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方颗粒剂、饮片煎剂治疗风咳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2021-07-16辛甜
辛 甜
(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营口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7)
风咳是由风热、风寒、风燥去侵袭肺脏所致,引起肺气郁闭、肝气化风上冲,破坏气机升降平衡,进而产生咳嗽症状。在风咳的临床治疗中,需要以祛邪、平肝为主,恢复肺、肝气机升降平衡,有效改善患者的咳嗽症状。中医药治疗方法在风咳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则是从疾病的病因病机出发,辨证施治。在中医药治疗过程中,中药配方颗粒剂、饮片煎剂均可作为选择。中药配方颗粒剂和饮片煎剂是两种不同的中药剂型。饮片煎剂是传统的中医药治疗方法,使用经过炮制处理的中药材,根据临床治疗的需要,配制中药方剂,经过煎煮后服用。而中药配方颗粒剂则是将中药材进行加工,从中提取有效成分,精制成颗粒药物,冲服用药[1]。本研究探讨了58例风咳患者的中医药治疗方法,观察中药配方颗粒剂、饮片煎剂的临床应用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58例风咳患者,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观察组男、女患者分别为17例和12例,年龄范围19~73岁,平均年龄(42.52±4.67)岁。对照组男、女患者分别为17例和12例,年龄范围19~73岁,平均年龄(43.15±4.62)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使用中药配方颗粒剂进行治疗。应用定风止咳汤加减方,将麻黄(炙)、杏仁、甘草(炙)、紫菀(炙)、百部、桔梗、冬花、荆芥、化橘红、地龙(干)、僵蚕、紫苏叶、枇杷叶和10 g以及全蝎6 g加工成中药颗粒配方,使用热水冲服(每日2次)。
在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配制定风止咳汤加减方(药物组成同上),作为饮片煎剂,水煎温服(每日2次)。经过2周的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中治疗显效、有效的患者比例(28/29)与对照组中治疗显效、有效的患者比例(26/29)相仿(P<0.05),而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比例(1/29)低于对照组(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n(%)]
2.2 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 使用中药配方颗粒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症候评分低于接受饮片煎剂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其症状消失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
3 讨论
风咳的形成,与风邪乘肺有关,患者主要表现为咳嗽,而咳嗽症状的频繁、反复发作,会对患者的肺脏健康造成损害,并会严重干扰其日常生活。在常规的西医治疗中,一般以抗感染、祛痰、镇咳为主,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根治疾病的难度较大,病情易复发[2]。中医从疾病的病因病机出发治疗疾病。患者肺部受到风邪侵袭,导致气机失调、肺失宣降,进而引发风咳。由于风寒、风热、风燥久居肺络,使得脾虚痰湿、肺阴亏耗,由外感风邪转化为内伤,不仅会损伤肺脏,会累及肝、脾、心,引起痰浊、气滞、淤血,进而加剧病情,疾病迁延不愈[3]。
风寒袭肺引发的风咳,患者主要表现为气急、喉痒、发热,同时伴随有肢体酸痛等症状。在中医药治疗中,一般采取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之法,配制具有相应功效的中药组方[4]。而对于风热犯肺所引发的风咳,患者主要表现为咳痰不爽、喉燥、咽等症状,痰液黏稠,一般采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之法进行治疗[5]。在风噪伤肺所致的风咳治疗中,患者主要表现为干咳、无痰症状应以祛除风寒、燥邪为主,行疏风清肺、润燥止咳之法[6]。在风咳的中医药治疗中,中医药剂型的选择十分重要,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在传统的中医药治疗中,一般使用饮片煎剂[7]。饮片是经过炮制处理的中药材,取得药物精华,改变其药性,进而获得好的应用疗效。而在配制中药组方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药物加减,满足不同病情、不同体质患者的治疗需求。中药饮片需要用水煎煮后服用,药物调配和煎煮的时间较长,治疗过程较为费时费力[8]。
中药配方颗粒剂则是对中药材进行工业化加工,以中药饮片作为原料,从中提取有效成分,按照规定的剂量和质量标准进行分离、浓缩、干燥处理,形成颗粒状药剂,按照相应的规格进行包装。中药配方颗粒剂是中药现代化发展的产物,而中药配方颗粒剂的有效成分和功效与中药煎剂并无显著的差异性,同样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辨证用药[9]。在临床用药的过程中,中药配方颗粒剂可以使用温开水进行冲服,用药过程较为方便、快捷,减少了药物调配和煎煮的环节,同时便于携带、储存。在安全性方面,中药配方颗粒是在中药饮片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提取,其药物成分的药物纯度更高[10]。应用相同剂量的药物,中药配方颗粒的药性和药效更强。另外,中药饮片的成分中含有一定的杂质,包括微生物以及多种有害物质,进而影响药物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而中药配方颗粒剂的应用,则可以有效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11]。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使用中药配方颗粒剂治疗后,96.55%的观察组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3.45%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治疗后的中医症候评分为(1.94±0.12)分,治疗(3.61±0.42)d后,患者的咳嗽症状完全消失。使用中药饮片煎剂治疗后,89.66%的对照组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27.59%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治疗后的中医症候评分为(3.25±0.23)分,治疗(5.28±0.79)d后,患者的咳嗽症状完全消失。相比之下,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相似,但是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症状恢复更快、更好,说明了中药配方颗粒剂在风咳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优势作用。
在张敏丽的临床研究中[12],80例风咳患者分别接受中药配方颗粒剂治疗(40例)和饮片煎剂治疗(40例),前者的中医症候评分由(14.08±1.46)分降低至(2.25±2.00)分,后者的中医症候评分由(13.50±1.62)分降低至(2.35±1.87)分。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使用饮片煎剂治疗的患者,恶心、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高。该研究报道与本组研究均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方法进行研究,比较中药配方颗粒剂和饮片煎剂在风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根据治疗有效率、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中医症候评分以及咳嗽症状消失时间进行判断,并得出一致性的结论。在风咳治疗中,中药配方颗粒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
综上所述,中药配方颗粒剂、饮片煎剂是治疗风咳的有效药物,均能够获得良好的应用疗效,其中中药配方颗粒剂的使用更加便捷,在获得良好疗效的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帮助患者快速、良好的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