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学教学中教法定式的固化及其突破

2021-07-16邱慧彭凯

关键词:定式教法生物学

邱慧 彭凯

摘    要:经验桎梏下的教法定式固化,生成了故步自封的机械定式样态,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师的教法创新变革与专业发展。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教法定式常常表现为忽视时代背景的变更、囚困于权威教材的束缚、漠视教学区域的迁移和淡化对教学过程的诠释等形式。突破教法定式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在生物学教学中紧跟科学潮流,创新教学方法,深化教学变革,关注学生基础。

关键词:生物学教学;教学方法

教学经验是教师教学智慧生成的必备条件,丰富的经验能够帮助教师在遇到复杂教学问题时高效率地进行分析,并有助于迁移过往教学经验进行问题解决。然而,教学经验本身却存在二重性,部分教学经验的积累与固守,导致难以深入教学情境调适并创生教法。哈佛大学一项关于教师经验与教学效果的大数据研究发现:教师的教学经验越丰富,教学效果并不是越好,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逐步下降[1]。这一结果恰恰说明在实际的教学中部分教师教法定式的存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特定的教学行为倾向即为教法定式。教师在个人的专业发展中,由于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教师间的竞争压力以及教学评价的应试导向等种种原因,不断促使自身在教学过程中选择自我认可的最优化教学途径。这种倾向从心理活动出发,表现为在教学过程中依照自己先有的教学经验和自我认知,选择个人认为最为有效和有质量的教学方法,并实施相应手段和途径。

教法定式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常常有自动化、程序化和习惯化的表现。教法定式的生成是任何教师在专业发展中都会经历的过程,教师如果能够有效突破便可生成独具一格的从容准式样态,即在形成教法定式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获取和情感体悟进行教学试误并不断进行调试,久而久之产生较为稳定的教学心理、独特的教学观念、鲜明的教学个性与高度的教学自信。但教法定式的固化情形也时常发生,导致产生故步自封的机械定式样态,即教师没有思考知识会随着时代背景变化而发生变更,没有突破教材以及权威材料的束缚,没有考量与教学的区域性变化相适应,没有斟酌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久而久之便难以用饱满的活力与深入的思维进行教学反思,从而容易出现满堂灌、自我表演等现象。

一、生物学教学中教法定式固化的表现

生物学是探索生命和不断发现与研究生物的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生物学的知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不断更新的,所以中学阶段的生物学教学,要不断结合时代背景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新知识内容。但多数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常形成教法定式的固化。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教法定式常常表现为忽视时代背景的变更、囚困于权威教材的束缚、漠视教学区域的迁移和淡化对教学过程的诠释等形式。

(一)忽视时代背景的变更

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科技的迅猛发展,生命科学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新的生物学概念、机制和技术不断涌现,呈现出信息化、大数据的时代特征。生物学教学在时代的洪流中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相关概念和知识。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由于教学习惯与教法定式,经常忽视时代背景的变更,也常在教学中沿用旧的教学内容。如在讲解病毒时,近十几年都一直在沿用2003年“非典”期间SARS病毒的知识和内容,若非新冠病毒的出现,“非典”的例子可能要继续沿用;又如在讲解蛋白质这一知识的时候,许多教师还在沿用三鹿奶粉的案例;在讲解细胞衰老这一知识的时候,许多教师都会讲到大宝SOD蜜……教师若做一个简单的调查便会发现,当今已少有学生知道“非典”的事情,更不要提“三鹿奶粉”事件和早些年火遍中国的“大宝”广告,所以教师讲解这些例子的时候,自己触景生情了,学生却无动于衷。

(二)囚困于权威教材的束缚

大多数中小学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都视教材为准则,不敢轻易对教材有质疑。大家都在认真领会教材的每一句话,教学知识点、教学方法、教学范例全部照用教材上的内容。其实,权威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也是通过大量实践与应用而创生的,只能代表大多数,其在实际教学中仍有许多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地方。教材中的许多例子,并非都适用所有的学生。如在讲述糖类相关知识的时候,教材用了麦芽糖的例子;又如在讲述细胞的渗透作用时,教材用了白菜剁成馅然后撒上盐会出现渗出水分现象、烧苗现象的例子;再如在讲述酶的作用时,用了加酶洗衣粉、加酶牙膏和多酶片的例子……这些例子确实能很好地贴合相应的知识,但忽略了学生是否具备相关的知识背景和常识基础。

