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绘本留白,提升低段学生写话能力

2021-07-16刘佳明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小学低年段写话教学绘本

刘佳明

摘 要:低段学生因识字量少、缺乏生活经验等,在面对写话时难以组织语言表达,容易出现愿说不愿写、缺乏想象力、思维固化等情况。绘本是集文字、图画、思想于一体的文学创作。绘本的留白,能为儿童施展想象提供“附着点”,从而成为提升学生写话能力的切入口。笔者从文字留白、图画留白、情节留白和情感留白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利用绘本的留白,激发学生想象,提升学生的写话能力。

关键词:小学低年段;写话教学;绘本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低段学生的写话明确指出:“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低年段的写话是中高年段写作的基础,打好基础对学生过渡到写作非常重要。在写话教学中我们发现,低年段的写话练习基本以看图写话为主,学生通过观察图画,用几句话把内容说清楚。看图写话的主题基本围绕“乐于助人”“打扫卫生”“互相帮忙”等内容,同类题材重复性较高,久而久之,学生写话的兴趣越来越低。另外,低段学生因为识字量少、缺乏生活经验,所以面对写话时难以组织语言表达,容易出现愿说不愿写、思维固化等情况。

低年段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喜欢丰富多彩的图画,热爱阅读图画书。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认为:“对于读图画书而言,当孩子想象力不够发达时,图画书可以弥补其不足,使孩子的想象力更丰富。”利用绘本点燃学生的想象力,让绘本成为培养学生写话能力的有效载体,对于克服低段学生写话困境而言意义重大。绘本是集文字、图画、思想于一体的文学创作,这三方面完美融合,互相作用,能给学生带来多层次的阅读体验。

“留白”一词最初源于中国画,顾名思义,留白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留白是绘本中非常突出的表现手法,通过图画、文字、故事和情节的留白,拓展学生对绘本的想象空间,让学生能在想象的世界里自由地与绘本进行对话。儿童的想象力需要有一个附着点,并借着这个“点”生长、蔓延,而绘本的留白,恰好为儿童施展想象提供了“附着点”,从而成为儿童写话表达的内容入口。因此,笔者将从文字留白、图画留白、情节留白和情感留白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利用绘本的留白,激发学生想象,提升学生的写话能力。

一、文字留白处,语言生长训练点

绘本的文字往往简练而精辟,富有趣味,十分形象。对于低年段的学生来说,绘本的文字是很好的写话范本。新课标提出:“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绘本精妙的文字,渗透写话训练点。

绘本《我爸爸》,通过孩子夸张的幻想塑造了一个让人捧腹大笑的爸爸的形象,其中运用了大量“……像……一样……,也像……一样……”的比喻句写出爸爸的特点。比喻句是低段学生句式训练的重点,这一重点对学生来说不难,但学生写出来的比喻句通常比较单一。如“太阳像火球”“弯弯的月亮像香蕉”等。在教学《我爸爸》这本绘本时,我们让学生模仿句式进行写话练习。当读到“我爸爸吃得像马一样多,游得像鱼一样快。他像大猩猩一样强壮,也像河马一样强壮”时,学生读得哈哈大笑,想象的闸门一下子打开了。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用“……像……一样……,也像……一样……”的比喻句来写自己的爸爸妈妈,有趣的文字就会从学生的笔下喷涌而出:“我的爸爸发起火来像狮子一样凶,有时又像绵羊一样温柔。”“我爸爸的胡须像刺猬的刺一样扎人;吃起东西来像饥饿的老鹰,又像下山的猛虎。”“我妈妈像白雪公主一样美丽,也像美羊羊一样乐于助人。”“我妈妈像奥特曼一样勇敢,一拳可以把坏蛋打飞,就是变形金刚威震天也不是她的对手。”一个个充满趣味的句子从学生的笔下奔跑出来,语言留白处,是学生语言生长的训练点,捕捉训练点,让想象在学生的笔尖生花。

