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游戏与幼儿园主题活动的优化整合
2021-07-16李军英
李军英
【摘要】本文以幼儿园主题活动为切入点,从幼儿园主题活动与游戏精神的平衡互补、师幼行为与主题活动游戏化的优化互动等方面,探讨游戏化角度下的幼儿园主题活动。文中阐述了主题活动的游戏化设计、游戏化的开展、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以及主题中的多联互动等内容,强调关注游戏与幼儿活动之间的平衡互补、优化整合,发挥游戏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主题活动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当下的热议话题。如何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体现游戏精神?虞永平教授认为:“课程游戏化不是用游戏去替代其他课程实施活动,而是把游戏的理念、游戏的精神渗透到课程实施的各类活动中。”《广东省幼儿园一日活动指引》指出,学习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四大类型之一,当今幼儿园的学习活动主要形式为主题活动。本文着重阐述课程游戏化过程中如何实现游戏与主题活动的优化整合。
一、主题活动与游戏精神的平衡互补
幼儿园主题活动来源于大自然、节日文化、日常生活,来源于幼儿的兴趣爱好。主题活动更贴近幼儿的认知水平、更容易被幼儿喜爱的特点为实现主题活动的游戏化,达成主题活动与游戏之间的平衡互补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1. 以游戏精神设计幼儿园主题活动
游戏是作为一种精神存在于幼儿园一日活动之中。主题活动以一个话题为中心,衍生更多的子话题,形成多个综合性的活动,在活动中整合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等各领域的培养目标。以游戏精神看待主题活动设计,既适合幼儿自身水平,又具游戏性与一定挑战性的系列主题活动,吸引幼儿自发、自主、自由地参与主题活动,并从中获得愉悦、宽松、享受的精神体验。例如,大班主题活动《买卖小高手》一系列游戏化活动设计(详见图1),从“认识人民币”话题开始,与幼儿一起讨论从钱币延伸出来的各个小故事,把小故事整理成一个个子话题,设计活动时也由幼儿自主展开,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如下图。显而易见,具备游戏精神的主题活动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把以单一的教育活动为主的主题系列活动,设计得更生动、更有趣、更丰富,更以幼儿为主体,使幼儿获得更主动的发展。
2. 以游戏精神开展幼儿园主题活动
第一,主题活动与游戏之间的规则平衡。将主题活动游戏化,当立足于活動目标、活动内容、活动任务的主题活动渗入了强调自发自主、创造体验、自然发展的游戏,则弱化了其带有目的性的实质。如大班主题活动《小小建筑师》中的科学活动《建城堡》,教师创设了闯关游戏的情境,请学生闯第一关时能用“复制”AB模式和ABC模式来搭建城堡,第二关时能用“转换”模式来搭建,第三关时能用“创造”模式和混合模式。每一关都请学生自由讲述材料使用及搭建过程、自由评价同伴的搭建作品。游戏与主题活动之间的规则平衡,使游戏在活动中收放自如,两者之间达成正向的平衡。
第二,游戏在主题活动开展中的渗透互补。教师可尝试在主题活动中,体现活动内容的游戏化、活动形式的多元化,促使活动与游戏扬长避短、渗透互补。例如,中班主题活动《不一样的植物》中的语言活动《绿藤蔓》,在活动的开始部分运用操作游戏,让学生观察视频中藤蔓的长长过程并进行记录,初步了解藤蔓特征;在活动的基本部分运用玩诵游戏,按不同的节奏韵律朗读儿歌,在朗读的过程中理解词句意义,从中了解藤蔓的生长过程;结束部分运用表演游戏,请幼儿边模仿藤蔓生长动作边念儿歌,综合运用各种看、听、说、演的经验“创造”不一样的藤蔓。“主题活动游戏化”使游戏因素与活动开展相结合,实现游戏与主题活动的优化整合。
二、师幼行为与主题活动游戏化的优化互动
第一,教师的角色定位决定主题活动游戏化的程度。以游戏精神重新定位教师角色,在主题活动中,教师可对幼儿学习进程进行一定的预测和预设,然后在幼儿需要的时候适时引导;活动中以幼儿为主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把游戏因素充分结合到活动当中,激发幼儿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幼儿探索、操作、发现、创造,在玩中学、学中玩。例如,小班主题活动“我的动物朋友”中的科学活动“动物洗澡”,教师预测幼儿不甚了解动物洗澡的方法,然后预设了多种动物洗澡的视频,在幼儿百思不得其解时适当播放视频解惑;设计模仿各种动物洗澡的模仿游戏,让幼儿在亲身体验的游戏玩乐中加动物的了解。
第二,幼儿的活动行为与主题活动的游戏化互动。一是幼儿与主题活动的游戏化互动。幼儿与主题活动之间的游戏化互动,体现在自主探索预设的活动内容,在与活动环境、材料的互动中发现完成活动目标的方法,在与同伴、教师的合作、交流、互动中协商、解决在探索发现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小班主题活动《我的动物朋友》中的音乐活动《小老鼠》,根据音乐旋律与歌词预设小老鼠偷糖的情景,幼儿探索音乐的快慢节奏,与同伴协商唱段声音的高低快慢。根据音乐的轻重缓急,幼儿探索并尝试用肢体动作分别呈现出欢快的小老鼠、偷糖时步伐紧张又快速的小老鼠的不同形象。二是幼儿与教师和同伴之间的游戏化互动。以课程游戏化的角度重塑师幼互动行为,多一点倾听、少一点说教,多一点观察、少一点指导,多一点引导、少一点要求,多一点支持、少一点包办,让教育行为与师幼互动更轻松有效,让学生成为游戏与课程的真正的主人。例如,大班主题活动《有趣的交通工具》中的综合活动《乘坐公共汽车》,教师首先创设乘坐公共汽车去公园玩的情境,说明身高达到或超过120cm则需要投币2元的乘车规则,然后引导学生互相帮助量身高、记录身高,比较是否达到120cm,判断是否需要投币。三是幼儿与教育环境、材料之间的游戏化互动。在多元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可在教育环境、材料的创设上凸显游戏精神,创设多样化的空间供幼儿开展多种活动,创设多样化的材料资源供幼儿自主活动。例如,小班主题活动《车子叭叭叭》中的社会活动《我们的校车》,教师可设计车站的场景,有站牌、纸箱做的校车、红绿灯等;再根据场景设计操作、设计等为主的游戏,如扮演小司机开车接小朋友上学、与爸妈一起动手设计制作自己理想的校车等。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一场理念与行动的变革,教师只有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树立科学的育儿观,了解儿童、尊重儿童,以游戏精神贯穿主题活动,达到两者之间精神、形式、行为等多方面的协调与平衡,才能充分发挥主题活动与游戏整合的教育价值。这样具备游戏精神的活动才更有意义,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虞永平.课程游戏化的意义和实施路径[J].早期教育,2015.
[2]朱家雄.幼儿园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