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护理对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护理质量及术后恢复影响
2021-07-16陈金花
陈金花
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邳州 221300
腹腔镜技术是近几年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的一项治疗技术,在普外科患者手术中应用最为普遍[1]。腹腔镜手术属于微创技术的一种,具有手术创伤下、出血少以及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但在行该术式治疗后,仍会伴随一定的疼痛及相关并发症出现。为了有效促进手术治疗效果的提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康复,还需进一步加强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治疗中的护理干预。而程序化护理管理作为一种具有连续性、逻辑性及计划性的护理方案,有相关研究显示将其应用于腹腔镜手术患者护理中能够对护理质量的提升以及患者的康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此,本研究主要以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86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为例,分组探究实施程序化护理对其临床护理质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86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入院时间顺序分别纳入对照组(2019年7—12月)与研究组(2020年1—6月)中,每组各43例。对照组男21例,女22例,年龄18~78岁,平均(42.59±2.18)岁,行胃肠手术、胆管手术、腹股沟疝手术患者分别为11例、17例、15例。研究组男20例,女23例,年龄18~79岁,平均(42.48±2.29)岁,行胃肠手术、胆管手术、腹股沟疝手术患者分别为10例、17例、1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纳入患者术前诊断明确,均经MIR/CT等影像学检查符合腹腔镜手术适应证[2];②患者均为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可独立完成问卷调查,能够配合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
排除标准:①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②伴有精神系统疾病或意识障碍者;③合并免疫系统疾病及内分泌系统疾病者;④合并恶性肿瘤者。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包含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等。
研究组:程序化护理,具体如下。首先需进行术前评估。及时掌握患者的相关病情信息,并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谈,为其做好病情发展、心理状态等术前评估;其次合理制订护理计划。结合相关评估结果,有针对性的为患者制订饮食方案、用药指导以及疼痛护理等内容;最后进行具体实施。(1)术前宣教:①要详细将手术准备、手术原理、手术流程、麻醉方案以及术中需要患者进行配合的环节详细告知患者,以促进患者对手术全过程的了解,避免患者因陌生而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②在进行健康知识讲解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进行介绍,避免过于专业化,导致患者难以理解;③在讲解中还需要针对患者的疑惑或问题及时给出解答,以帮助其正确认知与理解腹腔镜手术,促进其更好的配合手术;④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语气温和,要让患者能够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关怀;同时也要随时关注患者的不良情绪,及时予以有效的疏导。(2)疼痛护理:①术后需及时做好疼痛护理,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通过术后吸氧、热敷等形式缓解疼痛;②可以通过主动与患者沟通、播放音乐等形式来分散患者注意力,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3)饮食及运动指导:①术后待患者完全清醒后,可维持输注生理盐水;术后1 d可进食少量流质食物;术后2 d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但需指导患者选择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在患者进食后,还需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存在腹痛、恶心等不良反应,一旦出现必须及时处理;②术后适当运动对患者康复也十分重要,因而护理人员可结合患者实际恢复情况,科学为其制订运动计划,并嘱咐家属陪同,促进患者康复。
1.3 观察指标
①护理质量评分:以护理质量评估问卷进行评价[3]。共包含护理操作、健康指导、心理支持、安全管理以及护理文书5个方面,各维度评估均为百分制,得分越高护理质量越好;②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模式下的平均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③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发生便秘、腹胀、感染以及高碳酸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护理操作 健康指导 心理支持 安全管理 护理文书对照组 43 83.22±2.14 86.36±2.47 75.66±2.17 78.56±2.17 84.25±2.27研究组 43 94.33±2.65 96.35±2.67 91.41±2.30 89.69±2.17 95.36±2.14 t值 21.388 18.010 32.662 23.782 23.353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比较
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术后恢复肠胃功能的时间与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比较()
表2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比较()
组别 n 肠胃功能恢复时间(h) 总住院时间(d)对照组 43 23.82±7.35 5.68±2.12研究组 43 18.84±7.36 4.34±2.12 t值 3.140 2.931 P值 0.002 0.004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发生便秘、腹胀、感染以及高碳酸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65%(2/43),低于对照组的18.60%(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4,P=0.044 < 0.05)。
3 讨论
在普外科手术中,腹腔镜技术十分常见,属于微创手术治疗的一种[4]。与以往的常规剖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较多的优势[5-6]。也正是由于其创口较小、术后恢复快以及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使得该术式得到了广大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普遍认可与青睐[7-8]。但在实际行腹腔镜手术中也存在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而且该术式的应用对实施手术的医生及护理人员都有较高的要求[9-10]。因而为了最大程度上与腹腔镜手术预期相符,降低对患者的创伤,就有必要为腹腔镜手术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通过加强对手术患者的程序化护理来切实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术后尽早恢复健康[11-12]。在程序化护理的实施过程中,主要需在术前访视患者,并将各项手术事宜详细告知患者,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以疏解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13];而后通过强化术后疼痛护理,来分散并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最后再为患者提供科学的饮食、用药以及运动等方面的指导,全面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14]。
在本研究中,实施程序化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操作、健康指导、心理支持、安全管理以及护理文书等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18.84±7.36)h,总 住 院 时 间 为(4.34±2.12)d,短 于 对 照 组 的(23.82±7.35)h、(5.68±2.12)d,t=2.931/3.140,P< 0.05)。这与胡红霞[15]的研究结果一致。另外,经比较护理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可以发现,程序化护理下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腹腔镜手术患者护理中,合理应用程序化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并促使护理操作、健康指导、心理支持、安全管理以及护理文书等护理工作的高质量落实,进而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同时,在采取程序化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也有显著缩短,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得到了有效降低。这也进一步表明程序化护理的实施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升治疗安全性。
但是在此次研究中还需注意,由于纳入患者样本及研究时间均有限,且纳入患者均为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因而得到的研究数据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此,在下一步研究中,还需进一步扩大样本,延长研究时间,并综合分析在其他手术治疗患者中应用程序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以进一步探究这一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腹腔镜手术患者护理中,通过程序化护理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临床护理质量的提升,并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价值。