二、图画留白处,柳暗花明又一村

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说过:“文字所构建出的故事世界,优秀的绘本家可以不用语言,只用绘画就描绘出来,这些图画也会‘讲故事。”绘本的图画精美,富有内涵。很多图画中都有小细节隐藏其中,这些充满趣味的细节,也是绘本的一处处“留白”。在绘本阅读时,教师引导学生捕捉图画的细节,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我的连衣裙》是日本作家西卷茅子的绘本作品。这是一本有趣的书,在前一幅画面中,总有对下一幅画面的暗示。比如说,小兔子还没走进花田,图画的右上角就出现了一小片花田,下一页中小兔子的裙子就变成了鲜花裙。小兔子还没走进大雨里,图画的右上角就已经出现了几滴小雨点儿。下一页中,小兔子的裙子就变成了雨滴裙。在绘本教学时,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细节留白”给学生设置障碍点,读到一半时不往下读,让学生猜一猜:小兔子的裙子又会变成什么花样?请你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样,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观察中,用自己的语言把尚未出现的细节补充完整,使简单的陈述变得生动细致,故事变得更精彩有趣。

三、情节留白处,一浪荡出千层波

绘本是图文的协奏,是图画和文字的互相融合。绘本图文具有一定的简洁性,省略了很多细致情节的描写,而这些情节的留白处,却能为学生营造出无限想象的空间。

经典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中,文字与图画形成了一种非常滑稽而强烈的对比:全书只有44个字,而画面却有16幅(包括封面和封底)。这种图文对照产生的强烈反差让故事变得妙趣横生,令人忍俊不禁。

母鸡萝丝出门去散步,她走过院子,绕过池塘,越过干草堆,经过磨坊,穿过篱笆,钻过蜜蜂房,按时回到家吃饭。

在整个故事中,没有半句关于狐狸的描写。但是书中每次狐狸出现的时候,画面都极具动感。在绘本教学时,教师可以以狐狸为抓手,充分发挥绘本图片的作用,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再现、想象故事的情节,使绘本的内容充盈起来。比如让学生联想狐狸的动作——眼珠子咕噜一转,纵身一跃,往草垛上扑去;猜测狐狸的心理——“哇,多肥美的母鸡啊,今晚我可以饱餐一顿啦!”;想象各种声音——扑哧一声,啪的一下,吱啦一声等,讓学生的想象力充分放飞。情节的留白,不代表内容的空白,引导学生抓住情节的留白处,使学生在尽情想象中对那些言简意浓的地方进行情节补充,让内容和情感变得更加丰盈和饱满。

四、情感留白处,千言万语尽在心中

绘本故事虽然简短,却有丰富的情感,这些情感或直白或含蓄,教师在教学绘本时要充分挖掘其中蕴藏的情感,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

《外婆变成了老娃娃》由作家殷健灵和画家黄捷联合创作,讲述的是一段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小米最喜欢外婆,外婆也最疼爱小米。可是有一天,外婆得了遗忘病。小米决定,要像照顾自己的毛线娃娃一样照顾外婆。在绘本的最后,外婆安详地去世了,绘本的最后一页写着:“小米是外婆永远的小宝宝,外婆是小米永远的老娃娃。”通过这个绘本,学生可以体会到:爱是接纳,爱也是反哺;爱是包容,爱也是担当;爱是相助,爱也是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相伴。

五、结语

绘本的留白是促进学生语言表达的生长点,每一次的绘本阅读都可以成为培养学生写话能力的跳板。融入绘本写话训练,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和细致观察的能力,让学生在绘本这片沃土中找寻童真的美好,踏着绘本写话的阶梯,步入更广阔的习作殿堂。

■参考文献

[1]马丽娟.绘本引路,读仿勾连——低年级绘本阅读与写话训练有效融合的教学途径[J].新教师,2021(02).

[2]黄越珍.巧用绘本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写话能力[J].作文成功之路,2021(03).

[3]邓羡华.巧借绘本搭梯,提升写话能力[J].广东教育(综合版),2021(01).

[4]曹雨.绘本留白 此处无物胜有物——低年段绘本个性读写的实践探索[J].考试周刊,2018(26).

[5]聂辉.浅析绘本作品中留白的价值[J].大众文艺,2012(19).

猜你喜欢

小学低年段写话教学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初探小学低年段英语教学如何衔接词汇和句子课
小学低年段体育课活动的有效实施
小学低年段英语字母的发音教学
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的有益尝试
立体化字词教学初探
低年级写话教学浅探
低年级写话教学方法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