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护理措施及效果
2021-07-16崔玉红
崔玉红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集团军医院,山东 潍坊 261021
分泌性中耳炎也被称为渗出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疾病主要特征为中耳积液以及听力不同程度下降,属于化脓性炎性病症。发病后患者常会存在耳痛耳鸣、耳部存在闷胀感、听力异常等症状。本病无特定发病人群,儿童和成人均存在发病可能,二者相比儿童发病率更高,是临床常见的致聋疾病的一种。通常会根据患者情况,合理选择保守或是手术治疗。临床中应用鼓膜穿刺术治疗效果理想,同时需要在手术期间实施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术后尽快康复[1]。常规护理干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本研究针对分泌性中耳炎应用鼓膜穿刺治疗同时配合全面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本院就诊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选取65例纳入本次研究,选取时间为2019年2月—2020年2月,计算机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32)女患、男患各15例、17例,年龄16-48岁,平均(32.86±2.26)岁;观察组(n=33)女患、男患各14例、19例,年龄17-50岁,平均(33.19±2.2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未存在明显差异(P>0.05),可比。所有患者和家属均详细了解研究目的和流程后,签署知情同意文件。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术前进行必要检查,做好手术准备,术后观察病情变化,进行生活、饮食及用药指导,叮嘱康复注意事项。
观察组实施全面护理干预:(1)护理人员需要热情接待,开展微笑服务,和听力降低较为严重的患者交流时需要提高音量,及时帮助患者解决合理问题,赢得患者信任;在陌生的环境,再加上疾病和手术影响,患者容易滋生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准确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及情况,给予有效的疏导和干预,提升其治疗信心及依从性;术前开展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疾病诱发原因,手术及麻醉情况等有全面了解[2];(2)手术中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意识和面色;术中确提供器械,规范操作,保持无菌状态,避免诱发术后感染;护理人员术后2h要及时取出外耳道内棉球,实施通气;术后加强巡护,关注患者状况,观察是否存在穿刺点渗液或是渗血等情况;定期为患者消毒换药,同时提醒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服用药物;叮嘱做好保暖措施,避免发生感冒影响术后恢复;保持外耳道干燥,不能挖耳朵,恢复过程中可能发痒,禁止挠抓;根据医嘱给予抗生素药物,避免发生术后感染;(4)术后进行饮食指导,严禁食用辛辣、寒凉和刺激食物;确保营养均衡提升抵抗能力;(5)进行出院指导,让患者掌握自我保健方法,确认复查和检测听力时间。
1.3指标观察 护理效果:优良(听力基本恢复正常,耳鸣、闷胀感及耳内水动感消失)
尚可(听力及各项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较差(听力未发生明显改善,各项临床症状无显著改善),护理总有效率=优良率+尚可率。
记录两组症状缓解时间、听力改善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数据软件(SPSS20.0)对两组结果进行分析,两组症状缓解时间、听力改善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护理有效率以%表示,采用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两组护理有效率比较,观察组具有明显优势,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n(%)]
2.2两组预后情况比较 对照组症状缓解时间、听力改善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均长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预后情况比较
3 讨 论
分泌性中耳炎致病原因较为复杂,如果不能及时清除耳内积液,耳内积液吸收会导致发生鼓室硬化、鼓膜萎缩及听骨坏死等情况,会对患者听力及健康造成严重影响[3]。临床应用结果显示鼓膜穿刺术可实现良好的治疗效果,手术技术成熟,相对创伤较小,术后迅速康复。但是本种手术仍然具有一定创伤性,患者对手术缺乏了解,再加上担心治疗效果,会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对治疗存在消极影响,另外术后存在并发症可能,因此需要在围术期给予有效护理干预措施[4]。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鼓膜穿刺术治疗同时配合应用全面护理干预,结果显示,本组护理效果及患者预后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在术前重视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术后给予全面指导和护理,对于确保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实分泌性中耳炎应用鼓膜穿刺术治疗护理中应用全面护理干预临床价值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