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好红色资源,让党史教育“活”起来

2021-07-16关仲华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党史教育红色资源思政教育

关仲华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党史学习教育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学校是青少年党史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思政教育应以党史为教育主线,根据党史资源的内涵特征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展多形式党史教育。文章探讨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让学生在红色的文化氛围里感党恩、跟党走,成长为新时代好少年。

关键词:红色资源;党史教育;思政教育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学生生活在物资相对丰裕的时代,离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艰苦卓绝、浴血奋战的年代已有一定距离。党史学习教育正好告诉学生美好生活来之不易,也给学生埋下红色的种子,引导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尚处在较低的阶段,尚未形成概念思维,对事物的认知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对小学生开展党史教育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挖掘和利用好红色资源和红色阵地,深入探索以活动为载体,使党史教育的载体多元化,特别是利用好少先队活动,形式多样地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

一、创设氛围,渗透红色文化

学校通过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宣传长廊、班级文化布置等形式,让学生学习红色文化,了解红军精神,把传承红色文化和教育学生立德树人紧密相连,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渗透红色元素,让学生感受到红色基因,把红色精神融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并通过开展班级文化评比活动增强学生荣誉感,激发学习动力。

二、学科教学,学习红色文化

课堂是党史学习的主要阵地,学校要在思政教学中渗透红色文化,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活生生的教学素材,让红色文化进校园、进课堂,使红色文化滋润学生的心灵。各科教师将红色元素整合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语文课讲红军故事、演红色题材课本剧;音乐课唱红歌、编排红色系列节目;美术课开展红色绘画比赛;体育课开展军事训练、站军姿,班会课开展以红色题材为背景的主题队会,让红色基因走进课堂,做到润物无声。

特别是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许多革命传统教育的文章,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课文,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和光荣的党。例如:在教学《吃水不忘挖井人》《金色的鱼钩》等课文时,教师就可以不失时机地引领学生体会为了国家和平、人民幸福而奋斗的英雄,懂得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树立强国梦想,引导学生将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军队的情感融入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行为。有效的教学情境,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比如在教学《千年梦圆在今朝》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再现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情景,在鲜活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爱党、爱祖国的情操和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三、活动育人,感悟红色精神

在学习红色知识的基础上,学校通过开展红色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红军精神、感受红色思想。

(一)阅读红色经典

学校根据年级学生特点进行红色书籍的推荐,通过班级阅读课、亲子阅读等形式开展党史主题阅读,引领学生走进英雄人物,感受榜样的力量。每学期至少读一本红色书籍,并由班级组织开展交流、讨论活动,以读后感、阅读手抄报、读书卡、书签等形式展示学生学习成果。

例如:在六(2)班级读书交流活动中,学生结合自己阅读书籍,把感受、印象最深刻的地方与同伴分享,并纷纷表示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会以红色体验活动中的收获激励自己,不怕困难、奋发向上,做新时期的小红星。有学生说,红军的精神让自己备受鼓舞,在今后的学习中再遇到困难时,只要想到红军当年的辛苦,就绝不会再泄气;有学生说,在万丈坑的时候,脑海中浮现出千千万万红军战士英勇杀敌的情境,更加感受到他们顽强的高贵品质。这样的读书交流活动,不但让学生在书本中汲取智慧力量,而且深受红色精神鼓舞,坚定学生理想信念,

(二)分享红色故事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涌现出无数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和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利用国旗下讲话、班队活动、少先队活动等开展讲红色故事活动,让学生自己上台讲,大家来听。

(三)演绎红色节目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把红色节目纳入六一儿童节、读书节等文艺会演中,各班级可以编排形式多样的节目,如:歌舞表演、诗歌朗诵、课本剧等。

(四)缅怀革命先烈

清明节,学校组织学校大队部开展以“清明祭英烈 童心永向党”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如:主题班会、网络祭扫英烈活动、诵读清明小诗、绘画“我心目中的英雄”、讲述英雄故事、缅怀先烈主题征文等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及队员们深入学习党史,了解中华民族的革命历史和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以英烈为楷模,激发他们树立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全面提升少先队员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爱党情怀。

(五)走訪老红军

学校可以深入挖掘本地红色资源,开展走访老红军活动,通过与英雄人物面对面交流,真切体会红军战士坚贞不屈的精神。带领学生走进新中国成立前后出生的老党员或退役军人家中,倾听他们的故事,感受老党员、退役军人坚定的信念、感人的事迹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他们写传记。这样既重温了历史,又把红色基因以及革命精神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人的心中。英雄的形象更真实、更具体,也更清晰地烙印在学生心中,对幸福生活有更深刻的感受。

四、拓展实践,体验红军精神

为使学生能具体、形象地理解红色文化,学校通过开展系列体验实践,让学生融入红色情境,品味和领悟红军精神。

(一)瞻仰红色圣地,走进红色历史

据统计在番禺区辖内一共有13个红色革命遗址,每一个都有一段“红色故事”,每一个都带有历史的烙印。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这些红色革命遗址参观学习,走近红色革命遗址聆听它们背后的故事,感受家乡的红色历史,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传承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红色体验活动,激发前行动力

为引导学生以英雄为榜样,激励自己奋发向上。学校通过开展勇闯铁索桥、过独木桥、爬天梯、走迷宫、模拟地道战等体验活动,结合具体情境,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

总之,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思政教材,熠熠生辉的党史中蕴含着伟大的革命精神,是滋养学生成长的精神养料。用好红色资源,让红色精神润泽学生心灵,让党史教育“活”起来。

猜你喜欢

党史教育红色资源思政教育
革命纪念馆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
有效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开展兵团组工干部党性教育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的意义和途径
高校党史教育的必要性及做法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近代上海的“红色资源”为何丰富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研究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