(三)漠视教学区域的迁移

社会不断发展,教师的教学区域变化在当今时代也经常发生。在教学区域变化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往往忽视了区域迁移对教学过程所带来的许多问题。如在城乡教育的差异性上,城乡教育基础设施配置不均衡、教育资金投入不公平、师资队伍建设不协调、教育生源不平衡等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困境[2],往往会塑造出教师不同的教学模式,也会酝酿不同的学习模式,当教师的教学或者学生的学习区域发生改变时,教与学便会出现多种多样的问题。如有些乡村教师在讲解自由水和结合水的知识时会讲到农民将玉米种子晒干存放,来年播种时会先在水中浸泡,这样方便学生理解植物中的自由水和结合水的作用,有类似经验的农村学生能很快掌握,但用于面向城市学生的教学,效果就大相径庭,因为他們缺乏相关的生活经验。

(四)淡化对教学过程的诠释

在中学课堂教学中常出现教学习惯顺延的现象,如教师师徒经验顺延现象、教师本人在学生时代感知的教学呈现顺延的现象等。教学习惯顺延现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运而生,然而它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还有待探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这种顺延现象会淡化对教学过程的诠释,导致学生在具体知识的学习中出现概念模糊的现象,甚至会导致学生的认知障碍。徒弟通常会无条件地默认师傅的教学方法,并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内心趋向。教师本人在学生时代感知到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某些知识的强调与淡化,自己也会默认为这就是正确的教学呈现。如在“蛋白质”一节中教学氨基酸的基本结构,学生由于并未掌握相关化学内容,对氨基酸以碳为中心的立体结构并无任何空间概念,所以对之会产生疑惑,而教师通常对这一概念不作解释,只是强调在化学学习中会涉及。这样的教学呈现对许多教师来说都是一贯沿用的,可它却导致学生因教学淡化了概念的诠释过程而出现认知障碍。教师若能够在课前准备一个立体的球棍模型,并在教学中给学生展示一下,那么学生就能迅速掌握相关知识,并理解氨基、羧基以及R基可以相互调换位置的原因。

二、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教法定式固化的突破

教师形成教法定式固化与教师的发展、教师所处的时期、教师的个人素养以及评价等息息相关。要提高生物教学的质量,指导学生由原来的“假学习”“浅学习”转变为“真学习”“深度学习”,就要突破教法定式的固化。突破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在生物学教学中紧跟科学潮流,创新教学方法,深化教学变革,关注学生基础。

(一)紧跟科学潮流

教师是新的知识财富、新的发现发明、新的研究方法、新的价值观念等的及时传播者,要不断更新和提高自己的学识。许多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沿用老一套的知识、概念和背景,忽视了时代的变更,从而导致教学内容无法与学生的认知相契合。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与学习的过程中,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多关注生命科学的发展方向,掌握相关热点资讯和实例,多关注学科教学主流的期刊,把握研究动向,学习他人教学中的创新之处。这样才能创生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才能让学生将生物学与时代发展相结合。

(二)创新教学方法

许多教师完全遵从教材和权威资料,不敢对其有任何质疑和挑战。教师对教材理解的视角受到身份认知、原有解读思路、专业能力、课标认识以及外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教材和权威资料在专业上是不容置疑的,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适当而教,所以必须要打破权威思想。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再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判别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这样就能创新教学方法,使教学不断贴近学生、指向学生[3],从而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深化教学变革

随着教学区域的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也会面临新的挑战。由于地域差异、文化差异、经济差异,不同区域的学生也会有一定的认知差异。教师在教学中不可漠视因教学区域的迁移所导致的教学变革。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克服教学区域迁移的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教师需要深度研讨区域差异,掌握因区域的文化、经济等差异导致的学情差异,还要引导学生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通过阅读或其他获取信息的途径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

(四)关注学生基础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将人在学习过程中的智力发展和行为表现分成不同的阶段,教师在实施教学的时候要遵循学生不同阶段的认知发展规律。教师只有掌握学生的认知情况,关注学生学习的基础,才能改善课堂质量,提升教学效果[4]。如在有些复习课的授课之前,教师可以针对该节课的内容设置一份检测试卷,以便于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導。

参考文献:

[1]丁奕然,吕立杰.论教法定式的二重实践样态及其固化突破策略[J].教育学报,2019(3):40-47.

[2]郭俊锋.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困境与出路[J].教学与管理,2020(15):29-32.

[3]朱妍.教师教材理解的视角桎梏与破解[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20):38-40.

[4]董莉.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18(14):37-38.

猜你喜欢

定式教法生物学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Debate breaks the mindset 辩论打破思维定式
解数学题要克服思维定式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随机线性互补问题的无约束优化再定式
突破思维定式,强化解题方法
“教法融合”:得道方能行远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
语文教学要创新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