——
生:发现现象—分析原因—启示应用。
师:也正是这样的一个结构,把我们要科普的两件事物说清楚、说明白了。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有几个步骤,谁还记得?
生:先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分成三部分;接着对其中关键的部分“分析原因”,进行深入学习,小组之间读一读、画一画、填一填、说一说,揭示了蝙蝠飞行的秘密,从而把这个原理应用到生活中。
师:现在就尝试着用这样的方法结构,自己读一读《水母和风暴预测仪》。
(生自主阅读学习《水母和风暴预测仪》,完成拓展阅读学习单。)
师:谁上来分享一下你的学习成果?
(生根据自己的拓展阅读学习单进行分享,其他同学评价补充。)
五、巧延伸,读写结合
(师生交流小结所学:阅读了两篇科普说明文,有什么收获,或是什么启发?课下有没有了解到类似的科学知识,或者自己有没有从自然中得到启示,想发明创造的?最后布置延伸习作。)
【教后所思】
叶圣陶说:“国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要求閱读和写作,一是讲究阅读方法,二是要使方法成为终身习惯。”这与“新基础教育”的育人价值研究有一定的相通性,即由教学课本转向以教育为本,融通“教学”与“育学”。
我校的“1+N+1”读写一体化课型正是以此为基础,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的,从一篇课文到拓展一类文段、文本或综合活动,再指向一类写作,其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内容,更要引导学生寻找和发展一种合适的方式。在此过程中,将读写与一体化的教学相联系,成为我们在教学中最重要的一把钥匙,值得进一步考察和探究。
一、“关联”的概念及意义
李政涛教授在“新基础教育”的理念下对“关联”进行了解读:基于“新基础教育”的关联概念,一点是需要创建和构筑起“生命与学科”的“三个关联”(即多学科、多层次、多类别)的联系;另一点是构成与建立“教结构”和“用结构”之间的联系,即所谓的“长程二段式教学”。
从学生的角度看,“关联”是一种在语文教育的基础上,有助于学生在语文方面获得经验,从而有效地学习语文。在“1+N+1”读写一体化学习中,学生可以在一个开放的文本中,通过探究与交流、分享与反馈,逐渐发现和建立一个文本内在。
二、“1+N+1”读写一体化教学中关联性的问题思考
“关联”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在哲学意义上,事物之间的关联是普遍存在的,且多种多样。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关联,有意识地联结各种激活点,进而联系成整体,最终主动获得意义关联呢?
《夜间飞行的秘密》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不同于普通的阅读单元,该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以一种“提问”策略为线索,将四篇课文的层次、逻辑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整体展现。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在阅读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因此,教学设计应该紧密围绕此进行,目标清晰,任务一致。
不仅如此,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安排得很好,突出了层次、递进和发展的特点,如《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对提问进行初步感知,并首次尝试问问题;学习《夜间飞行的秘密》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从《呼风唤雨的世纪》筛选出对课文理解最有帮助的问题;在《蝴蝶的家》教学中,综合使用所学提问的方法结构来阅读。在这四篇课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們循序渐进地提出了有质量的问题,进而达到语文能力螺旋式上升。
《夜间飞行的秘密》一文的叙述思路清晰:第1~2自然段提出了飞机如何在夜间安全地飞行,由此引发了蝙蝠飞行带给我们的启示;第3~7自然段首先阐述了蝙蝠夜间的灵巧飞行现象,然后是科学家们为此进行的三次试验,从中揭示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第8自然段,科学家仿效这一原则,为飞机安装了雷达。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逐渐从不同的角度来提问,并在解决问题时读懂科普说明性文章,能够把握科普说明性文章的基本特征,感受到科学逻辑力量的影响。
本课教学设计是简洁清晰的。导入的部分由预习检查入手,开放式交流自学;在核心的推进过程中,先以表格引导学生,使学生把文本解读成自主的试验过程,然后通过提示、解说,把文本的文字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层级递进。本课内容环环相扣的关键在于把蝙蝠与雷达之间的联系抓住,最后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回顾,并尝试向同类文本迁移,为进一步的读写转换做好铺垫。这种教学设计尤其体现了“1+N+1”读写一体化课型的特点,同时具有结构性,比较清楚地展示了“教结构”与“用结构”之间的过程,体现了“新基础教育”的教学理念。但在实际教学中,对科普说明类文章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升还稍显薄弱。经分析、点评后,或可对以下三个关联性问题进行思考。
1.如何处理目标与环节之间的关联
教学目标与教学环节之间应有一定的逻辑关联。从纵向上看,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环节,都应是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以便顺应学生学习的潜在发展思维;从横向上看,教学目标与教学环节之间应对接匹配,实现一体化。在教学设计中,“初步感知科普性说明文的结构特点”是核心目标,为了对接这个目标,就需要在教学的起点和终点上明确科普类说明文的结构特点,继而紧扣目标,设计教学环节。
2.如何处理例文与类文之间的关联
以《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为例,前两个目标在设计和阐述上本身没有问题,只是两者之间缺少关联性。第一个目标主要是解决类文问题,第二个目标主要解决的是例文问题,类文和例文,哪个的范畴更大呢?显而易见,例文仅是类文“之一”,也就是说,设计中的后一目标反而是为前一目标做铺垫的,目标之间的关联性没有把握好,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花了较多时间让学生讨论这一篇文章的内容,而缺少了对这一类文章的点拨,没有带领学生从一篇走向一类,即从“特殊”走向“普遍”上做得不够。
3.如何处理内容概括与科普文结构之间的关联
学生在本课的学习中,至少经过三次概括:在课前预习中对文本内容的一次概括,到课堂当中转化成语言文字的二次概括,再到指向写作的一类科普文的结构概括。这三次概括在学习过程和学习思维上是有关联的,即过程层层递进,思维螺旋式上升。
三、反思与重建
本课的教学设计较好地展现了“1+N+1”读写一体化课型的衔接、推进和一体化,在反思重建的思路上更应聚焦关联性。
1.强化教学目标与教学环节之间的关联性
在本课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总结部分与教学目标是关联的,但课前部分与教学目标是割裂的。因此在重建时,应在现有课前预习单的基础上,增设学生预习时便尝试发现本篇科普说明性文章的结构特点,并记录下来,课上进行交流,让学生有自主发现、自主学习的过程,而不是教师替代总结。
2.清晰例文与类文之间的关联性
在重建设计中,应该有从一篇例文走向这一类文章的设计意识,调整后的前两个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抓住关键段落,圈画关键词句,把握蝙蝠和雷达之间的联系。
(2)通过类文的阅读拓展,初步感知科普类说明文的结构特点。
3.从培养学生基本能力角度,本课的教学提升点聚焦抓关联
“说”要有“说”的标准,明确“说”的过程中逻辑要清晰,语言要精准规范。课上能够说得清,在接下来的写作上才能写得清,评讲上才能改得清。推进过程中如何聚焦关联性呢?有两个建议可作参考:
(1)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清晰关联点。
(2)设计结构。设计与“关联”相关的方法结构,比如学会找“关联”,或是比“关联”,又或是写“关联”、评“关联”、改“关联”等。方法真正明晰后,才能让学生有工具、有能力尝试写科普类说明文。
当然,相关的方法结构在一节课上是较难全部完成的,教师可以进行“长程”设计,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聚焦生成,一课一得,才会更扎实有效。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光明区光明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